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簡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時間:2022-10-19 09:02:00

導語:獨家原創:簡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簡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摘要】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它同時也是蘇格拉底研究教學法的基礎(談話法),是實現教學反饋的方式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它住教學中不但使用廣泛,為過去和現代教師所倡導,而且同教學本身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因而,課堂提問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教師提問能力將會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活動的展開,進而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提問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方法之一。經過教師精心設計、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熱情,從而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課堂提問要有鮮明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提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求一堂課的提問要有總體設計,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設計關鍵性的提問。譬如,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先復習“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計算了45.15÷15后,在過渡到45.15÷1.5。在完成這個過渡中可以這樣提問:1.今天學的小數除法與以前的小數除法有何不同?2.你能運用以前的知識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么?3.把除數的小數點去掉變成整數,被除數不變能不能得到原來的商?這樣的提問,給學生提出了思考的目標和途徑,引導學生用轉移的思維方法突破難點,完成知識轉移。

二、課堂提問要緊扣主題,注重問題的明確性

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出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使學生明確思維的方向。譬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在引入“1/2+1/3”后提問:1/2和1/3有什么特點?學生也許可能回答“都是真分數”或“分子都是1”。可以看出,這樣的提問不明確,因而沒有達到教師的提問意圖。假如把問題改成:這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嗎?分母不同的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減?通過這樣的提問,即明確,又把學生的思維集中在“異分母相加先通分”這個關鍵問題處,有助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通分才能相加減的算理。

三、課堂提問要精煉準確,注重問題的邏輯性

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必須符合學生思維的形式與規律。譬如,教學除數是25、125的整數除法的簡算時,可以這樣設計提問:1.一個數除以100,商與被除數有何關系?2.400÷25中,除數不是100,你怎樣使它變成100?3.除數擴大4倍,若商不變,被除數應該怎么辦?4.簡算400÷25、600÷25、900÷25,各得多少?5.你能很快算出4000÷25的結果嗎?同時說明其算理。這樣的提問,既有邏輯性,又有啟發性,能使學生教好地理解簡算的算理,提高簡算的技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提問要及時反饋,注重問題有效性

教學中,教師只有幾十獲得反饋信息,才能采取相應措施,有效調控教學進程,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提問后應注意三點:1.注重傾聽學生的回答;2.盡量讓學生去想、去說,教師不要急于表態,些結論;3.善于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完善自我知識體系。譬如,教學分數除法,某學生提出:分數除法也可以類似分數乘法那樣,用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面對學生這樣有意義的聯想和發問,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互相啟發,舉例論證,得出有些試題(8/15÷4/5)可以這樣算,有些試題(4/5÷3/7)卻不便這樣算。最后教師小結,完善對于這一走勢的認識。

五、提問要面向全體,注重學生反饋信息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構成董濤的雙邊活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信息要多向交流。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應該體現在提問后正確處理學生及時反饋的信息,對此應該抓住以下幾點:1.及時性。再提問后,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問答都應及時作出評價,以使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回答正確與否,并能迅速糾正錯誤,不斷向正確的目標靠近。2.準確性。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有不同的心理活動和思維過程,對于教師的提問就有不同的反饋。教師在評價時切忌籠統,要善于針對不同的反饋信息正確迅速的找出病癥,這樣學生才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準確信息找出正確答案。

【參考文獻】

[1]李紅霞韓華球-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9年第2期

[2]沈宣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提問[J]-《吉林教育》-2008年第3期

[3]彭艷清-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的幾個途徑[J]-《江西教育:綜合版》-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