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釋壓力與員工思想政治關系
時間:2022-10-11 09:46:00
導語:緩釋壓力與員工思想政治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轉型進入關鍵階段,企業面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的情況下,從如何圍繞保持隊伍穩定高效運作和提高持續發展力為出發點,以準確把握員工心態和思想動態、正確解析員工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矛盾,對癥下藥做好員工思想疏導、壓力緩釋、工作指導、生活關懷、獎勵激勵等為落腳點,務實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讓每位員工都能找到“快樂工作、快樂生活”的途徑,從而營造緊張有序、團結奮進、寬嚴有度、樂觀向上的企業風氣和工作氛圍,促進企業穩定長遠發展。
正如當前通信市場競爭和企業轉型給各個環節帶來壓力一樣,員工的態度、思想、情緒、心理會因崗位、前景、時間、考核、管理、集訓等帶來的壓力而發生波動,這種波動不但影響個人工作業績和生活態度,也會影響到班組、部門甚至整個企業的正常工作和生產秩序。針對這些問題和矛盾,現階段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站在注重企業和員工二者共同發展的角度,準確把脈、對癥下藥,緩解和釋放員工壓力,才能保持員工和企業健康的發展,有利于轉型持續、穩定、高效地推進。
1、概況
作為電信員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通信業的快速發展,全身心投身企業發展成為大多數人的必然選擇,經過長期的市場爭奪戰和多年的苦心經營依然見不到全業務經營的彷徨和無奈,過去的傳統思維和工作思路與轉型的不適應等等因素,均不同程度的讓員工背負各種壓力,帶來思想和心態的變化、影響了他們的工作態度和業績。企業對員工的思想教育、矛盾化解和激情培養還浮在表層,不能深入基層直達根部,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在激勵政策不完善的情況下,“鞭打快牛”等現象依然存在,人員流動機制不健全又使得個別跟不上企業轉型發展步伐的員工人浮于事、得過且過,挫傷和影響了大多數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發展信心。
1.1、思想的壓力
這是個很泛的概念,在當前主要表現在一是擔心企業的發展前景。二是轉型的茫然和困惑讓員工不知何去何從如何應對,這種壓力影響到對轉型思路的理解和對轉型業務的認識,進而影響轉型的推進。三是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安排和突發性的額外工作。四是對個人薪酬和收入產生隱憂,尤其是派遣制勞務員工普遍對當月薪酬很重視,換言之拿到手的才算,而不會去重視“三金”或其他獎勵潛在的或可以爭取的豐厚回報,表現在對企業沒有信心或依附性,忠誠度不高。五是員工對崗位是稀缺資源的認識越來越明確,業務技能和工作業績的差異造成對個人前途有一種不確定的壓力,這種壓力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轉變為冷靜面對積極爭取的有利條件。
1.2、時間的壓力
從個別部門看,一些不合理的安排、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依然占據了大量有效的時間,看似堅決地執行和落實,卻是不講技巧不講方法的照搬和挪用,是抓不住重點和不結合實際的照本宣科和依葫蘆畫瓢,讓許多最佳的營銷時間浪費在會議、學習,甚至一些統計數字和填報表上,工作量大或工作安排不合理也會造成部分員工經常加班加點。在現階段、客戶始終是第一位的,他不因為你的會議和學習比他更重要,也不會因為你的理由而改變他的工作打算,如果時間在這一點上發生沖突,錯過有利的營銷時機、客戶承諾不能及時兌現、耽誤的預約作業,不但致員工滋生厭戰情緒,工作效率降低,業績下滑,還會降低客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負面影響和損失無法估量。
1.3、考核的壓力
一是考核與實際脫節讓員工產生抵觸情緒,工作細分和考核的針對性不足使考核失去應有的嚴肅性,一些長期存在計劃和實際完成有巨大反差的考核造成員工心存壓力、不予認同,最后形成虱子多了不癢、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二是考核與職能的關聯不強,沒有力度和側重點。一些平均主義式的普遍考核,不分輕重和對象,使不思進取者不痛不癢,讓工作出色者感受不到利益和榮光。在這樣的環境中,員工都會感到公正、公平的缺失,并且會以從眾的心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工作態度直接影響工作業績。
