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音樂劇發展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3 09:01:00
導語:戲曲音樂劇發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戲曲音樂劇從題材到藝術手段,可以廣納博收,向舞劇、歌劇、話劇、雜技、歌舞以及影視劇等吸取營養。喜劇的、悲劇的,從古到今,從本土到世界,紀實的、科幻的、童話的、嚴肅的、荒誕的,可以無所不包。
戲曲音樂劇的音樂、演唱風格應該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各個戲曲劇種的特點,逐漸淡化原地方戲曲劇種的音樂唱腔特色,廣泛吸收各種唱法,民族的、美聲的、通俗的,兼容并蓄。這樣,就可以不局限于原有的本劇種演員,而向社會廣泛招聘。這也有利于全國范圍的演員交流。
戲曲音樂劇的舞蹈應該非常豐富。古典舞、民族舞、現代舞,甚至芭蕾舞、爵士舞、踢踏舞等都可以為我所用。這樣,有利于我們的劇目和演員走向世界。
中國的戲曲音樂劇,應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揚棄已經沒有生命力的藝術糟粕;淡化農耕文化,觀照現代都市文化,有現代氣魄,輝煌壯觀,又有通俗流行的風格,它不是向傳統藝術的倒退,而是傳統藝術在新時代里的發展。
中國戲曲音樂劇的生產和營銷應該向歐美音樂劇學習,依托市場,最終形成有一定規模的文化產業。還可以參照百老匯的經驗,采取制作人制,由他們運作資金、征集劇本、招聘演員,從策劃、編劇、作曲、演員、導演、舞美、燈光、服裝,到定劇場、廣告宣傳、推銷票務等,都由制作人和他的工作班子完成。
如今,我們的戲曲現代戲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國特色的戲曲音樂劇恰恰生逢其時。借鑒戲曲藝術的豐富營養,依托戲曲在民眾中的深遠影響,戲曲音樂劇必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生存空間。而戲曲音樂劇的繁榮,也會促成戲曲藝術院校人才培養方向的轉變,培養出眾多能唱、能跳、能表演的通用型人才,進而形成全國流通、甚至是世界流通的音樂劇人才大市場。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會變“因人設戲”為“因戲選人”,面對眾多通用型演員,選擇天地會大許多。有人會說:那樣,我們各戲曲劇種的地方風格不就減弱甚至消失了嗎?其實,恰恰相反,因為越是有地域特色,就越是有個性,也越具有藝術價值。所以,從編劇、作曲,到策劃,都會千方百計保留特色,甚至發掘特色,不過,這種特色會融著現代的藝術風格出現,那才是民族風格的與時俱進。
中國人習慣欣賞戲曲,對于綜合舞臺藝術來說,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假以時日,中國的戲曲音樂劇一定會風行全國,沖出國門,甚至與美國和歐洲比肩,成為世界音樂劇藝術的第三極。從世界戲劇的發展來看,那將是非常美好的前景。
- 上一篇: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研討論文
- 下一篇:音樂欣賞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