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欣賞方法思考
時間:2022-07-27 11:26:00
導語:中學美術欣賞方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欣賞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時,在教師的引導和協助下,通過對美術家生平、社會背景的了解,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進一步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感悟美術作品內在的精神內涵,達到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藝術情操,擴大知識視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因此,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解析作品,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欣賞。大多數學生對美術欣賞課沒有持久的興趣,細究學生不感興趣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理論型"與"故事型"
"理論型"教學,主要是采用了"專業思維"模式,僵化的分析限制了學生通過其他途徑來欣賞作品。如講解一幅美術作品,教師對著一群沒有受過長期美術專業學習的學生,細致分析構圖法則"三角形"、"s形",認真交接"環境色、光源色",甚至"色層厚薄,肌理豐富"。這樣即使教師闡述的準確合理,學生也只會茫然不知所云,美術在學生眼里變得技巧深奧,深不可測,嚴重挫傷學生的濃厚興趣,影響教學效果。
相反,"故事型"教學主要是錯誤低估了初中學生接受能力,作品分析流于表象,無助于形成學生尖銳洞察力和犀利分析力。教師采用藝術家是生平、軼聞秘事來吸引學生,分析作品簡單概括,一帶而過。這種重點不明,只圖熱鬧的教學只能讓學生走進作品,但不能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統一答案"與"知識盲區"
如果教師在分析作品中一味堅持教材或個人觀點。那么,通過長期的暗示、誘導,學生就會拋棄自己的認識,影響了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與發揮。美術欣賞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在欣賞的過程中必須有不同的評論,任何一件美術作品不同的人看,就有不同的評價;即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以不同的形式進行觀賞,也會有不同的評價。因此這種"統一答案"教學方法在美術欣賞課中應該堅決摒棄。
三、多媒體教學誤區
多媒體工具走進教室,銀幕上的展示內容又蹦又跳,又會唱又會響。課堂氣氛出現了新的面貌,許多教師以為找到了欣賞課的靈丹妙藥。但在華麗的銀幕背后,許多教師忽略了一個重要現象--一成不變的課件并不能適應不同班級、不同對象的學生,每個學生特點、每班教學情景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如果忽視這些具體情況,教學活動其實也就成力量多媒體的存在而設計,從而偏離了教學目的。
為了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和不足,只有堅持因生施教、因材施教,才能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那么作為美術教師應該怎樣才能上好美術欣賞課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融合貫通法
我們通過尋找與美術作品有關聯的食物或知識,來引導學生多美術作品的理解,以達到欣賞的目的。例:在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教學難點就是如何讓學生區領略畫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時期山水畫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對于自我意識和現代意識強烈的學生來說,它們之間出現了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為此,可以在教學設計一座"虹橋",即從體會古詩的意境入手區體會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意境。因為中國古代的山水畫與古詩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即"詩中有畫,話中有詩"。通過詩與畫之間的對比與聯系,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能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比較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果有了精彩的引入,那么設計的教學也就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在欣賞中國民間美術作品時,要讓生活在現代電視、電腦游戲的學生去關注并認同民間美術,應采用現代中學生較為熟悉的事物為切入點,才容易被接受。如可以先讓同學們欣賞一首英文歌曲和一首中國民歌,并讓他們對兩首歌曲的風格進行比較,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喜愛流行的英文歌曲,并以為中國民歌"太土氣",以至于不愿接受,甚至產生排斥的心理。這樣就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們思考,我們今天要欣賞的中國民間美術是否也遭到同樣的厄運?為什么一些原本有著優秀傳統和濃郁特色的民族、民間藝術逐漸被所謂的現代人淡忘?為什么它們經過漫長的歷史長河的沖洗,卻依然能完好的保存下來呢?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思考,從而創設一種漸入式的心理引導,以消除他們的排斥情緒,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的教學活動鋪平道路。
三、談話法
談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最簡單、最質樸的交流方式。利用談話法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教師的談話中受到啟發和感染,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言為心聲,慢慢引導,細細解釋,交流溝通,效果頗佳。
四、想象法
想象在美術課中用得教多,往往能啟迪學生的形象思維。利用想象,可以使抽象變具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欣賞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聯系文學(作文)、歷史等知識來觸類旁通,通俗易懂,深受學生的喜愛。
五、示范法
示范是對人的視覺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動的刺激,教師可以采用臨摹教學步驟法,引導學生的注意力,以示范模寫作品程序和表現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藝術家的創造思路,從而貼近與美術作品的距離。身同感受的模擬情境,學生身臨其境般地體驗一定難忘。
六、感悟法
感悟就是讓時光倒流,追悟藝術家所處的歷史時代,感受藝術家創作的歷史背景,用自我之心融入藝術家之心,從而體悟藝術作品美的魅力和生命力。
除此之外,美術欣賞還應該充分利用宣傳專門舉辦專題欣賞講座,組織書畫比賽,觀看美術展覽等方法和途徑,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的、全面的、有序的教育和引導,使美播種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間,讓美在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綻放出奇彩多姿的花朵。
- 上一篇:城區建房治理工作措施(3)
- 下一篇:中職學校合理布局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