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安全教育實踐路徑探究
時間:2022-07-01 10:51:43
導語:大學生安全教育實踐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數字與網絡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新媒體(NewMedia)一詞進入人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媒體環境為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讓安全教育上升到數字教育信息化理念。但海量的信息在給大學生安全教育提供新方向的同時,也給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新局面,探索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實踐路徑對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措施、提升安全教育理念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優勢
1.新媒體環境豐富了安全教育的資源,有效降低了教育成本。新媒體是指運用網絡技術將各類信息匯集在一起,建立起新的信息資源平臺。毫無疑問,新媒體的出現給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打開了新的局面。大學生是新生代力量,接收新鮮事物的能力強,他們通過各種信息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在線教育等均可以接觸到安全教育的內容,并且其內容呈現的方式較多,學生很容易接受。與此同時,從教育成本的角度來看,新媒體是運用最新的數字技術,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的支出,在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種非常經濟且有效的教育手段[1-2]。2.新媒體環境創新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教學形式。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核心力量,對于他們的培養要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率。新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創新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教學形式,使得大學生在接收安全教育的時候更加便捷與靈活。新媒體技術帶來的創新,讓大學生不再是單從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中知道常見的安全隱患、注意事項,而是從網絡渠道中去探索和挖掘最前沿的信息資源,拓寬了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安全教育的教學質量。
二、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安全教育面臨的挑戰
1.新媒體環境下信息量龐大,學生被動接收各類信息。新媒體資源豐富,依托各類交友、新聞等平臺,以每秒鐘數萬計的信息呈現爆炸式增長。各類信息魚龍混雜,大學生雖已成人,但對于信息的分辨能力還有待加強。本來是要打開一個學習APP來了解安全知識,但卻被不斷彈出的八卦娛樂新聞所吸引,學生出于好奇會很輕易地瀏覽此類信息。被動地接收無關緊要的信息,大大占據了學習時間,降低了學習效率,這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2.新媒體環境增加了高校實施安全教育的難度。據統計,95%的高校會在學生入學時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部分高校把大學生安全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來實施,還有一部分是通過講座形式來開展,基本上可以向大學生普及安全教育的常規內容。由于新媒體的出現,大學生已經不再被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所吸引,他們更愿意接觸新媒體平臺所傳播的理念。但新媒體環境缺乏規范性和合理性,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致使高校無法控制學生是否真正地在學習安全知識,是否收到不良信息的侵擾,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依然不敢松懈。3.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亟待提高。大學生有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但安全行為卻亟待提高。據統計[3-4],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大學生認為網絡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便利,他們也知道網絡中存在許多陷阱與詐騙,但卻不注意保管自己的個人信息,隨意點開不明鏈接、在公共場合鏈接Wifi進行支付、填寫本人及家人的住址和身份信息等,以至于經常出現很多大學生及其家人被敲詐勒索的事件。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亟待提高。
三、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1.政府應健全新媒體管控機制,創建良好新媒體環境。各級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應聯合當地的教育基體,制定相應的管控措施,設立專門的新媒體監督機構,做好新媒體運用和輿情監控管理,確保學生所能接觸到的新媒體信息基本良好,提升新媒體整體向上的發展空間。2.高校應有效利用新媒體,創新安全教育新形式。中央財經大學的新生會在入學前就收到一份網上安全教育課程,課程中的動畫或視頻生動形象,安全教育效果良好[5]。高校承接在大學生與新媒體之間,應時刻將最新的技術與教育資源融合,充分利用新媒體這個平臺,做到將安全教育內容與時俱進。創新安全教育教學形式,通過問卷和調研,了解學生最需要的安全知識、最樂于接受的安全教育形式,有針對性的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3.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做新媒體智者。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既要享受新媒體帶來的福利,更要自覺遵守新媒體公約。通過學習《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自覺運用法律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提升網絡安全素養,做新媒體智者。
參考文獻:
[1]陳崢嶸.大學生安全意識的現狀及加強安全教育的策略—以西南科技大學實證調查為基礎[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
[2]朱衛國.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誠信教育環境的構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13).
[3]鄒勇.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5).
[4]梁榕尹.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6).
[5]王弘揚.上好防詐騙安全教育“第一課”[J].中國高等教育,2016年第18期.
作者:楊俊 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工科大學生創業素養實踐與思考
- 下一篇:涉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實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