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與美術創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5 08:46:00

導語:逆向思維與美術創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逆向思維與美術創作研究論文

摘要:現代信息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打開了人們觀察世界的窗戶,各民族創造的藝術經驗和理論精華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精神和物質源泉。在創作活動中,我們都可能有過思維凍結的時候,忽然發現腦子不管用了,甚至到了“才思枯竭”的境地。這是因為,當我們的大腦太專注于某一事物時,人的創造性思維反而會受到抑制。此時,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種能幫助擺脫這種迂回在無效的執著之中的方法,一種逆向思維方式,并回歸到充滿靈感的創作之中。關鍵詞:逆向思維;美術創作1.逆向思維的涵義及類型所謂逆向思維法,就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標,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中引導啟發思維的方法。[3]在面臨新事物、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進行分析、研究,以求解決問題。逆向思維方式一般分為四類:1.1結構逆向思維:從已有事物的逆向結構形式中去設想,以尋求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一般可以從事物的結構位置、結構材料以及結構類型進行逆向思維。1.2功能逆向思維:從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設想尋求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1.3狀態逆向思維:指人們根據事物某一狀態的逆向方面來認識事物,引發創造發明的思維方法。1.3因果逆向思維:從已有的事物的因果關系中,變因為果去發現新的現象和規律,尋找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如在電的發明史上,從奧斯特的電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電,它們之間就有著因果逆向思維的聯系。其他如愛迪生發現送話器聽筒音膜有規律的振動到發明留聲機,近代的無線電廣播的播放與接收,錄像機的發明與攝像機的發明,這些都屬于因果逆向思維的成果。[3]可見,因果逆向思維也是進行發明的有效方法。2.逆向思維對美術創作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左思右想”,說話時“旁敲側擊”,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形式之一。在美術創作思維中,如果只是順著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覺而始終不能進入最好的創作狀態,這時可以讓思維向左右發散,或作逆向推理,便可能得到意外的收獲,從而促成美術創作思維的完善和創作的成功。[3]在一定的情況下,逆向思維能夠起到拓寬和啟發創作思路的重要作用。逆向思維是超越常規的思維方式之一。當你陷入思維的死角不能自拔時,不妨嘗試一下逆向思維法,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反其道而行之,便可開辟新的藝術境界。古希臘神殿中有一個可以同時向兩面觀看的兩面神。無獨有偶,我們中國的羅漢堂里也有半個臉笑、半個臉哭的濟公和尚。人們從這種形象中引申出“兩面神思維”方法。依照辯證統一的規律,我們進行美術創作思維時,可以在常規思路的基礎上作一逆向型的思維,將兩種相反的事物結合起來,從中找出規律。也可以按照對立統一的原理,置換主客觀條件,使美術創作思維達到特殊的效果。如埃夏爾的作品《鳥變魚》,這個作品打破了思維定勢,將天上飛的小鳥經過漸變的處理手法逐漸演變為河水,而白色的天空逐漸過渡為水里的游魚,鳥和魚是圖地反轉的關系,畫面自然和諧,耐人尋味。[4]因此,一切藝術活動都具有“想象創造”的特點,在美術創作中,要使思維擴散,激發起創作激情。如何產生靈感并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關鍵在于從原有的創作思路中提煉精華,開拓新的思路。3.逆向思維在美術創作中的運用美術創作的目的是確定對象的形式和性質,利用各種手段,創作出符合人的審美目標,并能展示時代特征的產品。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可謂日新月異,但是有很多習慣卻留在潛意識里。美術創作者應該勇于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常規的觀察角度,擺脫習慣的定勢,避免被束進框子;[2]要在相對固化的傳統的思維模式之外,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則必須打破固定模式,尋找新的突破點,發現新的聯系。[1][2][][]我們認為,要創建新圖式、新面貌,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模式。思維方式的改變會產生飛躍性的變化,它可能使你從習慣的思路和無激情的操作中解脫出來,出現新的亮點,啟動你的創造力。如何把逆向思維運用在的藝術創新上,以中國畫為例,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石濤的觀點指的是不同朝代之創作各不相同,而非指那一時代的作品必須符合統一模式標準。又曰:“夫畫者,從于心者也”;“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5]說具體點,就是手隨心動而非受時代左右。中國畫走向現代需要具備三方面的膽識,一是繼承傳統,二是師法自然,三是借鑒創新。山水畫大師黃賓虹,所處正是中西藝術對立、西風東漸的時代,從“五四”前后發端的“美術革命”,到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美術主流,至50年代西洋畫壓倒中國畫,山水畫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黃賓虹從未動搖,一直深入研究歷代山水畫的傳統技法并尋求突破。1950年,先生在浙江省人代會上說:“中國千百年來之繪畫,雖未盡善盡美,取長補短,可于后來創造突出前人,非可放棄原有而另尋蹊徑。”可見,黃賓虹不但不隨時代,而且超越時代。黃賓虹的超越時代表現在他實現了古典繪畫向現代繪畫的轉型,成為中國畫走向現代的帶路人。觀賞黃賓虹的作品,可以領略到我國河山的自然美,又可以發現大師吸收油畫、水彩的某些技法,熔傳統于一爐,其獨到的風格與某些照搬西畫技法的中國畫家大不相同,可見黃賓虹更是一位不隨時代的創作大師。4.在創作中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想象和聯想思維在美術創作思維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決定藝術創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之一。在美術創作思維的領域中,藝術的創作總是強調標新立異、不落于俗套、不斷創新的。想象和聯想思維,是藝術家們在美術創作中一個非常獨特的思維方法。當藝術家在創作中看到、聽到、接觸到某個事物的時候,盡可能地讓自己的思緒向外拓展,讓思維超越常規,找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賦予其最新的性質和內涵,從而使作品從外在形式到內在意境都表現出作者獨特的藝術見地。藝術家的想象力除了天賦之外,后天的訓練也是舉足輕重的。因此,要讓藝術家積極地開動腦筋,針對藝術創作中的主題、類型、手法、思想內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現等方面,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藝術創作的想象能力,不拘束于個別的經驗和現實的時空,而讓自己的思維遨游于無限的未知世界之中。[3]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與科學一樣,沒有想象力的藝術創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藝術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的。參考文獻:[1]李來源.論逆向思維在創意設計中的巧妙運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95-136.[2]林木.美術創作思維訓練—側向與逆向思維訓練[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75-200.[3]熊熊.側向與逆向思維訓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3-98.[4]陸立平.談美術創作中的創意想象[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33-84.[5]方聞.美術創作思維[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25-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