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班組負擔初探

時間:2022-09-25 05:16:00

導語:減輕班組負擔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國有企業,班組學習不知何時成了一副重擔,沉甸甸地壓在基層班組的肩頭,不僅令班組長頭疼、班員厭煩,而且還成了困擾企業的“老大難”:想抓好顧不上,想取消上級不讓,若放任自流又怕有名無實……我們供電企業也不例外,曾在企業基層搞得紅紅火火的班組學習,如今面臨著被忽視、被冷落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何在?有何改進良方對策?為此,筆者通過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借用省電力公司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班組學習”的這一東風,多次赴一線調研并與大家深度會談,然后進行冷靜思考、反復琢磨,認為傳統的班組學習,無論是在學習定位、內容安排上,還是在學習方式、方法上,都缺少新思路、新觀念,活動開展無效果、無生機。必須進行認真研究和同步探討,改進改善班組學習,讓班組學習產生“凝聚力”,培養職工“學習力”,提高完成生產經營指標的“戰斗力”。

一、班組學習形式化的根源

1.學習認識有誤

(1)認為學習沒有直接效益、效果,學不學無所謂;

(2)認為學習只是班組建設的一項要求,主要為了應付檢查:只要能應付檢查考核就行,至于學習內容及效果無關緊要;

(3)認為學習是領導者、管理層的事,與已無關,自己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了;

(4)一提班組學習,就聯想起政治學習。

2.學習內容脫節

(1)千篇一律,沒有專業工種、崗位技能區別,未與工作實踐、實際情況結合;

(2)學習計劃大而空,不能對癥下藥;

(3)所學內容與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崗位技能脫節。

3.學習方法單一

(1)學習中,僅是機械地念報紙、讀文件、做題目,而不管職工的素質情況、思想現狀、學習情緒;

(2)一人說、眾人聽,方法不新穎;

(3)沒有交流、缺少探討,難以互相溝通。

4.學習形式呆板

(1)照本宣科,一人帶讀(學),左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

(2)一人做題,大家齊抄,培訓后,不懂的還是不懂;

(3)不討論、交流,難以實現知識共享;

5.學習考核偏軌

(1)往往只注重學習的次數、出勤率,忽視了學習內容的針對性;

(2)合乎主管部門“意愿”即可,不考慮學習實效性;

(3)考評項目多、任務重,考評部門無暇顧及,有的便“濫竽充數”;

6.學習有名無果

(1)對一些班組職工來說,雖然每周都參加學習,但學與沒學是一個樣,學習結束后,一些人照樣不知“所以然”;

(2)枯燥的內容、呆板的形式,導致一些職工討厭學習;

(3)學深了難懂,學淺了無趣;

(4)雖有考核,但考核結果與職工個人關系不大。

二、班組學習的定位

如何使班組學習具有生命力、吸引力,并使之真正成為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成為調動職工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就必須對班組學習進行恰當定位、準確宣傳。定位過高,會讓人感到空洞、遙遠、禁錮;定位過低,就沒有壓力、動力、活力。根據班組“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這一行為準則,將班組學習定位如下:

目標——兩個基本“素質”和兩種崗位“能力”。即不斷提高職工思想(職業)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職工職業技能和創造才能。

目的——按照企業的需求提高職工綜合素質。

原則——“分層施教,分類指導”、“靈活多樣,講究實效”、“學思結合,學以致用”。

主管——兩個層次即人力資源部、思政部和基層黨支部(單位),一個落腳點即基層班組。

三、班組學習改進對策

1.消除思想智障明確學習內涵

要讓職工明白,班組學習是對職工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進行形勢任務及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是引導職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練就新本領,提升職工學習能力、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打造職工“素質工程”的有效載體。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要走出“一提學習就是政治學習而不包括更重要的業務學習、技能學習”的誤區。

2.精選學習內容理論聯系實際

(1)注重教育性,幫助職工堅定理想信念和愛崗敬業。如: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中的精辟觀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中的重點實用內容。旗幟鮮明地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

(2)注重時代性,在不同時期確定不同的學習內容、選定不同的重點,突出時代感。缺什么、補什么、做什么、精什么,引導職工接受全新理念、掌握全新知識,提高職工學習力等。

(3)注重針對性。在內容結構上分清必學題、選學題、重點題(課題組)三大塊,并結合班組員工需求及時調整。對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和有關形勢任務教育及主題教育方面的內容,只安排職工選學,作一般性了解。對艱苦創業精神、企業精神、經營理念、職業道德、文明素質、法律法規、遵章守紀教育方面的內容,要求職工重點學習和了解。對本班組、本崗位所需的素質、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內容,要求職工必須學習和熟練掌握。課題組研究僅吸收有興趣的同志參加,共同研究一些貼近企業、貼近職工的課題,然后組織進行輔導宣講。

在計劃制訂上分類分層指導,思政部下發政治學習指導計劃,并提供相關資料出處;人力資源部下達技能培訓指導計劃;基層單位補充班組專業實際需要增加的有關內容,如職責、業務、技能、專題討論等;班組結合職工崗位特點,細化增補部分內容,使“計劃”貼近需求,貼近專業。

3.采用生動的方法選取靈活的方式

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學習過程十分枯燥,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須注重生動性,運用靈活的方法、有效的載體引人入勝。實現學習資源共享、“小學習”和“大收獲”互動。

(1)以小見大式。通過自己的“小教員”,利用小黑板和班前小交待、工間小休息、班后小聚會等小載體講一段議一番。

(2)不定式。根據班組的具體情況,不定時,不定點,不定樣,把學習內容具體化、生動化。“缺什么,學什么;做什么,精什么”,突出重點,化難為易,以問(題)導學。

(3)互動網絡式。條件成熟的工區(所)、公司可每季度安排一次“網絡大墻會”,有條件的班組可安排現場學習、跨班組間的互動學習,運行班組還可以“以值別為單元”劃整為零。學習記錄允許以網頁形式出現。

(4)對照比較式。利用報告會、座談會、圖片展、參觀等形式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學習。

(5)集中輔導式。思政部每年下基層,為基層班組開展學習集中輔導服務,黨(總)支部每季度開展一次支部書記或工區主任下班組指導學習,主管部門對班組的“小教員”的政治業務素質需求,定期為其開展培訓服務。

4.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考核辦法

(1)組建理論學習輔導小組。經常性地研究、分析班組學習狀況,及時處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突發的問題,肩負起指導班組學習的責任。

(2)建立激勵機制,增強班組學習的動力。把班組學習納入到企業正在開展的績效考核和勞動管理考核中,考核分值5—10分,具體由各單位在此分值范圍內自行認定,以保證班組學習能按時、按質、按量地進行。

(3)考評標準。一是內容分布上試行“三個1/3”模式,即在整個班組學習中,職工思想素質、道德修養教育和黨(總)支部書記下基層指導班組學習占1/3,技能知識教育學習占1/3,班組自行開展圍繞本班組實際的學習、討論、交流占1/3。主管部門只對學習內容的相符性、針對性、實效性等進行評估檢測。

二是時間安排上采取“忙時少學,閑時多學”的方法,建議最好每月1次,各班組也可根據工作實際情況自行調整,每個季度內完成3次。

三是記錄格式上突出班組記錄個性化、允許網頁化。記錄中要有學習討論內容,有工區所分管或局相關部門下基層指導記載,有解決學習問題的措施,有企業重大決策的討論和職工文明行為的反思等。記錄中的簽到欄目不再要求一一簽字,只需登記缺席人員及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