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為本職業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6-05 09:01:00
導語:能力為本職業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網絡專業的社會需求預測分析;網絡專業教學改革創新的基本思路;構建“以能力為本,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人才需求預測、網絡及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必然迅速帶來對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素質結構預測、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素質結構的確定,主要根據兩個方面的因素、強化質量觀念,走特色之路、整個專業教學采取“以技術應用”為關鍵、根據社會和行業需求,重構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現大學生網絡人才培養特點,重新構建課程結構、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促進產教研結合、建立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教學管理制度、改革人才培養的評估模式、課堂實訓、專業技能實訓、基本技能訓練、專業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等,具體請詳見。
一、網絡專業的社會需求預測分析
1.人才需求預測
全球網絡人才相當短缺,隨著全球各國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其網絡人才需求會有新的增長。網絡及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必然迅速帶來對人才的巨大需求,為大學生網絡教育提供巨大的發展機會。根據我國目前每天開張2-3家各種類型的網站的速度來推算,我國對網絡人才的需求缺口是相當大的,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嚴重網絡人才危機。
2.人才素質結構預測
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素質結構的確定,主要根據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隨著社會向信息時代的邁進,人們更重視從人類和社會的整體發展思考教育和人才培養問題。除了仍然重視知識,能力之外,更突出地重視人的素質。第二,面向21世紀,本行業的發展態勢是,在原有網絡管理的基礎上,將迅速發展電子信息管理;在通信業務急速發展的環境下,將迅速改造、升級和發展高速寬帶網,接入網和三網合一成為大勢所趨。在這種形勢下,要求計算機網絡專業培養人才的知識結構能適應科技日新月異變化發展的要求。
二、網絡專業教學改革創新的基本思路
1.強化質量觀念,走特色之路
整個專業教學采取“以技術應用”為關鍵,形成一條“以培養能力”為主線的模式,努力把專業辦精、辦好,使本專業的畢業生成為“能吃苦、會學習、敢創新”、“會設計、善維護、有特長”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高級應用型人才。
2.根據社會和行業需求,重構人才培養的目標
按照“基礎理論知識適度,專業知識面較寬,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原則,重新構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培養應用性專門人才為目標,以適應社會和網絡技術發展和推廣為目的,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重視人文修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體現大學生網絡人才培養特點,重新構建課程結構
研究職業特色和工作過程,以現場為依據,從知識、能力、素質多方位入手,重點突出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從課堂實訓、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五個環節一來構建課程體系。
4.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促進產教研結合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培養合格工程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建設教學基地,應以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為主旨,以行業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先進水平為標準,以學校發展規劃目標后所設專業的實際需要為依據,以規范性、先進性和實效性為原則,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性一致,形成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密切校內外實踐實訓教學基地,加快產學研步伐,盡快形成企業、學校一條龍教育的新體系。
5.建立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教學管理制度
(1)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大膽嘗試、改革,因材施教,提倡啟發互動式、討論式等研究型教學方法,結合課程特點,把課程講授和工程實踐相結合,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實驗,開放專業實驗室,淡化教室、現場和實驗室的區別
(2)、在教學管理制度上,實行彈性學分制。對不同的類型、不同水平的學生因材施教,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基礎條件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課程,在變學年為學分制的同時,努力建立與之配套的學籍管理、學生管理政策。
6.改革人才培養的評估模式
改變傳統的以考定性的模式。公共課程的考核將以權威的試題庫為基礎,逐漸實現教、考分離。專業課程要根據課程的特點,除采用閉卷考試外,可以采用開卷筆試、面試、上機實訓并寫實訓報告等能夠充分反映學生實際能力的各種手段。實踐教學的考核盡可能地與實際工作成果相一致進行鑒定和考核,對典型學生進行案例答辯,評定成績。
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大學生科技競賽、各種技能比賽,參加職業認可的各種考級、考證,并對成績合格都計入學分。
三、構建“以能力為本,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專業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由課堂實訓、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五個環節組成。
1.課堂實訓:在課程的設置上,按照“必須、夠用、實用”和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原則,圍繞“計算機應用能力”、“網絡組建管理維護能力”和“網站建設管理維護能力”設置課程。本專業所有專業課程均安排了課堂實訓,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的比例接近1:1.1。此階段主要是通過模仿學習,鞏固知識,培養操作技能。
2.專業技能實訓:本專業安排了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應用技術、程序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Web程序設計等共5門課共9周的專業技能實訓,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實現從模仿到應用的過渡,從中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3.基本技能訓練:本專業安排了中英文錄入、程序設計、OFFICE軟件應用、局域網絡組建和求職面試等共5個學期的基本技能訓練,強化本專業學生對基本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序,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基本技能的應用。
4.專業綜合實訓和畢業實習:可以通過校內模擬實習或企業頂崗實習,使學生在模擬的或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培養職業綜合應用能力和素質。
5.畢業設計(論文):本專業安排了十周的畢業設計(論文),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創新思維與能力。
- 上一篇:實際工作檢驗培訓效果論文
- 下一篇:實現民生工作創優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