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培養實踐形成領導特性論文
時間:2022-06-01 08:46:00
導語:后天培養實踐形成領導特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領導特質理論;傳統管理體制成為企業發展的桎梏;企業領導必須具備的特質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和諧社會作為一種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領導特質理論是在領導理論早期出現的、傳統領導特質理論有其不可彌補的局限性、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國越來越引起世界的矚目、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靈活性、領導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從一個群體中產生出來的、領導者與下屬的高績效和高滿意度之間有著顯著的相關性、值得信賴、為人公正、舉止謙虛、樂于傾聽、心胸寬闊等,具體請詳情見。
【摘要】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面對各種新思想、新觀念的沖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競爭壓力,企業領導者應該轉變領導方式。本文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視角出發,分析了領導特質理論,并提出新經濟體制下領導者的品質、風格和領導藝術。
【關鍵詞】和諧社會知識經濟領導特質
和諧社會作為一種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整體上思考發展問題,把領導工作視野拓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統籌各種社會資源,綜合解決社會協調發展問題。要適應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首先需要領導方式轉型,這無疑也是領導科學研究的新課題和新任務。
一、領導特質理論
領導特質理論是在領導理論早期出現的,從傳統特質理論到現代特質理論經歷了兩個研究階段。根據研究者對領導特性的來源所作的不同解釋,特質理論可以分為傳統特質理論和現代特質理論。張首魁、宋合義(2004)認為領導特質理論主要是指有效領導者要具有一定的品質與特征,借此,才能將有效領導者與差績效領導者區別開來。陳超然等(2004)認為這種理論闡述的重點是作為一個有效的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
筆者認為,傳統領導特質理論有其不可彌補的局限性,現代領導特質理論認為領導特質是可以后天培養的,領導者的特性是在實踐中形成的。眾多學者經過實證分析認為,雖然沒有一種特質是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所必需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眾多成功的領導者卻具備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并且現有的領導特質理論研究較為注重個體的特征,而對群體的領導特質涉及較少。
二、傳統管理體制成為企業發展的桎梏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國越來越引起世界的矚目。但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長期存在的經營觀念落后、管理體制不健全、企業“一支筆”、人浮于事等問題,依舊是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經濟要想發展,企業要想成長,必須加強管理,積極地去適應市場,摸清市場的脾氣,而不能不理會變化的市場環境。命令型、控制型管理的缺點已經日益顯現。長期以來,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是等級制,管理者按照級別組織起來,升職長薪要論資排輩,企業運作要靠行政命令或領導意志,上級指揮下級,下級簡單地按照上級的指令要求去做。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信息傳遞速度的加快,這種管理方式已經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靈活性,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管理者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單純的思想教育和簡單粗暴的命令式控制型管理體制已明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現代企業越來越來重視人性化管理的實現,人本管理也越來越成為企業的共識。現代企業制度以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為其主要特征。
在這種新經濟的環境下,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企業領導者?如何更好地管理一個企業?筆者認為通過集體決策和團隊式管理,比等級制度下的直線職能管理更加合理、有效。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們所在的職位賦予他們正式的權力,可以進行獎勵和處罰。相反,領導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從一個群體中產生出來的,領導者可以不運用正式權力來影響他人的活動,而是通過適當的途徑把自己的管理理念注入企業文化中,使企業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生成濃厚的文化底蘊,形成獨特的企業理念,讓員工們有一種歸屬感。在理想的情況下,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領導者。領導者是那些能夠影響他人并擁有管理權力的人,他首先是一個觀念的先行者,其次才是一個權力的擁有者。
領導者與下屬的高績效和高滿意度之間有著顯著的相關性。俗語講,強將手下無弱兵,一個高素質的領導者是一個具有較高威信和擁有較大智慧的人,他懂得如何授權于下屬,如何合理地分配工作,讓下屬明白領導的意圖并很好地去執行。同時,他也一定是一個善解人意、懂得尊重人和愛護人的人,他知道在恰當的時間和合適的場合巧妙地表達自己對部下的滿意之情,以激勵下屬努力工作。轉
三、企業領導必須具備的特質
1、值得信賴。值得信賴就是行動上的正直。正直是通過存在和全身心的力量把誠實融入思想和行動,只有這樣才可以說這個人是徹底正直的。杜邦公司已經退休的董事長里查德說:“如果你總是說真話,那么你就無需記住你曾經說過什么話。”最值得信賴的企業領導者是那些無論大小事,都說真話的人。他們處理小事情也能做到具體、準確,甚至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也是有錯必糾。
2、為人公正。我們經常聽到下屬私下抱怨有些領導的不公正。上司要辦理某件事,就隨意使用手中的權力。在國外稱上司不公正是一種嚴厲的譴責,甚至意味著上司的品格有缺陷,反之,如果上司一貫態度嚴厲、辦事公正,那是令人欽佩的。處理事情不公正對企業的領導者來講是特別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為其他人開了先例。公正和可信賴是相輔相成的,其對企業所有的管理者都不可缺少。如果公正和可信賴成為公司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么這種品德會發揚光大,最大的受益者是公司。
3、舉止謙虛。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所創造的環境也應該是謙遜、寬容的,如同他們自己的舉止一樣。隨和、不拘禮節對領導層的文化來說是有益的,是企業文化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如果所有的公司領導者都持有謙遜的態度并創造隨便和、不拘禮節的氣氛,那么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融入領導者的文化。
4、樂于傾聽。在命令型的公司里面,很大一部分領導者不能很好地傾聽意見,他們甚至不聽那些能夠提供有價值信息的人。避而不聽就會使員工泄氣,下一次他即使有更有價值的信息也可能不會來了。從對員工下命令轉變為傾聽意見,這種變化可能會使員工感到驚奇,但員工會很快接受并樂于接受這種做法。
5、心胸寬闊。領導者有寬闊的胸懷,公司的員工愿意向領導者提供正面和反面的信息。反之,如果命令型的領導者有了一個主意,卻聽不進任何的反面意見,同時他也沒有心胸寬闊的聲譽,那么人們就不會提供這種信息,員工對公司的事情有懷疑的時候,往往也會保持沉默。
對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們的來講,學習容忍和寬恕是十分重要的。容忍各種觀點和寬恕微小的離經叛道的行為,這是心胸寬闊的表現之一。一位寬容大度有幽默感的領導是所有員工期望的,有一位可以傾聽員工心聲的領導,這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一種優勢。
6、有進取心。進取心是任何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本領之一。要思考、作做出判斷和采取行動,重要的是對機會要保持敏銳的感覺。在國外,終身教育已不再是口號,而是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創建學習型組織已成為必然,企業領導者首先要有進取心才能帶領自己的組織努力學習,才能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張首魁、宋合義:簡議領導理論的發展軌跡及其發展方向[J].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4).
[2]陳超然、盧光莉、樊長春:領導理論演變的探析[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閆慧珍:試論領導生態學的產生及其理論貢獻[J].前沿,2006(5).
[4]戴志宸:現代領導者素質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4.
[5]許歡、彭忠益:試論現代西方領導理論的演進[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
[6]馬新建、劉海霞:基于領導有效性的管理者領導風格抉擇——關于中國企業管理者有效領導風格的實證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