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薪資構成情況調研分析論文

時間:2022-04-18 09:39:00

導語:企業員工薪資構成情況調研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員工薪資構成情況調研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薪酬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企業現行薪酬狀況:自主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較少,缺少自己的特點、薪酬構成:工資;年終獎金;社會保險;其他福利、企業員工對現有薪酬滿意度分析:對現行薪酬制度的總體感覺;對付薪因素在現行薪酬制度中體現的滿意程度;其他方面、平均主義:企業未進行科學的工作評價;決策過程和程序不透明、激勵不夠、未實現業績薪酬觀、同工不同酬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本文從某企業現有薪酬狀況入手,對薪資構成進行了分析,并就員工對現行薪酬制度的總體感覺、對付薪因素在現行薪酬制度中體現的滿意程度等多個方面就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員工對現有薪酬制度不滿意,原因在于現有制度存在平均主義、激勵不夠、未實現業績薪酬觀、同工不同酬等多方面問題,需要對企業現有薪酬制度重新設計。

[關鍵詞]薪酬管理現狀滿意度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薪酬管理現狀

1.企業現行薪酬狀況。某企業是一大型集團集團的分公司,在管理方法上完全依照集團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自主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較少,缺少自己的特點,薪酬管理就更是如此。集團公司對薪酬的管理,是建立在對各個企業薪酬總量及結構設計上的控制來進行的,各個直屬部門、和分公司均按照統一的模式進行操作,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工資總額預算,報集團公司審批,下年初按集團公司統一制定的工資總額發放目標,確定各月的發放額度。

2.薪酬構成。企業目前薪酬主要由工資、規定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及其他的福利項目構成。

(1)工資。工資是企業為員工支薪酬的主體,為薪酬的其它部分(如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及其他福利)提供計算基礎,也是員工能夠最直接了解的部分,分為基礎工資、年功工資、效益貢獻工資及補貼等,每部分各有其獨立的確定辦法,為滿足不同的要求而設計。

(2)年終獎金。年終獎金該企業薪酬分配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根據集團公司的利潤情況,該企業按比例提取獎金,對員工進行分配。

(3)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由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險和住房公積金組成。這是國家法律規定必須為職工辦理的基本保險項目。

(4)其他福利。包括企業對員工的非工作時間報酬、津貼和服務。非工作時間報酬,包括假日、節日、帶薪休假、事假,以及探親假等;津貼,包括交通津貼、節日津貼或實物、住房津貼、購物補助,以及子女升學補助等;服務,包括班車、工作服、體育鍛煉設施、娛樂設施、集體旅游、食堂與衛生設施及節日慰問等。

3.企業員工對現有薪酬滿意度分析。通過對企業內部員工發放問卷獲得原始數據(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92份,回收率為98.5%;其中有效問卷459份,有效率為91.8%,有效回收率為93.3%),對數據進行歸類、整理,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確保數據的有效與可靠性。

第一,對現行薪酬制度的總體感覺。只有4%的員工表示非常滿意,而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員工比例達到了53%。此外,從公平性、激勵性、對人才吸引性三個緯度進行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各個緯度的滿意度均較低。滿意度調查說明現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問題,有必要重新設計薪酬制度。

第二,對付薪因素在現行薪酬制度中體現的滿意程度。員工對各類付薪因素在現行薪酬制度中體現的滿意程度不高,對現行薪酬制度中體現個人績效、崗位價值、個人技能的不滿意的為58%~63%,滿意度較高的僅為8%~14%,反映出現行薪酬制度以職務、工齡等作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獎金固化,以及忽略崗位價值和個人技能差異。

第三,其他方面。在對現行薪酬的結構態度、對現行福利政策的態度、崗位分析與評價和競聘上崗的態度、對現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競爭淘汰機制、對待薪酬改革的態度等方面的分析結果,滿意度均在10%左右或者更低,多數員工要求對現有薪酬制度進行改革,重新設計企業的薪酬體系。

二、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結合現有薪酬狀況和薪酬制度,可總結該企業主要不足之處在于:

1.平均主義。現有薪酬制度缺乏公平性,部分崗位的薪酬拉不開差距,相同崗位的工資差異較大也讓員工感到不滿。

(1)企業未進行科學的工作評價。工作評價是薪酬設計的基礎,評價的結果會成為確定薪酬的有力依據。工作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工作任務和責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工作對組織整體目標實現的相對價值的大小、工作環境和風險等。該企業沒有進行詳盡、科學、合理的工作分析,因而也無法進行工作評價。

(2)決策過程和程序不透明。現有工資登記對員工完全保密,透明度較低,另外,績效考核雖然與員工薪酬掛鉤,但考核分數不公開也使員工感到不公平。并且員工工資等級的確定隨意性較大,并且一旦確定,長時間難以更改,容易引起員工的不滿。

2.激勵不夠。通過薪酬系統來激勵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是最常見、最有效也是最常運用的方法。而目前企業采用相同的工資制度、工資結構,工資制度與崗位性質的結合度也不夠,沒有其他的激勵方式來承認員工的工作成就和貢獻大小,激勵手段單一,不能滿足各種層次員工的需要。

3.未實現業績薪酬觀。在薪酬支付方面依然很大程度上體現著津貼薪酬觀,即一般情況下,尤其對中高層管理者每年都會受到加薪待遇,由于工齡工資和級別的增長,不論企業和經濟狀況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些又干了一年的員工基本都有權力增加基本工資。這種傾向不符合現代企業對薪酬的設計。現有的津貼薪酬觀嚴重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員工工作表現的好與壞在薪酬獎勵中得不到體現。應逐步由津貼薪酬觀向業績薪酬觀轉變,使工薪和獎勵主要以工作表現為依據。

4.同工不同酬。現有的薪酬制度針對公司的正式員工和外聘員工制定了不同的工資標準,正式員工在同一崗位工資相差也很大,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嚴重挫傷了這些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也影響了他們工作積極性,在與公司的短期合同期滿后,很多員工都選擇離開公司。

參考文獻:

[1]劉軍勝:《薪酬管理實務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孫成軍編著:《如何進行企業薪酬設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