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發音訓練思考

時間:2022-02-17 02:15:00

導語:聲樂教學中發音訓練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教學中發音訓練思考

聲樂藝術是音樂藝術范疇中唯一直接運用語言與音樂相結合的一種獨特產物。因此,語言是歌唱的基礎,在歌唱中有著重要地位。在歌唱中,語音純正、吐字清晰、聲音明亮、圓潤一直都是對歌唱者的高度評價,也是聲樂學習者所向往和日益追求并力求達到的理想歌唱狀態。然而,我們當地的學生在咬字、吐字上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一現象,結合教學實踐,淺談怎樣進行咬字、吐字的訓練。

第一,讓學生明確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在歌唱中,吐字不清,音必然不好聽,這不僅在于歌唱中歌詞的意義使人難以分辨,更重要的是在于如果出現字誤、語病,這樣“不正”的歌唱之聲必定會頻頻刺耳。歌唱藝術,事實上是給人在聽覺上創造美感的藝術,而這種美感離不開優美的旋律,更離不開歌唱語言的清晰。這樣,人們才會感到悅耳動聽,才能喚起人們思想情感的和諧與共鳴,從而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可見,準確清晰的咬字吐字在歌唱中占有重要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我們知道,正確的歌唱自然伴隨著正確的讀字,即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地讀字對于美好的聲音是一種幫助,因為正確的讀字本身就是在進行一種聲音的練習。它對于幫助和完善歌唱的共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尼·雨果曾認為:“聲音練習的過程中歌唱者的讀字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包括一種通過語言形式來發聲的技巧,這也是歌唱任何一種語言的先決條件。”讀字是表情達意的基礎,字音準確、清晰、自然是歌唱的必備條件,沒有這種基礎條件,表情達意只會說空話。要表達一首蘊含著深刻思想感情的歌曲,而又沒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時,那么這種思想感情將會毫無表現力,不能打動人心。因此,有字才有聲,有聲才有情,要“字清情深”才能做到“聲情并茂”,才能把歌曲的思想感情充分地通過音樂形象完美地傳達給聽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一定要改變原來的語言習慣,嚴格要求用普通話進行演唱。

第二,學生在歌唱中常見的咬字、吐字問題。由于貴州是個多民族省份,各民族之間的語言不通,甚至同一個民族、不同區域的語言發音也不一樣,因此有很多的語言習慣導致學生在歌唱中發音非常不準確,以下是我這幾年的教學生涯常發現的問題:①邊音和鼻音區分不清。他們在歌唱中遇到發n和l做聲母的音時,總會讀不清楚。如歌曲《我愛你,中國》中的“百靈鳥在藍天飛過”中的“鳥(niao)”,總是讀成“liao(了)”,把“我愛你中國”中的“你(ni)”讀成“李(li)”。②前后鼻音區分不清。貴州人說話幾乎沒有后鼻音,歌者在唱歌的時候常常會用in、en代替ing、eng。比如:“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中的“能(neng)”,許多歌唱者會將之讀成“nen”。上例中的“百靈鳥在藍天飛過”中的“靈(ling)”發成“林(lin)”。③平舌和卷舌之分非常模糊。平舌z、c、s與zh、ch、sh的發音常常混為一氣,遇到以卷舌zh、ch、sh或平舌z、c、s作聲母的字時,總會一概而論,讀成平舌音。比如歌曲《海上女民兵》中的“上起刺刀,撒開漁網。”和“漁歌伴著海鷗展翅飛翔”。上一句中有平舌“刺(ci)”和“撒(sa)”,下一句中有卷舌“著(zhe)”和“翅(chi)”,在這樣的情況下平、卷舌總會混在一起,都讀成平舌音。④撮口與不撮口也不分,我們當地的學生(尤其是大山片區的)發音沒有撮口音,經常把“月亮yueliang”說成“葉亮(yeliang)”,還有說成“一亮(yiliang)”的,把“過河(guohe)”說成“個河(gehe)”。

除以上問題外,在教學中我還發現,很多學生在歌唱時,他知道該字的發音,但由于歌唱時歸韻不到位,導致歸錯音。比如“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國(guo)”,我們都知道它的發音,但在歌唱時,一不小心只注意到了打開口腔,卻忽略了歸韻問題,結果把“o”歸到了“a”上,最終聽眾所聽到的就是“我和我的祖國(gua)”等等。

第三,讓學生掌握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規律。不論是講還是唱,我們都是用來傳達思想感情的,必須字正、清晰,一聽就懂。但是,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生活中說話時是不一樣的。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比生活語言夸張、講究,要服從歌唱共鳴及聲音傳播的要求,又要清楚、自然,不能做作,還要符合歌唱發聲的規律。因此,掌握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規律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現行的拼音字母來注寫,bpmfdtnl等是子音,aoeiuü是母音,我國文字是單音節的,一個字只有一個音,在生活語言中,字音只能是母音或子音與母音搭配。然而在歌唱中,我國傳統聲樂根據語言的機構規律,將字分為字頭,字腹,字尾。把字頭的發音稱著“發聲”,字腹的延長稱著“引腹”,字尾的結束稱為“收聲”。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即是“出聲”-“引腹”-“收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歌唱者必須做到以下三要素:咬清字頭,吐正字腹,規準字尾。

第四,歌唱中咬字吐字練習。

1.同音反復發聲練習

(1)55555-33333-11111-

aeiouaeiouaeiou

(2)55555-33333-11111-

Lalelilolulalelilolulalelilolu

五個母音的同音反復練習必須保持正確的口形,用上呼吸的支撐,在a母音的帶動下唱其余四個母音。每個母音之間應非常連貫、平穩。母音與子音的發聲練習必須在保持正確的口形下,舌尖和舌面都要非常靈活地抬起放下,大牙關非常靈活地上下運動,但決不能咬緊,非常連貫地唱出每一個字,每一個音。

2.音程、音階發聲練習

(1)13531-

memame

(2)135313531-

Lalelalela

這樣的練習和同音反復練習的要求一樣,要注意到是發聲時子音要很快地連到母音,所有音符上的音都是母音的發音,m很快連到e發音上,l很快連到a發音上。e和a是韻母所有音符上的音都要唱韻母。

以上兩種練習有助于我們在歌唱中把握正確的咬字吐字的口形及口腔位置。

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演唱中國歌曲,還要唱部分外國歌曲。然而,外國作品的咬字吐字更為復雜、講究。總之,歌唱時要根據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及歌曲情感的需要,完整地表現出每個字來,要自然、果斷地發出每一個母音,還要準確地做好歸韻,才稱得上真正完成了歌唱的咬字吐字。一般來說唱輕快的歌曲,咬字吐字應特別輕快、敏捷、靈活;唱雄壯的進行曲,咬字應結實有力;唱抒情曲調咬字應優美柔和;唱慢速度的歌曲,咬字吐字應圓滑、相連,從而達以情帶字、字里傳情的演唱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