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人性小說創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11:59:00
導語:剖析人性小說創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鐵凝;作品創作;人性意識
論文摘要:將鐵凝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對人性的感悟、思索、升華的發展脈絡及其作品對人性意識執著探索的軌跡,以獲得對作家作品人性演變流程較為準確的把握和解讀。
著名作家鐵凝以其豐碩的創作實績和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所飽含的人性魅力在中國當代文壇獨樹一幟。鐵凝對于人生、人性的探索完全是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層面升騰起來的,并深入到人性中各個隱秘的層面,展示給讀者一個個復雜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復雜的人物形象,把人性深層世界中的二重組合予以充分的展示,把表層的復雜性變成深層的復雜性,從而顯示出人性的深邃,使人物形象展示出多層面的豐富性。
筆者根據鐵凝對于人性意識探討不斷深化的軌跡,把鐵凝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對于人性純真美的挖掘,以《哦,香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等為代表的作品。作為一名女性作家,鐵凝初涉文壇便以女性獨有視角來觀察、描摹純真的人性美。《哦,香雪》是一篇給人以巨大審美滿足、極富天籟感的短篇小說。與同時期以貧富變化為構思集點的大量面孔相似的作品相比,這個短篇另辟蹊徑,通過深山區的一個小站和在小站只停留一分鐘的火車,在年輕一代山民精神世界中所蕩起的波瀾,以表現社會生活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哦,香雪》對于人性美的塑造,抓住了少女內心世界那獨有的美麗風景進行生動描寫,作家用她那敏感的心靈和寬厚的胸懷,對那個封閉的小山村,對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姑娘投來同情、關愛的一瞥,在看似幼稚可笑的心理律動中發掘時代思潮的波瀾。正如著名評論家繆俊杰所高度評價的那樣:“作品之所以受到重視,在于它體現出審美意向的轉變,這在新時期文學中首先獨樹一幟,給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以此為標志,鐵凝真正找到了自己,確立了自己在新時期小說創作中的獨特地位:只有表現行進中的歷史,作品中的歡笑、眼淚和詩才具有啟人心智、蕩人心魄的力量。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比《哦,香雪》對于人性的探索又更進了一步,展示了作者新的思考,除了對人性的贊美,更包含了對個性意識的覺醒和民族文化消極的因素的反思。作品《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通過一個尚無傳統精神負擔、率真、坦蕩、極富個性的女中學生安然,向一切傳統的以自私保守為核心、以虛假掩飾為特征的舊意識發起挑戰。這部小說傳遞給讀者的是一種人生境界的穎悟和沖破藩籬的快感,一種個性意識的覺醒。與淳樸的香雪對美好生活的潛意識萌動相比,安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代表了一種對個性意識的追求,個性解放的渴望。這里,真正打動讀者的或許并非作者的文字技巧或語言能力,而是因為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中國人剛剛釋放開心靈禁錮,而一個全新的未經污染的少女的“跳出”,振奮了人們久已麻木的想象,清洗了蒙在人們心頭多年的灰土,在這里,讀者還顧不得揣度文字自身應具備的特質,人們迫切要抓住的是作家通過小說傳達出的思想,這也正是這部作品在當時的青年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的原因所在。《哦,香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所表現的人性比較單一,在我們現在看來或許不足為奇,但在當時卻是難能可貴的。
第二個階段,對于人性美與惡的探求,以饅秸垛》、《棉花垛》、《玫瑰門》等為代表作品。隨著鐵凝人性意識探索的深入,他逐漸開始思考在重壓下的扭曲的人性,思考傳統文化對現代人性的負面影響,在象征著因襲不變的傳統的麥秸垛下,鐵凝開始了艱難的起步。清新、明快的“香雪”、“安然”還未在讀者的眼前消失,鐵凝筆下的人物“大芝娘”、“司猗紋”突然變得厚重、凝澀起來,讀者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鐵凝。鐵凝這時開始著手于對病態的、復雜而豐富的人性的探索,伴隨著《麥秸垛》、《玫瑰門》等作品的問世,鐵凝開始步人更加深廣的領域,與同時期的作家相比,鐵凝對于人性的挖掘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麥秸垛”在這里是一種象征,象征著一種傳統文化積淀的恒定文化心理,也寄寓了作家的人生見解。以大芝娘為代表的兩代女性,在傳統文化的束縛下,代代相傳地重復著一幕幕難以解脫的生活悲劇。如果說大芝娘的命運是特定時代和文化所造成的,那么知識青年沈小鳳并沒有因為時代與文化風尚的變化而從本質上拒絕重演上一代婦女命運的悲劇,她的形象體現著古老的婦女悲劇命運的輪回。這引起讀者的許多思考。在這一驚人的輪回中,沈小鳳固然是可悲的,大芝娘也固然是令人悲哀的,但我們民族也多虧了大芝娘們的養育才生生不息,鐵凝塑造大芝娘、沈小鳳這兩個形象,就是希望后人能比她們生活得更鮮活、更清醒、更自如一些,也更希望這種可怕的輪回不再駕馭中國婦女后世的命運。在生存環境的殘酷剝奪和壓抑之下,幾乎每一個靈魂都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欲望、生命痛楚,以及與痛楚相伴隨的掙扎和對民族的生存發展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所以,在鐵凝所創造的“麥秸垛情節”這一新的意向境界中,給予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對傳統的反思針砭,更有民族意志力的溫熱與信念。
