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模式分析
時間:2022-03-08 02:53:42
導語: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體驗式學習模式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構建一個活潑有效的課堂教學環境。本文則對體驗式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模式;小學數學;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校與教師更加重視素質教育,旨在用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給學生創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精神與要求,改進教學方法與策略,積極創新。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學生在這種學習方式下,能夠切身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奧妙,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與探索。
一、優化教學情景創設,強化課堂問題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該創設教學情景,用這些教學情景來刺激學生的視覺與感官,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內容的理解與記憶,使得小學生更明確數學學習內容,也能夠激發小學生探索問題積極性,這種學習方法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使用這種方法,應該首先創設一些故事情境,將小學數學知識添加進去,因為小學數學有較強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小學數學的這些特點,適當編排數學內容,讓數學知識變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1]。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圓的面積”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這個知識點變為形象生動的故事進行講解,教師可以這樣描述:一頭羊在寬闊平整的草地上,羊的一頭被牽住固定在木樁一端,羊以繩子為半徑開展活動、吃草,繩子長為3米,這里的羊最多能夠吃到多大范圍的草?教師講解過這個故事后讓學生思考解答方法,題干故事本身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在實際生活場景中思考問題、探究問題。
二、實施探究教學,引導學生體驗探究樂趣
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要關注這種方法的核心與關鍵:體驗與感受,感受到其中的樂趣,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數學學習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2]。一位荷蘭教育家曾經說過:“數學是來源于現實的”,并且現實生活中許多地方都用到了數學,數學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為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探究與知識教授時,應該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中去,并將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對于小學數學學習來說更是如此,學生在生活中應該仔細觀察、并使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挖掘發現數學的魅力,形成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基礎乘除法”時,教師首先給出學生最基本的計算,讓學生先初步體會下乘除法的規律,然后給出典型性案例讓其解答,最后教師給出答案與分析,等待學生學習完這堂課內容之后,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競賽,給予表現優異者一定的物質與精神獎勵,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與氛圍。
三、強化實踐動手操作訓練,實施探究學習
科學研究與資料表明:人的大腦與思維的開發需要實踐動手操作的參與,而體驗式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實踐動手操作的事情,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強化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認識、提高數學思維高度,因此教師在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時,首先應該注意提高其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動手操作過程中,充實自我,提升自我的數學能力與素質[3]。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點與注意力,吸引學生認真聽課,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印象,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也能夠了解掌握數學知識構成框架。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正方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動手剪切多個正方形圖片,將圖片分發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這樣學生就能夠深刻認識到正方形的屬性,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過程中對正方形的邊長、周長以及面積等屬性會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與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折疊,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操作之后,對于正方形的性質與對稱性等將會有一個更透徹的理解與掌握。這種形式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
四、實施小組討論,提高學生課后總結能力
體驗式學習教學方法下,小學數學課堂總結需要進行分小組討論研究的方式,這樣能夠很好地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也使得整堂數學課變得完整。在數學課堂的開展與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首要是做好思想工作,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讓學生樹立一種師生平等的思想,讓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疑惑與問題,深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4]。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及習慣對其進行層級分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與討論中,增強各個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借鑒,小組也可以將自己好的學習方法進行分享,針對學習中的不足大家一起探討,教師還要指導小組成員之間與各小組之間應該公平友好競爭,在競爭與合作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例如數學課程周期性課堂總結在小學數學中就是非常重要的,小學數學簡單的幾何教學中,涉及到了圓形、三角形以及幾何圖形的周長、面積等的計算,教師應該及時地整理與總結知識點與規律,給學生提供學習的便利,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總結這些知識點與規律,提高其數學分析總結能力。體驗式教學響應了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要求,是一種比較重視實踐的教學方式,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去,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與奧妙。教師在使用這種數學教學方法時,應該結合教學實際,靈活選取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吳鳳芳.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29.
[2]毛愛華.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6.
[3]楊春雷.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實施“體驗式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2014,08:159-159.
[4]葉茂興.為數學學習插上“體驗”的翅膀——小學數學課堂構建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學周刊,2014,36:81.
作者:呂莉 單位:成都市沙灣路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分數運算教學的對比
- 下一篇: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