1.4、管理的壓力
“管”是制度和計劃組織與實施,具有彈簧效應:越是壓制越要反彈,不如順勢引導,發揮積極的一面。“理”是協調和控制,是把雙刃劍,理順一順百順、理不順則理還亂。這說明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可以讓員工采取不同工作態度。一些以罰代管、以會代管、簡單粗暴的管理是企業中的一種詬病,使員工壓力加劇,壓制了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破壞了團結精神和集體觀念,渙散了團隊合力。是嚴重傷害員工和企業感情的直接殺手,尤其在企業轉型時期,這種方式是對轉型的最大阻礙。導致一些為推動創新和提高工作效能的設想和做法往往在小范圍、短時間內就夭折,難以開誠布公、暢所欲言,也無從談起人盡其才、能盡其用,集體智慧不能發揮和完善。
1.5、集訓的壓力
高耗時低效率的集體培訓學習往往是一種形式主義,從頭到尾只是走一個過場,在很多時候普遍存在,快餐式的培訓和填鴨式的講課,盡管占用大量時間,效果往往一般。忽視培訓對象的業務范圍和工作職責,不注重參加人員對業務理解接受程度的差異。員工普遍感到壓力大,不參加不行,參加了又不能同步,有的幾遍不會、有的反復“熱剩飯”把大好時機浪費在這方面,這就是集體培訓大鍋飯帶來的弊病。
2、思路和辦法
企業的發展說明,越是在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越重要,通過轉變管理方式、優化工作流程、完善體制機制來緩解和釋放員工壓力,變壓力為動力、為合力、為創造力直至形成企業整體競爭力。
2.1、通過合理安排工作、理順業務流程,利用有限的時間積極地跑業務、找市場和聯系客戶,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整體戰斗力。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往往被忽視,事實證明:一個提前一小時離開會議桌把多數時間用在跑市場和搞營銷的員工遠比在會議桌前講述營銷理論的員工更有業績。說明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時間,統籌安排全局工作,梳理清楚每個事項,有計劃地開展具體工作,就可以在同樣的工作范圍內做更多的事,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傳統作業和日常工作,可以讓員工在緊張的工作節奏中找到自己的節拍,保持積極心態,擁有更多的營銷時間和發揮主動的自由空間,以創造更大的業績和更多的效益。實踐中的學習和應用要比單純的理論說教更快更實用。其他如人員優化、流程精簡、減少會議等都能讓我們在時間上找到效率,提高效益,利用時間差減少員工的工作強度,舒緩員工因時間造成的壓力,讓員工自由的發揮才能和創造力,在企業的感召力和歸屬感的影響下激發更大的工作熱情,積極投身崗位工作。
2.2、堅持獎勵靠業績、能力靠貢獻、責權利統一、公平公正公開等獎罰分明的原則,使考核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員工考核考評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關系到每一位員工的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利益和褒貶因素,是對員工的肯定或者否定,應該客觀公正、慎之又慎,只有先實現了員工的公平考核,才能消除由此帶來的壓力和消極因素。考核過程是一個教育、引導、糾偏的過程、考核結果應該起到正向激勵作用、考核在反饋溝通過程中要有促進工作化解矛盾作用。考核要結合實際,前提是工作的安排和任務的分解首先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員工自身能力或市場特點細分業務和目標,可以讓員工對能力所及的業務或市場立下軍令狀,自我加壓、不留空間和不封頂的最大限度發展,完成以后采取重獎,這樣可以樹立標桿、以典型帶路,靠經驗推廣、以帶動全員,發揮個體優勢、激活集體智慧和力量,找準發展方向;完不成則依據前期承諾嚴格考核,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保證考核的嚴肅性和激勵作用。
2.3、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管理的優劣影響結果、態度決定工作成敗。以制度管人、以明理服人、以情感育人應該成為員工快樂工作、企業擁有和諧團隊的必然途徑。
