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分析
時間:2022-03-19 11:07:03
導語:后勤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后勤工會組織應當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充分發揮作用
積極發揮工會作用,從自身的參與、維護、建設和教育職能和作用出發,維護職工基本權益,參與協調勞動關系和社會利益關系,積極主動地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發揮作用。(一)立足基本點,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引導廣大職工建功立業《工會法》賦予工會的四項社會職能之一就是建設職能,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發揮動員作用,引導和激勵職工為后勤事業發展發揮更積極作用。一是要圍繞后勤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的戰略目標,履行好建設職能。二是要通過更適應后勤職工本身特點的管理方式,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找準切入點,進一步增強工會組織職能,維護廣大職工基本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就是要一切從職工的切身利益出發,代表好、維護好、實現好職工的合法權益。一是要建立并不斷完善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通過集體協商,推動后勤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收入增長,逐步完善工資分配的協商機制、工資正常調整機制和工資分配的監督機制,保障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順利開展,維護好職工的經濟權和勞動權。二是要加強民主管理,強化職代會職能,發揮職代會作用。疏通民主渠道,保護民主權利,建立民主參與機制,為職工參與企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搭建平臺。三是要拓寬職工利益訴求渠道,通過企務公開、聯席會議、三方協商等途徑,進一步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效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四是要堅持互利共贏,企業在發展的基礎上,必須要保障職工的各項權益,實現企業和職工效益共創、利益共享,使職工物質上實惠,素質上提高,精神上愉悅,維護好職工的文化權和發展權。五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制度,加大勞動保護;強化職工生活后勤保障,改善職工生活條件,督促企業落實職工療休養等權利;建立職工困難援助機制,以特困援助金會為載體,形成多層次的職工互助保障機制,為困難職工提供幫助,維護職工的生存權和健康權。(三)選好著力點,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教育廣大職工敬業勤業《工會法》賦予工會的四項社會職能之一教育職能,就是要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教育廣大職工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隊伍。一是要倡導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利用職工學校、職工書屋等平臺,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大力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學習型班組建設。二是要廣泛開展崗位競賽活動。三是要開展樹典型、立標桿活動。(四)夯實支撐點,進一步提高工會組織能力,服務廣大職工安居樂業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科學發展、維護職工權益、促進社會穩定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工會組織必須在工作方式、方法和活動內容上不斷創新和完善。一是要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工會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擴大工會工作覆蓋面,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三是要深入開展職工之家建設,切實增強工會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四是要不斷創新工會工作,切實增強工會工作實效性。
高校后勤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必要途徑
(一)黨政主導是關鍵。高校后勤企業黨政領導要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當作一項長期的任務來抓,從組織機構、制度建設、任務落實等方面建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機制,形成黨政主導、工會運作、三方推進、部門配合、職工參與的創建工作新格局,確保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的落實。后勤企業要承擔主導責任。從機構設置和實際運作上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堅強有效的組織保障。要強化后勤企業黨組織在創建過程中的政治核心和保障作用,負責主導推進協調勞動關系工作。后勤企業要履行主要職責。要著力培育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為優秀職工搭建晉升平臺;著力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不斷改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實現職工身體健康、身心愉快;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激發職工創新創優創造。后勤企業要落實主動義務。要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做到工會組織機構到位、工會工作陣地到位、工會活動經費到位;堅持做到企業所有重大決策方案都吸收工會參與醞釀和制定,職工工資水平和增長幅度都與工會進行平等協商,工會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既有位更有為。(二)制度保障是支撐。有規矩才能成方圓。制度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工程,是企業長盛不衰的基石,制度建設是權力規范運行的有效約束和得力保障。科學的積極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風險”、堅持“勤政”、促進“發展”。因此,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尤其要重視加強協調勞動關系的制度建設和制度運行。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過程中,重點要健全后勤企業依法用工、職工依法入會制度,為規范人事管理、加強隊伍建設提供制度保證;要建立并實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協商共決制度,使開展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成為一項基本制度和常態性的工作;要加強職代會建設,堅持發揮職代會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作用;要不斷完善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制度,建立健全科學的勞動爭議預警協調機制;要健全職工權益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職工困難援助機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三)文化引領是動力。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建設企業文化,能喚起全體職工的主體意識和使命感,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和責任感,達到管理與被管理的科學統一,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建設和諧企業文化氛圍當中,要將企業文化貫穿于企業管理的整個過程,積極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勵作用,以文化引領后勤企業科學發展。一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和而不同”的價值觀,樹立“以職工發展促進企業發展”的人才觀,將職工作為企業生存發展之本,營造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實現企業與職工的和諧發展。二是要維護和實現職工的基本文化權益,使廣大職工共享文化建設成果。鼓勵、支持職工開展積極健康的文化創新活動;要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塑造職工健康人格。三是要加強后勤企業核心文化理念的宣貫,注重在工作、活動和培訓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和灌輸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使廣大職工認同、信奉、實踐和社會公眾理解、接受。通過文化“鑄魂”凝聚職工,文化“引領”培育職工,文化“樹形”動員職工,文化“輻射”激發職工。
本文作者:俞月華孫曉民趙翠紅朱美聰工作單位:浙江農林大學
- 上一篇:法院司法能動的社會效果研究
- 下一篇:高校勞動權利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