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服飾風格因素論文
時間:2022-06-10 05:42:00
導語:崇尚服飾風格因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服裝流行的個體因素;服裝流行的社會因素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它的變化以非文本的形式記錄著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的歷史變遷、服裝流行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人是生活在各種社會情境中的個體、服飾文化的流行與兩種心理狀態有著緊密關系、流行在這后一種心理傾向較強的人的參與下被普及和一般化、服裝流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政治與經濟因素的影響、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女性步入社會、社會上某些事件,也可以成為服裝流行的契機、流行的產生與發展受經濟的制約與影響、科技與文化因素的影響、科技的發展使流行的范圍更廣,周期更短、任何一種流行現象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發展的、藝術思潮因素影響等,具體請詳見。
服裝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的變化以非文本的形式記錄著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的歷史變遷。流行性是服裝固有的社會屬性特征之一,所謂服裝的流行,是指服裝的款式、結構、圖案、面料、色彩及風格在一個時期內的迅速傳播和盛行。服裝流行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人們在某一時期崇尚某一種服飾風格,既是個人心理問題,也與社會整體觀念密切相關。
一、服裝流行的個體因素
人是生活在各種社會情境中的個體,其中的自我形體展示、自我精神展示、自我行為展示都離不開社會情境,而服裝即是其最直觀的反映。
服飾文化的流行與兩種心理狀態有著緊密關系,一種是想與眾不同,希望突出自己不滿足現狀,喜新厭舊,不斷追求新奇和變化的心理;一種是抗拒出眾,不大愿意隨便改變自己,希望把自己埋沒于大眾之中,墨守常規的從眾心理。這兩種心理傾向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共同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求變心里強的人往往對新的流行觸覺很敏感,他們是新流行的創造者、先覺者、先驅模仿者,屬于典型先鋒型消費者。隨著這類人的增加,流行被擴大化,逐漸在社會上形成新的潮流,這對當時的社會成員產生一種不模仿就意味著保守和落后的心理強制作用,使流行最大限度的擴散,那些一開始還接受不了新流行的人這時也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被動地開始參與流行。而流行在這后一種心理傾向較強的人的參與下被普及和一般化,從而失去流行的新鮮感和刺激性,與此同時,新的流行卻又在尋機勃發,流行便是這樣在人類這兩種心理傾向的作用下周而復始的進行著。
二、服裝流行的社會因素
服裝流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社會中的政治與經濟、文化與科技、藝術思潮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服裝流行的形成規模和時間長短產生影響。
1、政治與經濟因素的影響
受政治運動、社會環境、經濟革命等出于政治因素的緣由而人為改變的流行服裝,在近現代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如在上世紀20年代以美國為首,掀起世界范圍的女權運動,引起了服裝的重大變革。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女性步入社會,女性在政治上要求獲得與男性同等的權力,產生了大批經濟獨立的職業女性,促使了職業女裝的廣為流行。
社會上某些事件,也可以成為服裝流行的契機,突發事件一般都有較強的吸引力,并引起人們的關注,設計師如果能準確地把握和利用突發事件,作為服裝設計的基本思路,則很易引起共鳴,從而產生流行的效應。例如在本世紀初尖頭皮鞋雖然還大行其道,但細心的時尚人士已經從夏奈爾、瑟琳、菲拉格慕等品牌的皮鞋發現,本來尖尖的鞋頭巳正趨向于柔和,不再是細尖型的,而是帶點圓頭式弧線形的曲線,據說巴黎設計師想借此帶給人們和平與快樂,以消除“9·11”、伊拉克戰爭等事件留在人們內心的恐慌與緊張。
流行的產生與發展受經濟的制約與影響,一種新的服裝能在社會上廣泛流行,首先要求社會具有大量提供該款式的物質能力,其次是消費者須具備相應的經濟能力和閑暇的時間,僅僅為溫飽而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有興趣關心“流行”的。人類審美歷程的發展變化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物質匱乏,美與實用是統一的不可分的,能用的東西才美才被欣賞;生產力發展中的時代,物質稍豐富,美感對象擴大了,美與實用被區別開了,出現了純藝術欣賞品、純審美設計品;生產力發達的時代,物質剩余,追求純審美需求則尤為強烈,從帶領頂端潮流的奢侈品牌可見一斑。
2、科技與文化因素的影響
科技的發展使流行的范圍更廣,周期更短,先進的現代化服裝機器設備代替了手工縫制,降低了成本、節約生產時間,使得大批量的成衣生產成為可能。同時科技又是加速的推動力,它的發展推動了通訊、交通的發達,縮短了時空的距離,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使世界變得如此之小,各種文化之間的距離和界限在逐漸的淡化。傳播媒介使流行時尚一日千里,今日巴黎剛流行的款式,明日就可能在中國大都市的街頭上出現,款式更新速度更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
任何一種流行現象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發展的,同時也必然受到社會的道德規范及文化觀念的影響和制約。文化作為一個外部因素,不但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也不斷地塑造著人們的流行觀念、消費心理及行為。就如在一些電影藝術中,正直、魅力、勇敢的角色,經過的明星演繹,表現出人們的欣賞、佩服、尊敬的品格,引發了人們對他們穿著的服飾的模仿,從而帶動流行。
3、藝術思潮因素影響
時代在不斷發展,人類某些新發現、新思潮都將會影響到服飾的流行,每一個時代都有反映其時代精神的藝術風格和思潮。無論是哥特式風格、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古典主義,還是現代派藝術,其藝術風格和精神內涵無一不反映在人們的服飾上。服裝設計師有意識地追隨和模仿著藝術流派及其風格,并以豐富的藝術語言和形式來拓展服飾的表達能力。
服裝流行現象是服飾文化不斷發展的靈魂,當我們探求到了服裝流行產生的源頭,才能真正了解人們對待服裝的態度,把握流行的發展趨勢,從而正確的預測流行、制造流行和追隨流行。
【參考文獻】
[1]華梅.服飾心理學(服飾文化學叢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2]羅蘭·巴特.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M].敖軍,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葉立誠.服飾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5
- 上一篇:職業性別隔離影響婦女發展論文
- 下一篇:區委書記在武裝工作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