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5 03:46:40
導語: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我國體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運動員作為競技體育的主體,退役后就業難度卻不斷加大,給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少消極的影響。急需改進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關心運動員職業生涯發展,在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切入職業指導工作。目前多個省市體育部門已經開展了針對退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但是在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幾乎處于空白狀態。本文結合運動隊實際情況,初步探討了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切入職業指導服務的具體操作方式方法,以期為今后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職業指導
1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經濟增長形勢,城鎮化程度漸進提高,整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我國體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社會對體育事業的認可度逐漸提高,運動員的個人學歷層次也有所提升,特別是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的印發,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促進了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全面發展,這給體育事業帶來了大好形勢,運動員再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機遇的背后也存在挑戰,運動員作為競技體育的主體,個人文化素質低和社會技能缺乏,經濟體制轉型和政府安置職能的減弱,整體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尤其是在役階段缺乏專業化和系統化的職業指導,這些挑戰直接造成了運動員的再就業難、就業渠道不暢的現實,給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壓力,給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少消極的影響。
2切入職業指導工作的必要性
2.1政策的要求
國家基于運動員保障和職業輔導工作出臺了多部政策文件,其中《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積極為運動員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服務”,“各類體育職業教育機構要積極為運動員提供就業指導和職業培訓服務”。《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職業輔導工作的意見》中都也要求面向全體運動員在運動生涯全過程開展職業輔導工作,督促各部門在運動員職業輔導工作上的形成合力,不斷探索和創新。針對在役運動員開展職業指導是國家政策文件的行政性要求。
2.2運動員職業轉型的需求
運動員具有專門體育技能,是獨特的稀缺性人才資源,是體育系統和社會的寶貴財富,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我國省隊級別以上的運動員在20000人左右,約15%的年更新率,每年退役3000人左右,運動員退役后決最關心就是職業轉換問題,退役后就業難這個“出口”問題不通,“入口”必然不暢,“入口”以后也必然不順,影響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建設,關系到競技體育的長遠建設,關系到整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多數省市體育局已經認識到加強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性,開始為進入職業轉換過渡期的或是退役運動員提供職業指導服務。但是在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幾乎是空白狀態,還缺少一套較為成熟的模式,急需不斷摸索實踐,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
2.3職業指導長期性特點的需要
運動員就業難的“出口”問題僅僅在“出口”時解決是來不及的,職業指導是包括職業理念、價值觀、職業陶冶、職業準備、職業規劃、職業定位、職業發展等一個系統性工作,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僅僅在運動員退役后的職業轉換過渡期(一般不超過1年)內開展,難以在短期內起到顯著效果。要想根本上解決運動員就業難題,迫切需要在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切入職業指導服務,將職業指導前移到運動員在役階段。堅持“關心運動員職業生涯,為運動員一輩子負責”的人本理念,做好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從運動員一入隊就切入職業指導服務,端正運動員的職業觀念,幫助運動員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和技能,將職業轉換問題消除在萌芽中。
3切入職業指導工作的具體過程
在役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面對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役運動員和退役運動員不一樣,退役運動員接受職業指導是順理成章的。而在役運動員本人和運動隊領導更關心的還是專業訓練和比賽成績,對于職業指導工作認識不足,難以入他們的“法眼”,常會表現出抗拒。面向在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服務,關鍵在于能與日常訓練相結合,要本著“職業指導促進、保障專業訓練”、“幫忙不添亂”原則,結合運動隊實際逐漸切入職業指導工作。針對在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可以從制定計劃方案、具體組織實施、調查與改進等三個步驟嘗試切入。
