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文化標準與策略
時間:2022-04-16 03:33:29
導語:石油企業文化標準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面對石油企業文化觀念變革的趨勢,石油企業領導和管理者們對認識企業文化本質上存在一定誤區,企業文化盲目的嫁接建設使企業缺乏戰略意識和延續性。在國際石油企業以人為本、以誠信為基石,以協同和合作、理性競爭、互利雙贏、不斷培養創新精神,以及注重HSE管理和IC體系建設等企業文化的啟示下,中國石油企業構建了一系列企業戰略,使企業自身得到發展與完善。其具體體系為:優化一體化戰略、走出去戰略、戰略聯盟戰略、品牌戰略,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這些戰略的實施不僅保障了石油供應的穩定,將產業鏈延伸到了其他消費國,獲取更高利潤,而且在圍繞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的同時,使自身生產效益與效率獲得了提高。(1)國際石油市場競爭和石油企業重組帶來的挑戰。自從我國加入WTO后,我國石油企業將直接在國際石油市場上與國外石油企業競爭。由于我國石油企業在機制、體制、技術、產業結構、人才素質,以及管理水平和企業文化等方面與其他國家石油企業相比要滯后許多,為了弘揚我國自身優良石油企業的傳統,應在吸收國外先進石油企業管理經驗和企業文化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企業經營觀念,提升石油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2)構建現代管理體制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需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與石油化工集團等公司正式面對國際市場競爭時,中國石油企業必須重構一套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管理體制和企業文化。由于現代石油企業制度的建設主要以企業文化為基本指導方向,因此應依照石油企業文化精神,不斷對以往企業管理制度做出修訂、完善、創新,并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制定與現代石油企業發展相符的核心經營管理制度,推動廣大員工自覺參與工作。抓住企業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構建企業文化建設,不僅能夠使企業形象獲得提升,也使石油企業競爭力獲得提升。(3)統一企業和個人價值觀的需求。我國石油公司與國際石油公司相比較,不僅人均效益低,而且富余人員多。在石油企業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改制分流是企業文化無法繞過的難題。改革初期,石油企業主要提倡“走出來”戰略,這無疑給依賴石油企業的石油人在思想上帶來了巨大沖擊;同時,與以往傳統的石油企業觀念相違背,阻礙了石油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例如:熱愛石油和依賴石油的觀念。馬斯洛認為:企業經營戰略在實現企業生存價值后,只能夠滿足人們生理與安全需求,但無法滿足自我需求。因此,在石油企業發展中,如果無法認識企業文化引導的共同愿望、共同使命,以及共同價值觀,就難以自我滿足。
2石油企業文化實施的標準
(1)將戰略目標作為引路方向。任何企業文化建設如果缺乏戰略的引領就會失去前進的目標。石油企業在面對環境變化,以發展為先導,企業戰略為根本的前提下,做出迎接挑戰和抓住機遇的快速反映,始終跑在最前方。例如:我國石油公司在面對挑戰的時候,為自己定制了實施資源和穩固發展基礎、實施市場和掌握發展機遇、實施國際化和拓展空間等戰略,以愛國、求實、奉獻為企業精神,以創新、和諧、安全、誠信、業績為經營理念,以及奉獻和和諧為企業宗旨的企業文化。(2)以人為本、服務企業、利于發展。在現代石油企業經營管理中,以人為本是企業建設最為核心的切入與著力點,不僅可以調動企業廣大員工的積極、創造性,而且還能樹立企業一流形象,凝聚至企業發展中,在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的基礎上,恰當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使石油企業發展獲得成功。同時,發展是中國石油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以企業結構和管理形式、經營特點和經營戰略、企業發展等狀況作為出發點,在詳細考慮各外界原因帶來的影響和先進導向要求下,優化石油企業文化設計與實施,服務于企業發展。(3)將石油企業文化創新和建設作為重點實施要求。我國石油企業文化建設在立足優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還要結合實際生產經營和企業未來發展,在借鑒和吸取國外先進企業管理思想文化的同時,實現對我國石油企業文化的整合、創新以及提煉,凸顯石油特色。應不斷對企業精神和管理理念進行深入宣傳,帶動企業機制、體制、技術、產業結構、人才素質、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的轉變與創新,全面建設石油員工隊伍,穩固企業文化建設和發展平臺,發揮企業品牌效益,使石油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益。
3石油企業文化實施策略
(1)以戰略認同為前提。基于企業戰略的中國石油企業經營戰略主要以企業文化為獲取成功的首要條件。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先進的技術并不是企業獲得成功的關鍵,而企業文化是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和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等方面的核心,也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方案的執行條件。如果石油企業文化脫離了企業戰略,那么石油企業如同迷失方向的船,導致整個石油企業的發展盲目化和無序化。因此,石油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在戰略認同的基礎上,全面、及時與企業各層溝通,使各層達成一致共識,共同發揮石油企業文化價值與功能,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2)以持續培訓為作用力。我國石油企業文化要順利實施,對企業員工的持續培訓是關鍵,持續培訓可以加速企業人才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綜合素質和勞動生產率,而且還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技術和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挑起企業發展管理大梁。企業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通過將企業員工送出深造、聘請專家講學、開培訓班等措施,打造一只具有較強業務水平、綜合素質較強、勇于開拓進取和創新的隊伍。由于現代石油企業缺乏跨國際的經營人才和技術水平,因此,培訓還要涉及派送企業員工到成功的跨國公司參與實際經營進行鍛煉,吸取和引進先進技術水平與經驗。根據不同的石油企業情況選擇合理的培訓方式儲備人才。(3)制度激勵是有效保障。對石油企業來說,合理機制與制度的建立是樹立正確企業經營理念的關鍵。首先,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任用制度來鼓勵人才多渠道發展,以公開、公正的崗位競爭和干部聘任制度,實現人才選拔,杜絕貪污腐敗、運用特權或人情關系等現象,給石油企業人才施展才華的機會,激發員工活力。其次,由于當前石油企業勘探工作難度增大,因此需構建完善有效的激勵機制,以精神激勵為導向,以科學的績效考核,量化工作任務,改變以往的企業內部平均分配,增加各種獎勵制度和獎金分配吸引人才的力度,達到激勵作用;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為了更好地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將理論和實踐、育才和育德相融合,制定長期和近期人才培養計劃。這樣不僅提高了石油企業員工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利用激勵機制,將員工學習與福利和駐外培訓結合,激發了員工自主學習的動力。最后,構建暢通的企業溝通渠道并提倡民主管理,制定石油企業廣大員工自主參與企業經營制度,以增強石油企業各部門間的凝聚力和信任力,注重科學的發展觀,以人為本,發揮人的思想文化意識,為石油企業帶來生命力,促使石油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4結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競爭激烈加劇,推動石油企業文化建設是當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基于企業戰略的中國石油企業文化實施必須建立以戰略認同為前提、持續培訓為作用力、制定制度激勵保障等新穎獨特的企業文化目標機制,確保我國石油企業在競爭中蓬勃發展,實現雙贏利。
本文作者:閆志強工作單位: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 上一篇:基于管理控制的員工選拔機制探討
- 下一篇:陜南農村醫療服務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