隨著學習型企業的建設和轉型的深入,扁平化管理越來越被廣為采用,將壓力下傳的同時主動與基層進行多方面的溝通,共同完成任務。可見管理方式和方法直接影響著扁平化管理的質量。對于管理者而言,“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不怒而威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結果,管理者的態度和方式將直接影響員工的士氣。開放的心態容納不同意見,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溝通對態度改變的影響,倚賴于溝通者、溝通過程和溝通對象三個因素,溝通者需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溝通過程要能充分了解對象的需要和動機,以其慣用的言語來傳達。當然,即便是這兩個過程都做好了,還得看看溝通對象的因素。惠普公司四個“任何”我們可以借鑒:任何一個員工在任何時間可以找任何一位領導談任何問題。也同樣說明對待員工可以采取更好的態度,這是一個企業為員工創造了一種高效溝通的工作環境,使員工能夠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面對工作,使員工對公司有著充分的信任感,同樣,員工也以積極的工作推動了企業的發展。良好的態度促進工作,和諧的關系成就合力。對于大多數員工來說,希望在一個友好的氣氛中工作,友好、信任和相互支持會提高員工對工作和企業的滿意度。
2.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堅持有效的集訓學習,這是一個集體的的靈魂,是市場競爭的軟實力,是員工隊伍不斷進步的支撐點。精確有效的培訓學習是企業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人才的重要手段。
能夠轉化為創造力的培訓學習是學習型組織強調的學習正是我們在努力和實踐的。如在服務領域開展情景式培訓,在支撐部門開展專業化培訓、在管控端開展交流學習,針對不同崗位和不同員工,采取分類培訓、單獨培訓、自學、一對一幫扶、后進人員講課等不同方式提高培訓質量,縮減培訓時間、優化培訓效果。
3、其他途徑
3.1、緩釋員工壓力首先要從尊重員工、接觸實際、化解矛盾出發,為他們創造一個公正平等、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和緊張有序、團結奮進的工作環境。
從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五層次需求理論中可以看出:最低的一層是溫飽,第二層是安全感,第三層是歸屬感,也就是人人都想歸屬于一個好的企業。第四層是尊嚴,尊嚴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重要。無法給員工足夠尊重的企業,必然不能獲得成功。因為今天的每一個成功企業,都是既能獲得員工的手,又能獲得員工的腦的企業。而使員工愿意積極貢獻自己腦力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可見,要樹立良好的企業風氣,離不開員工的參與,離不開企業對員工的尊重。當有一個讓員工熱愛和為之奮斗的企業風氣,員工的最高層次的需求,也就是自我價值(第五層次)才可能實現。省市公司開展的各種創新活動、知識案例征集以及一些征集“金點子”活動正是企業在員工中挖掘創新因子,尊重員工、尊重知識的具體體現。
3.2、以人本關懷、感情支付和心理報酬的手段平服員工在轉型期間的心理起伏和思想動蕩,依托扁平化的管理格局和簡單易行的交流方式,及時了解實情,通過多層面的溝通使緊張發展與緩解情緒之間的矛盾得以化解,有效的溝通就是預防發病的良藥;讓員工心齊、氣順、理通,有干勁,才是連續作戰和保持斗志的銜接點。穩定員工情緒、提高創業積極性。
3.3、工作氛圍和企業風氣是企業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企業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也是緩釋員工壓力的需要積極營造的一個有利的大環境。良好的工作氛圍和企業風氣,有助于解決員工對企業前途不樂觀,個人工作盲目、渙散的急躁心理、消極被動的厭戰心理等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心理暗示和思想壓力問題。省公司推出電信員工網上心理咨詢,無疑是為緩解員工壓力和解決其他心理問題開出的一劑良藥,專業的咨詢解答會給員工身心健康帶來福音。“用我的心撫慰你的心”這一舉措首先說明企業對員工的壓力和心理健康的關注,緩釋員工壓力、創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團隊,這是企業轉型必需而緊迫的一項工作。
4、參考文獻
1、《時代光華學習型組織》
2、《文選》
3、《人民郵電報》
4、《通信世界》
作者簡介: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