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13 05:56:00
導語:流行歌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語言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歌詞作為一種音樂文學,同樣是以語言為物質材料顯現在人們眼前的。但歌詞與一般的文學作品又有區別,有它自己的獨特性。由于它的受眾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眾,它就不能艱深晦澀,必須得明白易曉、通俗易懂。但歌詞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沒有余味與“回味再三”的韻致的話,便只能流行一時一地,而不能成為廣為傳唱的經典。況且,大眾的審美需要是多樣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陽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視。正如喬羽先生指出:“音樂這種訴諸聽覺的時間藝術嚴格地制約著它的歌詞,使歌詞這種文學體裁區別于任何其他文學體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聽,不是讀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須寓深刻于淺顯,寓隱約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喬先生的五個“寓于”,實則是對音樂文學之語言提出了一項要求,即質文相諧。一方面,它追求口語化與自然化的質樸之實;另一方面,在通俗易懂的基礎上,它還追求華麗精巧、優美生動的文飾之美。
歌詞,做到質樸之實,容易被大家接受,便流傳得廣;又能兼顧文飾之美,便如一壇陳年老酒,經得起品,便能流傳得久。綜觀當代歌壇,真正被人們記住的經典之歌,無一不是質文相諧的典范,如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往事如風,癡心只是難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燭光投影,映不出你顏容/仍只見你獨自照片中/夜風已冷,回想前程如夢/心似云動,怎堪相識不相逢/難舍心痛,難舍情已如風/難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蹤/我早已為你種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從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謝人已憔悴/千盟萬誓已隨花逝湮滅//夜風已冷,回想前程如夢/心似云動,怎堪相識不相逢/難舍心痛,難舍情已如風/難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蹤/我早已為你種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從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謝人已憔悴/千盟萬誓已隨花逝湮滅。”平白如話的語言,讓人一聽就能明白歌詞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歌詞中用“風”、“酒”、“燭光”、“玫瑰”、“云”等詞語加以修飾,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夸張手法,反復吟唱,達到了一種情深意切的感人效果。
質文相諧的歌曲還有許多,如陳紅曾唱響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人聽人愛,除了其題材上抓住“老年問題”、主題上呼吁“親情回歸”外,也是由于口語藝術化的結果。比如開頭一節:“找點空閑/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愿/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日在聊家常,詞中之語與日常口語無異,但仔細琢磨,其實它們是進行了不露痕跡的修飾,這只要略看“找點”與“帶上”、“領著”與“陪同”兩對句子就不難發現。
三、意象美
意象是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是詩歌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詞的魔方,可以旋轉出不同的審美天地。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詞作者手里,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與主觀色彩入詞,給歌曲帶來不同的境界與氛圍。
“歌詞首先是一種藝術形式,是與小說、散文、詩歌等一樣,有獨特的敘述方式,獨特的審美角度,獨特的結構形式的藝術表達形式,歌詞的文學性語言必須能概括地表達歌曲的意境和氛圍,”這一點受到了古典詩詞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如“月亮”早古典詩詞中多是以思鄉、思家的意象出現的。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人面對寂靜的夜月,思鄉、憶弟之情油然而生。現代流行歌曲有的也沿襲了這一意象的思鄉情懷,如《月之故鄉》(彭邦禎詞,延生、劉莊曲)“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到了《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中“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樣……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遠停在我的心上。”月亮純凈而美麗,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新柔美、深情款款。這時“月亮”的內涵發生了變化,早已成為美麗心上人的代名詞了。