3.1制定計劃方案
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分析運動隊實際需求和運動員職業認識現狀,總結出影響運動員退役后再就業的主要因素,找出提供職業指導服務的突破口,制定出相對科學、完善的“在役運動員職業指導計劃方案”,計劃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做好深入運動隊前期宣講計劃。要想切入職業指導工作,開展前需要獲得運動員本人,尤其是運動隊領導的認可和支持。因此,必須做好深入運動隊宣講計劃,準備包括運動員保障、職業指導政策和職業指導功能意義等方面的宣講內容。第二,設置好職業指導課程。運動員個人文化素質低和社會技能缺乏,他們對個人能力、人格、職業興趣了解很少,對社會經濟現狀和就業市場招聘信息認識掌握不足,職業生涯規劃基本知識和技能更是近乎空白。這樣在經濟體制轉型、政府安置職能的減弱以及整體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出現就業問題是難免的,這就要求必須反復研究討論,做好在役運動員職業指導服務內容的計劃,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職業、學會職業生涯規劃基本知識和技能(三個“認識”,一個“學會”)為主線,重點設置好職業指導課程。第三,設置好職業指導預計目標。結合指導對象的實際情況,詳細設置好包括自我認識、職業和社會認識、綜合素質、日常訓練等方面可量化的職業指導目標。
3.2具體組織實施
結合各運動項目特點和運動員的實際需求,深入運動隊組織實施職業指導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前期切入。深入各運動隊實地考察訪問,召集運動隊領導、教練、領隊和運動員代表,舉辦不同形式的座談會,重點說明職業指導在端正運動員訓練態度,明確其訓練目標和意義,激發其訓練動力,穩定運動隊軍心,保障運動隊的可持續發展和運動員服務大局等方面的功能意義,讓運動隊管理層充分認識到職業指導服務對在役運動員日常訓練的重要作用,以取得主管領導、教練、領隊及在役運動員的支持,并當場交換意見、達成共識。第二,確定職業指導對象和時間。在前期切入的基礎上,結合運動隊的年度工作安排和主管領導(包括運動隊中心主任、教練員、領隊)意見,避開比賽高峰時段,在不影響日常訓練和比賽的前提下,確定具體職業指導對象和具體時間。同時,并做好實時調整的準備。第三,聯系場地,準備職業指導儀器設備。遵循就近便利的原則,首選運動隊自有教室,運動隊沒有合適教室的,就近聯系職業指導場地,準備好電腦、投影儀、話筒、黑板(或白板)和筆、職業測評軟件賬號密碼以及其它職業測評工具。第四,選聘師資。聘請經驗豐富、理論功底強、實戰性強,且經國家體育總局和人社部培訓認定的職業指導師授課。此外還面向全國范圍搜尋、篩選師資,經過資格審查、背景調查、試講、評估,建立師資庫、擇優聘任、動態調整,師資庫要包括社會就業服務機構專業指導師、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主管、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專家學者,保證職業指導師隊伍的多元化構成。第五,培訓管理。在役運動員職業指導期間應以相關訓練單位教練、領隊為主做好隊員的日常管理工作。組織方安排熟知運動員特點和職業指導工作的人員全程跟蹤,收集掌握參訓隊員、教練、領隊方面的意見,動態改進職業指導方式方法,力爭提高職業指導質量和效果。
3.3調查與改進
1.數據調查。職業指導結束后,通過發放調查表和組織座談會的形式,采用三方評估、綜合評分的方法檢查職業指導效果:一是職業指導對象評估;二是外聘專家(第三方)評估;三是運動隊領導評估。收集的三方調查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檢查職業指導計劃方案是否有效、預計目標是否完成。全面回顧、檢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方式方法、完善培訓模式,做好在役運動員的職業指導工作。2.研究改進。在數據調查的基礎上,將總結出的問題及時的處理和改進,在下期切入職業指導工作之前再次修訂計劃方案,進一步改進組織實施過程,不斷總結,不斷研究,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直到形成一個專業化、標準化的在役運動員職業指導模式,不斷改進運動員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幫助在役運動員提高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充分發揮好自身特長,挖掘出更多的發展潛力,轉變觀念,調整心態,增強信心,自覺地提高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讓每一位系統地接受過職業指導的運動員,退役后都能夠順利實現從“體育人”到“社會人”的職業轉型過渡,以保證運動員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加順暢,保證體育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作者:郝永澤 單位:河北省體育人才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董國永.促進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論新時期我國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問題[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4):88-92.
[2]魏新,劉苑輝,黃愛華.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3]鄢龍珠.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4]田光哲,李祥偉.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5]田光哲,廉串德.創新職業指導———新實踐[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 上一篇:煤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安全文化建設
- 下一篇:建筑安全生產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