《玫瑰門》同《麥秸垛》相比,對于病態的復雜的人性的塑造,在廣度和深度上更勝一籌。特別是在對待人與社會的關系時,社會外控力對于人的內驅力的牽制,人對于社會環境外控力的抗爭,在《玫瑰門》中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玫瑰門》里寫了很多女人,其中塑造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當數司猗紋,這個形象的成功之處在于作者能從人的生命內在欲求與社會的外在逼力的相互作用中來寫人物的病態人性特征。作者是以一種動態的、歷史的眼光來看待和把握社會各種交叉力量在司猗紋身上的動態性作用,同時,又以女作家獨特的感悟性體驗,寫出司猗紋在這種動態性作用下的生命動態。司猗紋這個在北京城里的四合院里生存了大半輩的女性,一方面,她有著強烈的愛的欲求,另一方面,從小優越的家庭條件又使她懷有強烈的體現自我生存價值的欲求。司猗紋的內心欲求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外在環境的逼迫,人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逼迫中顯示它惡的一面。作者在社會多向力的作用中來寫司猗紋,特別是寫出了司猗紋在各種復合、對逆力量作用下的人性的變化、變異、變形,以及寫出這種變化、變異、變形的發展和動向,寫出人性發展的枝蔓性、迂回性,是頗為難得的事,在這一點是值得稱道的。《玫瑰門》對于人性的挖掘是深刻的、成功的,但同時又是不完善的。人生活在人類社會中,不可避免要受社會環境的支配,但同時也有其自主性,人性在自身發展中應該怎樣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有待于作者對人性進行更深入的開掘。
第三個階段,對于復雜人性不解追問,以《馬路動作》、《孕婦和牛》、《大浴女》等為代表作品。鐵凝近年來的作品,有一個明顯的趨勢,開始對健康人性的重塑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孕婦和牛》是一部非常獨特的短篇,通過對孕婦的描寫表現一種女性更為積極的生命意識。鐵凝以女性的敏感,發掘并具生動地傳達出孕婦的詩意美,孕婦胸中涌動的意識向讀者宣告著她腹中萌動的不僅是一個新的生命,更是萌動著一種生命意識。孕婦在封建社會里是一種邪惡的代表,是所謂“血光之災”的一種災難,而在鐵凝的筆下孕婦是一種美的象征,是一種偉大!孕婦步履沉隱,神態安詳地在平原上走著,在天地之間走著,帶著大地母親和豐產女神的風采。在近代婦女解放運動中,有些女權主義者強調提高婦女自身價值,唯恐女性論為生育機器,而輕視生育權,這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誤解。鐵凝在《孕婦和牛》中沒有只停留在孕育生命的贊美中,她在對孕婦美和孕育生命中的偉大謳歌的同時,也寫出了孕婦的覺悟,及其在覺悟中產生的對于未來的渴望。換句話說,也就是孕婦在孕育生命過程中也孕育著獨立人格的生命意識。孕婦在孕育生命的同時,也在孕育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更新,這種意識的呈現,標志著婦女自身生育權利的重新認識。從這個短篇開始,讀者發現鐵凝對人性探討的角度已經悄悄開始轉變。公務員之家
2000年,鐵凝推出了《大浴女》,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對人性的探索和挖掘更為成熟和完美。在此作品中,作者意識到,在人性和社會環境的關系中,不僅社會環境對于人性發展影響極大,而且人性對于社會環境的主動協調也是不容忽視的,人性的主動協調是人性得以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是健康人性的體現。在《大浴女》中,尹小跳正是在生活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個人的恩怨中走出來,真誠投入社會更為深廣的天地。因為尹小荃的死,尹小跳負有一定責任,這使得她帶著一種深深的負罪感生活著,她的一切都在這種痛苦回憶中扭曲。但經過不懈的自我審視,經過不懈的反思,經過不懈的心靈和痛苦的洗浴過程,經過不懈的懺悔,她終于深人探視自己內心深處并發現了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花園”,從而獲得了一種寧靜。《大浴女》對于人性的塑造不只是停留在尹小跳的內心懺悔和其他人性的沉重描寫中,也就是不止探討人性的形而上的欲求,而且探討人性中的對于形而下的欲求,在沉重中又增添了些輕松,使主人公更為鮮活逼真。作品中寫到平常日子,寫到穿衣打扮、購物吃飯、出國逛街、讀書持炊,甚至尹小跳用舌尖舔出塞在牙縫里的肉絲兒、開電燈、鉆被窩與騎鳳凰車都寫得那樣有興味,不是純粹的享樂與麻醉,而是純真的無微不至的活潑與欣然。讀完了,人物們再不幸也好,人生與歷史中頗有些不公正也好,事情不如人意也好,命運老是和自己的主人公開玩笑也好,曾經非常貧窮非常落后非常封閉也好,你仍然覺得她和她的人物們活得頗有滋味。字里行間你能體會到作家的人物的一種生正逢時生正逢地的幸福感。
通過對上對鐵凝作品分析,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鐵凝人性思考的軌跡。鐵凝對于人性的感悟是敏銳而獨特的,鐵凝對人性的挖掘是深人而持久的。從最初香雪的純真、安然的極富個性,至大芝娘、司猗紋扭曲人性的展示,再到對尹小跳健康人性的探索,她還從未停止過對于人性的探求與追問。當然,這也不是說鐵凝對于人性的探索已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她在塑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對宋竹西的塑就脫離了社會的合理依據,在尹小跳身上則融人了作者更多的理想化色彩。作者希望在人們迷失方向時,能夠給讀者以某種啟迪,可是由于過多地關注人自身,而又險些丟失掉自己以往所關注的社會對于人的影響,這說明鐵凝對人于人性的探索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 上一篇:新統計法修訂內容分析研究論文
- 下一篇:財務集中管理手段探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