小學數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討

時間:2022-06-11 11:17:30

導語:小學數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討

1密切聯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樹立學生的信心

在小學生踏入校門之后,此時教師就是他們最親近的人,尤其是對于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教師的愛不僅成為他們一切行為的主要動機,而且也能夠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會因為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這位老師的課,并且愿意聽從這位老師的安排。要想成為一名學生比較歡迎的老師,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尊重以及相信每一位學生,并且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待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差或者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發現學生在知識中的欠缺,給與這些學生較多的關愛,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只有學生樹立了信心,此時學生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而且也要具備嫻熟的教學技巧,從而才能夠獲得學生的喜愛以及信任,最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每一次考試之后,教師要針對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進步給與一定的表揚,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正確看待,不能過分批評學生。在適當的情況下教師要表揚學生,被表揚過的學生心理會產生欣喜的情感,這就使得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縮短,最終堅定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巧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將教學內容導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求知欲。由于小學生處于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換的時期,因此一些有趣的話題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時教師要設計有趣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會使得教學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聯系實際生活,巧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1創設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教學情境,并且要引進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要講解“24時計時法”這一內容的時候,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息時間、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以及父母親下班的時間列出來,并且要求學生用“24時計時法”將這些列出來。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24時計時法”將自己的作息時間制定出來,從而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在自己的生活周圍有很多的知識,并且數學知識對學生有著很大的用處。

2.2創設認知的沖突情境

信息和生物理論能夠指出人類的特點,并且學生對一些信息量大以及與自己認知有沖突的問題產生了興趣。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創造認知沖突的方式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講解《能被三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復習能夠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其次帶領學生思考個位上是3的數是否能夠被3整除;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將一些能夠被整除的數列舉出來,總結出來它們有什么樣的特點,從而能夠增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3通過分組學習,讓學生享受到討論的快樂

在少年以及兒童這一時期,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非常強烈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發現問題,然后引導學生不斷研究問題,以及探索問題,最終再正式解決問題,從而能夠使得在這個全過程中感受自身學習的快樂。在發現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之間的成員通過交流等方式,從而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系。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不僅能夠將部分學生的優點發揮出來,而且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成績,比如:在講解分數對比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巧設一個問題,三年級一班共有52人,其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2人,試問男生、女生誰占的比例較大?這樣一個問題教師可以讓一個小組之間的成員展開討論,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通過學生自己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此時老師要問同學分母不同的分數該用怎樣的比較方法呢,此時教師為下一節課埋下伏筆,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并且要不斷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情境以及認知沖突等相關的方式,從而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實踐生活使得自身的知識得以鞏固。除此之外,教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最終能夠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李承祥工作單位:福建省南靖縣金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