再如“龍”歷來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許多人都以龍的子孫而自豪。一曲《龍的傳人》(侯建德詞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然而在《龍的命運》(陳小奇詞,畢曉世曲)中,作者利用最新的考個資料對歷史文化進行了翻新的審查與反思,并且用充滿隱患意識的內核與風趣幽默的語言做外殼,對“龍”這一意象做出了新的詮釋:“龍”同時也是阿Q精神的沉淀。所以“從此后不再崇拜龍的偉大,從此后不再迷信龍的威力,從此后我們懂得龍的命運,不在天不在地就在我們手里。”
四、音樂美
無論詩詞,都追求“誦之行云流水,聽之金聲玉振”的音樂美。詩的“音樂性”是為了增強自身的可誦性,甚至也可以置之不理(如現代詩);而詞的“音樂性”,是為了適于入樂,便于傳唱。所以,詞作家金波在《詞刊》1990年第一期撰文強調要“唱著寫”:“歌詞作者要有獨特的寫作方式,這就是從創作一首歌詞開始,就習慣于在內心深處默默地歌唱著去構思、去提煉,以至于字斟句酌地去推敲語言。”
歌詞的音樂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鮮明的節奏
節奏是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歌詞的節奏是通過歌詞語言的句式結構來呈現的,這種節奏的句式結構往往是兩句一組,回旋反復,形成歌詞的音樂性。
如《月朦朧,鳥朦朧》(瓊瑤詞):“月朦朧/鳥朦朧/螢火照夜夜空/山朦朧/鳥朦朧/秋蟲在呢噥//花朦朧/夜朦朧/晚風叩簾攏/燈朦朧/人朦朧/但愿同入夢。”這首歌詞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節奏十分鮮明。第一句以xxx形式的節拍反復兩次,第二句以xxxxx形式的五字句的節拍,與第一句共同組成統一的句式結構。這個句式結構,又在第二、三、四句結構中循環出現,使歌詞的音樂性非常強烈。這種音樂性給人的感覺是平和的、柔美的,恰當地表達了思念、祝愿的主題。
(二)和諧的韻律
魯迅先生說:“新詩先要有節調,押大致相近的韻,給大家容易記,又順口,唱得出來。”這里所說的“押大致相近的韻”是指同一個韻腳雜歌詞中有規律的反復出現。這樣做,可以使歌詞更加和諧,更加流暢,從而增添歌詞的音樂性。
如《命運不是轆轤》(張藜詞):“白涯涯的黃沙崗/挺起棵鉆天楊/隔著籬笆有一座海青房/沒有的總想有/得到的還盼望/盼來盼去誰愿盼個透心涼/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運不是那轆轤/把那井繩纏在自己身上//黑油油的鐵脊梁/汗珠子滾太陽/風吹籬笆雨洗窗/淚花泡月亮/人心可難測量/啥事都能碰上/挑水的媳婦誰愿挑著黃水湯/女人不是泥呀/男人不是筐/命運不是那轆轤/要掙斷那井繩/牛鈴搖春光。”這首歌詞中的“崗”、“楊”、“房”、“望”、“涼”、“缸”、“上”和“梁”、“陽”、“亮”、“量”、“上”、“湯”、“筐”、“光”,都是同一個“江陽韻”,所以讀起來和聽起來都很和諧好聽,音樂性特強,這也是押韻在歌詞中的重要作用。
五、意境美
意境是中國古典文論的獨特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意境有時也稱為境界,出于佛經,佛家常把希望達到的某種悟道的理想境界地稱為“境”或是“境界”,看成一種心靈派生的虛幻的東西。唐代以后進入文藝理論領域。王國維曾對“意境”做出這樣的明確界定:“何以謂之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故能寫出真景物、真情感者,謂之有境界。”由此可見,意境是詩人主觀的情志意向與客觀景物的有機融合。意境不久是意象的綜合結晶,還是意象的拓展、重建與升華,既有鮮明立體的時空感,形成一幅完美的形象畫面,給予人感觀上的美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豐富的情思寓意,能激發讀者無窮的想象與思索,產生感情的共鳴。
對一首歌詞來說作者營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鮮獨特,也決定了一首歌詞的成敗。可以這樣說有獨特完美審美意境的歌詞,一定是一首好詞。
如李海鷹創作的《彎彎的月亮》“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有一條彎彎的小船/彎彎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嬌……”展現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幅南國水鄉風情畫,對那一種有距離的愛情的重溫和懷想,言詞簡潔、真摯,沒有審美高深詞匯卻讓人感到一種人性的溫馨。
感人至深,甚至讓人流淚的佳作《一個真實的故事》,用非常短的篇幅,敘述了一個慘烈的人與生命的故事。“(旁白)有一個女孩她從小就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以后,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劃進了沼澤地里,就再也沒有上來。(歌詞)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嗚嗚嗚嗚嗚/喔噢噢噢噢/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這首歌詞立意深刻,催人淚下之余讓人警醒,讓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輝與亮麗。
同樣感人至深的凄美之作《丁香花》“你說你最愛丁香花/因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憂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兒枯萎的時候/當畫面定格的時候/多么嬌嫩的花/卻躲不過風吹雨打/飄啊搖啊的一生/多少美麗編織的夢啊/就這樣匆匆你走/,留給我一生牽掛。”第1段的立意,寫花也是在寫人,借花懷人,寫出丁香花一樣的姑娘憂郁,凄美而短暫的一生。第二段卻是感人肺腑的傾訴“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滿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那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院子里栽滿丁香花/開滿紫色美麗的鮮花/我在這里陪著她/一生一世保護她。”人已去,情未了,此情此景初聽便給人以淡淡的哀愁,令人響起那美麗、善良,熱愛生活的女孩在離開人世是多么的不舍,而她的不幸又勾起了多少多情之人的感傷?
