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教學小學數學論文
時間:2022-02-26 09:18:50
導語:引導教學小學數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認真備課,使整個課堂變成一個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
目前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老師備課的目的只是為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點的羅列順序,將其以相對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出來。這不僅不能夠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反而還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老師在備課時應該利用網絡中豐富的資源,收集與相關知識點有關的案例和問題,通過探討的方式展示所要講述的知識點。其中,課程內容的安排應符合學生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邏輯,在課程教學中,先提出問題,產生質疑,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再引導教學學生解決問題,在學生提出解決問題方案時,老師要認真傾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和思路,從而使學生理清脈絡,將學到的知識形成一個系統,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錯誤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需要經過一個從困惑到真正理解的過程,而理清困惑的過程恰恰是一個提高的過程,它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有重要作用。有句名言說的好“失敗是成功的高速公路”,借助這一名言背后的思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就應該正視錯誤,深入的分析學生出現不同錯誤的原因,幫助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使其明白其錯誤的根源。從錯誤不斷糾正到正確并掌握相關知識的過程,比單純的向灌輸正確的思想,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深入到學生中調查可以發生,學生對于其曾經犯過錯誤并且經過一定的過程得到糾正的知識點,往往比一次就掌握了正確的思路的知識點,具有更深的印象,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犯錯的概率也降低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夠一味的否定錯誤,而應該充分的發掘錯誤的價值。
三、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老師還應該每天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事物,使自己熱情不斷的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的成就進行鼓勵和嘉獎,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采用友善的方法進行溝通使其改正,鼓勵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的向老師尋求幫助。在課下老師可以通過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學習之外的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地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四、適時總結教學內容
“有效引導”式教學雖然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迅速掌握知識,但學生學到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所以老師應在每個單元課程學習完畢后,將整個單元的知識系統總結概括一下,幫助學生構造知識框架,鞏固學到的知識。應當注意的是,由于我國現在的“一對多”式教學,每個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都不相同,因此,老師在歸納總結問題時,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習情況,合理設置提問,鼓勵學生提問發言,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加強師生溝通,整體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思維能力。
五、結語
小學生的學習是一生學習的開始,其學習的態度、興趣和效果與今后的學習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好奇心和貪玩心并存的時期,如果引導教學的好,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于新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和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果引導教學不好,學生會沉迷在各種玩耍中,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在這個階段老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開展積極的引導,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以及新方法的探究欲望。
作者:吳飛單位:遼寧省北票市三寶營鄉學校
- 上一篇:教育局教研工作意見
- 下一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