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學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運用
時間:2022-12-30 10:16:16
導語:趣味性教學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是一門傳統基礎性學科,產生的年代久遠,并且廣泛存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數學本身博大精深,又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令數學教師十分苦惱。在此背景下,“趣味性教學”這一概念應運而生。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應用科學的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并穩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系統分析能力,讓學生自己產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填鴨式”的被動學習轉換為“配合學習、主動學習、愿意學習”。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來源
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柴米油鹽,數學無時無刻不在生活當中被廣泛運用,是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之一。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趣味性的來源非常充足,可以從多個角度關聯數學的趣味性。數學可以包羅萬象,很多自然科學都能夠用數學邏輯思維解釋,甚至文學、藝術領域也涉及數學。0和1兩個最簡單的數字能夠組成所有計算機編程語言,1~7這七個數字經過千變萬化的組合神奇地形成了一曲曲美妙的樂章。數學模型對學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學生對數學游戲情有獨鐘,逆向思維的腦筋急轉彎等游戲也可以使學生廣泛參與其中。通過這些數學實驗,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濃厚興趣,使學生真切感受到不斷探索、逐步接近成功的體驗,從而收獲成功的喜悅,主動追求探索數學的奧秘。千百年來,高斯、拉格朗日、祖沖之、華羅庚、陳景潤等無數的數學大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有很多與其相關的趣味性的故事流傳于世,都在數學科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初中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1)加強教師自身的數學知識。“打鐵還需自身硬”,實施趣味性教學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要求很高,同時教師還需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廣泛涉獵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可以順利應答學生關注的重點問題,保證學生的積極性不會減弱。(2)重視導課,增加興趣。每堂課的開篇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巧妙的開篇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師身上,教師必須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計開篇,使學生的思維從一開始就跟著教師走,精神集中。如果開篇失敗,再想調整學生狀態就很困難了。(3)增添課堂語言的趣味性、通俗性。數學術語本身十分抽象,概念晦澀難懂,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如果授課教師單純根據數學內容做硬性解釋,學生很難在意識層面準確理解數學術語和概念的意義。授課教師自身要對數學術語和概念所蘊含的思想理解透徹,然后將這些術語和概念用生活中的語言結合實例解釋給學生,教學效果會顯著提升。(4)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意識。趣味性教學的實施離不開教學主體——學生,因此,要注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程度,在數學教學中把得到結論的全部思維過程展現出來,并在這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體現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客觀性,讓學生樂在其中,切身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初中數學趣味性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實施策略是初中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核心,但在實施過程中也要特別留心以下三點注意事項:(1)教師的授課內容要以滿足大眾需求的范圍為主,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使學生充分掌握課堂知識;晦澀難懂的知識盡可能不要出現,防止學生的自信心被削弱,最多在課堂結束前講解1~2題,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2)課外知識延伸時,要注意教學方式,跳出書本傳授知識,多鼓勵學生,在尊重學生自尊心的同時,也會使學生持續保持學習數學的積極性。(3)涉及學科間的教學時,要注重各個學科間的獨立性和融合性,為學生構建綜合性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多學科均衡發展。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情況的變化增加趣味性,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和方式,改變傳統教學氛圍“死氣沉沉”的狀況,使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張春芹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
參考文獻:
[1]顧雪蓮.淺談初中數學的趣味性教學[J].黑河教育,2011,(9):31.
[2]陸春華.趣味性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問題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2,(8).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論文10篇
- 下一篇:高職院校數學教育教學公平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