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4 02:07:00
導語:科普工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對于科普工作的研究、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區以《綱要》為行動指南,針對四類重點人群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重點介紹我區在開展科普工作過程中的五個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動。
黨的十七次代表大會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揮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第一要義是發展,也就是說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那么就應該把提高全面科學素質作為切入點。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8年3月15日,總理會見中外記者時,談到今后的5年要使我國的經濟有一個更大的發展,使人民生活有一個更大的提高,使社會進步有一個更大的推進,使改革開放邁出更大的步伐。不難得出,要實現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進步是第一生產力,很多國家已經或正在將經濟發展向依靠科學技術發展傾斜,人民生活的提高,社會的進步代表著人民物質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終實現的是全民素質的提高,而全民素質的提高,將會對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可見,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2002年、2006年分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對于科普工作的研究、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綱要》明確了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宗旨是全面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通過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盡快使全面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提高,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我國成年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長遠目標。并且針對四類重點人群提出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在“十一五”期間的目標、任務和措施。
《科學素質綱要》針對四類重點人群,設計出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以及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四個主要行動。
在科學素質建設中,未成年人正在接受基礎教育而且要成為未來的公民,未成年人將會使我國今后經濟發展的棟梁之材,其重點任務是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農民是我國數量最多的勞動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者、受教育機會最少的人群,其重點任務是面向農民宣傳科學發展觀,破除迷信,促進在廣大農村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鎮勞動人口是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的主要勞動者,也是城市污染物的生產者,其重點任務是提高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科學素質,提高城鎮居民的節能減排、環保意識。提高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和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提高就業能力;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是政策方針的決策者,是公共服務部門的從業者,我國正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設現代服務型政府,其重點任務是提高決策和管理能力。
按照《綱要》提出的重點針對人群的任務、目標和措施,我們可以認真開展以下具有特色的科普工作,逐步推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一、建設社區愛心課堂
該項目主要是針對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學素質設計的。在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了搞好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是今年必須抓好的三項工作之一。在《綱要》中提到要發揮社區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我區目前已經成立了社區愛心課堂,并且已經成功舉辦了兩期學員學習。社區愛心課堂以我區科協為依托,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推廣素質教育。社區愛心課堂由我區科協主辦,民間教育組織梁園教育承辦,全面免費為社區家庭經濟較困難的、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等青少年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這一點響應了《綱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的方針。社區愛心課堂將在每年的寒暑假,周末分期吸納報名參加并且符合條件的學生進來,由梁園教育負責愛心課堂的課程安排與授課。課程包括文化課培訓、科學常識、課外實踐、教育電影觀看、小模型制作、英語沙龍等,此外,社區愛心課堂還將為青少年提供學習咨詢和協助青少年做好學習規劃。彌補了學生在學校里所不能學習到的,同時為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交流場所。社區愛心課堂充分合理的利用了社會資源開展科學素質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未成年人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校外的一片藍天,在愛心課堂里可以輕松的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沒有過大的負擔,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交流合作以及認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搞好科普宣講團
成立一個科普宣講團,作為科普宣傳的基層志愿者隊伍,進行科普專題的研究、科普宣傳和推廣等工作,讓我區科協的科普工作更加有聲有色。科普宣講團由各行各業的精英組成。我區已經在去年順利成立了科普宣講團,該團的成員包括黨政機關的退休老干部(這些干部思想覺悟高,主要負責講解當前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以及像農民、城鎮人口宣傳科學思想,破除迷信思想)、省農科院的專家(這些專家長期從事農作物、家禽的種植培育研究,具有相當的經驗,主要負責向農民宣傳科學養殖方法)、教育界的學者專家(主要負責素質教育的推廣,學習心理的輔導等)、醫學界學者和有實際臨床經驗的醫生(主要負責講授健康生活以及一些常見疾病的防范與治療方法等)、心理專家和營養專家還有法律專家(主要負責宣傳科學生活,科學工作,培養群眾的法律意識等)。科普宣講團的宣講對象主要是農民、城鎮勞動人口以及領導干部和公務員。
科普宣講團的職能是在我區科協的指導下,以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為載體,研究科普工作如何服務于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組織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科普工作專題研究,形成專題演講稿等成果,面向機關、學校、街道、社區、農村的干部和群眾開展科普講座、咨詢等科普宣傳活動;協助黨政機關部門開展社會公益科普宣傳活動。科普宣講團的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在農村舉辦科普報告系列講座,講授科學養殖,培育農作物,破除迷信,相信科學等知識并接受咨詢;在街道、社區開展科普巡回講座,針對城鎮人口宣傳科學發展觀,節能減排,環保意識以及自身的就業技能素質等;在企事業單位開展專題講座,針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講解管理學、經濟學等有助于其提高管理和決策能力的知識。此外針對以上三類人群,科普宣講團還舉辦了營養與健康、幸福生活、給自己減壓、安全知識、法律知識等講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編輯發放科普讀物(月刊或季刊)
《綱要》明確指出了舉辦講座、報告會等科普活動,編輯出版相關的科普讀物的措施。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雜志報刊,但科普類的讀物相對較少,大部分人也不愿意花錢購買這類雜志,由科協主辦免費發放科普讀物將有益于大眾提高科學素質。該科普公益性讀物將是科協向群眾宣傳科學發展觀、科普知識等的橋梁平臺。我區科協已經成功創刊《慧源》雜志作為內部交流刊物,定期向群眾免費發放,今后還將把該雜志辦得更好,向更多的人發放。
四、組建科普藝術團
科普藝術團成立的背景是以科普教育為主題,以科普宣傳藝術隊伍為載體,突出特色,將“四進社區”的科普、文化兩項內容有機結合,不斷推動全區科學文化工作的健康發展。吸納有關單位、骨干積極分子參加,建設一支具有科普特色、藝術上精益求精的科普宣傳隊伍,為全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科普服務。努力提高全區公眾的科學素質。科普藝術團的主要職能是落實市、區科普教育文件精神,開展好科普教育進萬家活動;讓科普教育更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調動群眾學習的興趣;開展科普教育特色活動,將科普教育融入文化活動中,力求創新,寓教于樂,突顯特色。科普藝術團由一批文藝骨干志愿者組成。我區已于2007年9年率先在成都市成立科普藝術團,目前已在部分社區組織開展過科普藝術活動。
五、創作或播放科普電影
面向以上四類人群,針對性的選取不同科普題材的電影進行電影巡回展播。針對青少年,可以選取《發現》、《動物世界》、《科技小發明》等自然知識的短篇或者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播放;針對農民可以選取一些反對迷信,相信科學,還有一些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題材的電影播放;針對城鎮勞動人口可以播放一些反映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反映一些優秀人才奮斗史題材,反映社會和諧題材的電影播放;針對領導和公務員可以播放一些提高其決策管理能力以及一些反映社會現實問題題材的電影播放。
科普電影播放如果比較順利效果明顯,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的話,可以進一步申請一些經費,吸納一些對拍電影感興趣的文藝界人士加入到我們的科普志愿者隊伍中,進行科普電影的原創工作。
科普電影是以一種全新的,有特色的方式向全民傳播科學發展觀,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科普電影的展播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
今年是全國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讓我們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科普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認真扎實地搞好各項科普工作并力求創新,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