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與小學數學的結合

時間:2022-07-07 03:30:18

導語:實踐與小學數學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踐與小學數學的結合

摘要:某學者曾說,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學數學是傳授數學知識并培養數學能力的基礎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小學數學與實踐相結合,讓數學知識走入豐富多彩的實踐中去,深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領悟。下面,本文將通過對數學與生活實踐的關系、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分析如何實現實踐與小學數學的完美結合,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幫助。

關鍵詞:實踐;教學;小學數學

一、數學與實踐結合的表現形式

(一)數學情境生活化將熟悉的數學情境作為數學問題的切入點,可使學生感覺到數學源于生活實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除法及其余數”時,可以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教師可要求學生每人拿出8個核桃,并以不同的方式放在不同數目的盒子里,每個盒子的核桃樹木相等,有多少種方法,能放多少盒?學生思考并嘗試之后,從中選擇4種方式:每盤放2個,8÷2=4(盤);每盤放3個,8÷3=2(盤),余2個;每盤放4個,8÷4=2(盤);每盤放5個,8÷5=1(盤),余3個。之后引導學生思考將這4種分法分為哪2種情況,學生很快能想到分為有余數和沒有余數的2種分法,就是就可以引入“整除”和“有余除法”的概念。

(二)日常生活數學化

日常生活數學化是指將數學的思維帶入到日程生活當中,并將生活處處與數學聯系,運用數學思維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學校要引進一批足球和排球,體育器材店對足球的標價為55元/個,對排球的標價為60元/個,現在要購買8個足球與5個排球。讓學生思考可以通過幾種方式計算出所花費的費用,那種最簡便?學生可以想到這樣三種方法:55×8+60×5=740(元);(55+60)×5+55×(8-5)=740(元);(55+60)×8-60×(8-5)=740(元)。通過這種方法能使學生了解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高于生活實踐。

二、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習興趣

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興趣完成的,學習最好的動力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濃厚的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通過實踐學習數學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是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并發現時間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二)增強學生的體驗

心理學、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實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號操作三個階段。而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親身實踐可促使學生進實物實操作,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直接的體驗,為表象操作和符號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助于知識的領悟

高爾基曾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游戲=實踐。任何的規律和法則都有它產生的道理,而實踐就是研究它產生的原因,推理并經歷規律和法則的生成過程,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領悟。

(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曾有人說:實踐與探索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只不過是完成任務的手段與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是數學教育的最高目標,實踐便是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探就意識的最好方法。

三、如何實現實踐與小學數學的完美結合

(一)在實踐中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大腦中有一些特殊的、積極的、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抽象思維與雙手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相結合,就能激起這些區域積極活動起來。學生只有親身實踐、自主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新的數學知識。要做到數學實踐,就應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間,讓學生主動思考、自發探索,在創造中獲取新知識。例如,在學習“正方形性質”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操作驗證正方形的四邊相等。學生可通過用刻度尺測量、按對角線對折等多種方法在實踐中認識到正方形四邊相等。

(二)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鏈;日用之繁,無一不用數學。”生活中,處處蘊藏著數學信息,社會實踐使學生走出課堂,將數學融入到動態的、多元的社會生活中,將數學知識與經驗、數學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生活中處處思考數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班級將要購買課外讀物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對不同展開調查,針對不同書店的不優惠方案,制定自己的購書計劃,最后教師公開選取最優秀的購書計劃,并對提出計劃的學生加以表揚。

(三)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說,要解放兒童的雙手、頭腦等,我們就要將學生帶到課外實踐中去,以社會為課堂,激發學生的數學情感,培養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在學習完圓柱等規則物體體積之后,教師可提出如何計算不規則物體(如石頭、土豆)的體積讓學生思考,再通過洗澡時水缸中的水會因人體的進入上漲或溢出來引導學生。學生將會想到通過一個裝滿水的圓柱形水杯,測量放入物體后溢流的水量;或放入物體再拿出后水杯中空氣的體積計算物體體積。

(四)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弗萊登塔爾曾說: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的方法是進行再創造。就是說,由已學得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創新,發現新方法、新規律并進行實踐。牛頓因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瓦特因燒開水發明了蒸汽機,這些都是實踐中獲得創新的榜樣,小學生也應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例如,學完比例之后,教師可令學生開闊思維,測量旗桿的高度,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總之,數學離不開實踐,實踐處處有數學,教師應在小學階段鍛煉學生將數學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小學數學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

作者:吳小梅 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教育局

參考文獻:

[1]廖延芳.用“生活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07(11).

[2]楊霞.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J].大學數學,2010(8).

[3]朱添斌.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三個層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