六、情趣美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首歌詞,其長短也不過百字左右,承載量非常有限。如此小的一個藝術載體,在表現重大題材或主題的時候,當然是點到即止的好。但恰恰是這一特點,要求歌詞通過選擇最平常的意象作為表達的動情點,而體現出不一般的情趣之美。比如喬羽的《思念》:“你從哪里來/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飛進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幾日停留/我們已經分別得太久,太久”作者以“蝴蝶”這一人們再熟悉不過的藝術形象來表現人們睽隔之態和聚少離多之情:“為何一去便無消息/只把思念積壓在我心頭”,“難道又要匆匆離去/又把聚會當作一次分手”讀起來十分明朗、直白,但寫得非常有感情。喬羽憑借平常的歌詞意象“蝴蝶”生發情感,從中提煉一種清奇之趣。“神出古并,澹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作者筆下的“蝴蝶”是內心深處非常深沉的一種感覺,卻用平常的意象流淌出來,給人以清奇的感覺和情趣,既以對昔日友人(或戀人、親人)的思念,又像歷經歲月滄桑后對久別的人的傾訴,表現出的淡淡的失意和淡淡的迷惘,讀后這種情緒仍久久縈懷,揮之不去。
再比如周杰倫的《七里香》:“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桿上多嘴/你說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覺/手中的鉛筆/在紙上來來回回/我用幾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誰/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初戀的香味就這樣被我們尋回/那溫暖的陽光/像剛摘的新鮮草莓/你說你舍不得吃掉這一種感覺……”
七、理趣美
說理原非詩歌所長,過去更是歌詞之忌。歌詞本應以抒情為主,說理容易流于概念化。嚴羽說過:“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歷來說理之作,極少佳篇。故除了政治宣傳的歌詞外,極少出現。
然而,當代歌詞又允許說理,需要說理。這是因為,第一,理與情不可分割,正如思想與情感密切關聯。情,無理則荒誕,無理則淺薄,無理則陳舊。一味抒情,若無理的底蘊,勢必流于俗套,缺乏令人回味的余韻。停留于一般化生活瑣事的陳述,十分淺薄。而喬羽在《杜十娘》中寫:“一支琵琶一葉舟/琵琶在手歌在喉/往時只覺天地小/今日才見大江流/錦銹衣裳金玉樓/最繁華時最憂愁/如今一旦全拋卻/與君且作少年游/長攜手/天地久/到白頭/問君家鄉路幾許/岸上燈火是瓜洲。”不但寫出了杜十娘的真實感受,還講述了辯證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態度,發人深思。第二,當代聽眾的審美需求大大提高,不僅需要以歌傳情、借歌抒情,還需要從中獲取真理的教誨、哲理的啟示、生活的信息。美國當代大詩人艾略特說:“最真的哲學是最偉大的詩人之最好的素材,詩人最后的地位必須由他詩中所必須的哲學以及表現的程度如何來評定。”話雖有些偏激,但表現現代藝術的一種發展趨勢,卻值得重視。再者,當代藝術正日益趨向互相融合、彼此滲透,歌詞常同其他藝術結合,如影視歌詞、專題歌詞、晚會歌詞等,這類作品需要說理的因素明顯增加。由此可見,歌詞說理是時展的趨勢,是民眾期待視野擴大的反映,也是當代歌詞義不容辭的歷史職責。
歌詞不宜說理,又需要說理,怎樣解決這一矛盾呢?關鍵在于“理趣”二字。沈德潛說:“詩貴有理趣。”(清·沈德潛《說詩碎語》)所謂“理趣”,是指說理要有情趣、有風趣,必須講究技巧,避免干巴、教條、枯燥的說理。胡應麟說:“詩不廢理,理不礙詩,但不能下理語,為理縛,成理障。”(明·胡應麟《詩藪》)潘德輿說:“理語不必入詩中,詩境不可出理外。”讓人在審美欣賞中,在興味盎然中,不知不覺地感情理的啟示。“理趣”的構成,一方面取決于說理的內容要新穎,另一方面說理方式要巧妙。
例如張藜的《苦籬笆》:“竹籬笆,孤苦的竹籬笆,/你有口也說不出那句心里話/自己捆住自己/死守著那個家/立在世上竟不知活著為了啥/聽任那冷風吹/強忍那暴雨打/一年四季,五冬六夏/望不盡的井臺路/搖不完的轆轤把……”這首詞句句寫籬笆,又字字切合舊時中國農村婦女的遭遇,比喻象征均有,既通俗易解,又耐人尋味。
又如歌德有一首名詩《漫游者的夜歌》曾深受作曲家青睞,舒伯特、李斯特等二百多位作曲家為其譜曲,成為歐洲歌詞史上之奇跡:“群峰/一片沉寂/樹梢/微風斂跡//林中/棲鳥緘然/稍待/你也安息。”此詩寫于1780年秋夜,是詩人去世前一年的絕唱。詩人佇立峰頂,俯視群峰叢林寂靜夜色,流露出一種生命難久、人生短暫的感慨,也揭示出新陳代謝的必然規律。雖只短短八句,卻融情理景為一體,既有意境美,又富理趣美。
八、結語
當然,流行歌曲歌詞的文學之美不只以上六個方面,另外,還有結構美、情志美、意蘊美、風格美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闡述。而對于所談的六個方面,它們并非互不相干的孤島,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對流行歌曲歌詞的研究,還有大片的空白等待我們去填補、去總結。
參考文獻:
[1]馬樹春.中國流行歌曲文學研究論.學術論壇.2004(2).
[2]喬羽.中國詞海論叢·序言.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3]王先霈.流行歌曲歌詞的文學性.文學教育.2008(3).
摘要:作為一種音樂文學作品,流行歌曲歌詞既有“譜曲可唱”的音樂性,又有“離譜能賞”的文學性,形成了“別是一家”的審美特征,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對其進行文學研究。其文學之美主要體現在語言美、意象美、音樂美、意境美、情趣美、理趣美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流行歌詞文學美意義
- 上一篇:音樂教育課程改革論文
- 下一篇:土地儲備制度發展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