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改革對人力資本流動性和保障性研究
時間:2022-06-23 11:34:00
導語:戶籍改革對人力資本流動性和保障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對人力資本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戶籍改革必將成為影響人力資本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從存量性和結構性兩個維度探討成都戶籍制度改革對人力資本的影響。成都一元化戶籍制度擴大了流動性和保障性,提高了存量性人力資本和結構性人力資本。
關鍵詞:戶籍改革人力資本流動性保障性
一、文獻回顧
20世紀60、70年代興起的人力資本理論開辟了新的課題,在經濟學、管理學和教育學領域掀起了研究熱潮。在國外,西奧多•W•舒爾茨(T.W.Shults)首先提出人力資本理論,他采用收益率法測算了教育投資對美國1929-1957年間的經濟增長的貢獻,其比例高達33%。之后,貝克爾、丹尼森、盧卡斯、羅默爾、斯賓塞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進一步發展了人力資本理論。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以“知識經濟”為背景的“新經濟增長理論”采用了數學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資本為核心的經濟增長模型。
現有研究充分肯定了人力資本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對人力資本的影響因素探究較少,主要集中于培訓和教育對人力資本的影響。王彥軍(2007)認為人力資本投資存在“市場失靈”,政府可以通過公共政策建立促進人力資本投資的支持體系。宋雪飛(2001)闡述了企業人力資本的形成,認為培訓可以增加企業人力資本的存量。目前,基本沒有研究我國戶籍制度對人力資本的影響。本文以成都戶籍制度改革為例,探討戶籍制度在存量性和結構性兩個維度對人力資本的影響。
二、人力資本的兩個維度
舒爾茨在《人力資本投資》一書中從投資的范圍和內容將人力資本劃分為衛生保健、在職培訓、正式教育、成人教育和個人及家庭遷移五類。丁棟虹、劉志彪根據人力資本的邊際遞減規律將人力資本劃分為同質性人力資本和異質性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既包括存量性人力資本,也包括結構性人力資本。存量性人力資本是指主體在各種人力資本項目上量的總和,結構性人力資本是指主體各種人力資本項目的組合情況。根據舒爾茨的劃分,存量性人力資本是指主體在衛生保健、在職培訓、正式教育、成人教育和個人及家庭遷移五個方面的得分總和,結構性人力資本是指主體五個方面是否完整、是否協調。存量性人力資本和結構性人力資本共同決定了主體人力資本狀況。如果某主體的存量性人力資本很高,但結構性人力資本存在缺失,如沒有衛生保健,那么人力資本的可持續性較差。同樣,如果結構性人力資本很合理,但存量性人力資本較低,那么人力資本的現實價值也較低。
根據人力資本的存量性和結構性組合,可以將人分成四類:核心型、專業型、復合型和基層型。核心型人才具有高存量性人力資本和優良的結構性人力資本,他們往往是組織的高層領導。專業型人才在某些項目上的人力資本很高,但總體結構不合理,如果找到匹配的工作崗位,他們會發揮很高的價值。復合型人才的結構性人力資本優良,存量性人力資本不足。基層型人才不僅人力資本存量較低而且結構不良,競爭力很差。
三、成都戶籍改革對人力資本的影響
自2003年起,成都市先后進行了五次戶籍制度改革,致力于建立城鄉一元戶籍制度。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正式出臺《關于全域成都統一城鄉戶籍實現居民自由遷徙的意見》,進一步破除城鄉居民身份差異,推進戶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充分保障城鄉居民平等享受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成都戶籍改革將徹底扭轉了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對社會人力資本的發展也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1、流動性優化人力資本結構。在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下,農民基本依附于土地,農村富余勞動力很難實現遷移。成都戶籍制度改革徹底破除了人口自由流動的體制障礙,真正實現城鄉雙向遷移。一元戶籍制度帶來的流動性將極大地優化個人和社會的人力資本結構。就個人而言,更廣泛的就業市場能夠豐富勞動者的工作經歷,提供多元化的培訓,優化結構性人力資本。自由流動還可以確保勞動者尋找適合的工作崗位,充分發揮其人力資本。就社會而言,勞動力自由流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人力資本的合理配置和協調發展。首先,勞動力自由流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城市的第二、三產業發達,對基層型、專業型和復合型的人才需求量大,而這些人才在農村存在大量富余。自由流動推動勞動力市場上的供需逐步實現匹配,從而實現人力資本的合理配置。其次,勞動者將根據市場信號調整自己的結構性人力資本。充分競爭的市場上勞動者可以自由擇業,勞動者根據目標工作的勝任力要求,合理調整自己的結構性人力資本。例如,想從事食品加工的勞動者會主動提高自己在衛生保健方面的人力資本。
2、保障性促進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本投資是提高存量性人力資本和優化結構性人力資本的最重要途徑之一。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包括個人、企業和政府。首先,戶籍制度改革會增加個人在人力資本上的投資。每個人都面臨生命周期內的消費權衡問題。在二元體制下,幾乎所有農村人和部分城里人沒有社會保障,只能采取預防性消費,盡可能地儲蓄財富以預防疾病、養老等問題。在一元體制下,所有人享有平等的社會保障,對未來穩定的預期讓勞動者更加關注生活質量和個人發展,因此會增加現時消費,特別是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其次,戶籍制度改革會增加企業在人力資本上的投資。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員工將更注重個人發展和家庭幸福,從而對企業的依賴程度將弱化,人員流動將成為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企業只有以簽約培訓、增加員工發展空間和機會、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式,通過提高員工個人的人力資本來增加企業的價值。最后,戶籍制度改革會增加政府對人力資本的投資。政府用于社會保障的財政支出本身就是對人力資本的直接投資,如政府用于醫療保險的開支直接提高了國民的健康水平,用于教育的開支直接提高了教育水平。我國的社會保險是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的,政府用于社會保障的投資會產生明顯的放大作用,從而間接地增加人力資本投資。
在我國,戶籍制度是影響人力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成都市一元戶籍制度改革破除了根深蒂固的城鄉二元體制,有利于建立充分自由的勞動力市場和充分平等的綜合社會保障體制。一元戶籍制度改革不僅可以改善結構性人力資源,而且還會促進人力資本投資,對人力資源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單從人力資本發展角度而言,成都戶籍制度改革具有明顯的推廣意義。
- 上一篇:在城市環境整頓交通指揮部全體大會的講話
- 下一篇:透析敦煌紋飾的數字化表現與傳承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