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歐美音樂的幾種特色
時間:2022-05-09 07:28:00
導語:小議歐美音樂的幾種特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主要介紹和評價了流行音樂文化中幾種主要的音樂形式:爵士樂、鄉村音樂、搖滾樂、拉丁音樂和說唱音樂。文中還列舉和介紹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流行音樂家和流行音樂作品。
關鍵詞:流行音樂;爵士樂;鄉村音樂;搖滾樂;拉丁音樂;說唱音樂
一、爵士樂(Jazz)
爵士樂(Jazz)以其極具動感的切分節奏,個性十足的爵士音節和不失章法的即興演奏(或演唱),贏得了廣大聽眾的喜愛,同時也得到了音樂領域各界人士的認可。它以藍調(Blues)和拉格泰姆為源頭,經過整整一個世紀的發展,如今已是異彩紛呈,百花齊放。
爵士樂是在藍調(Blues)和拉格泰姆的基礎上,融合了某些白人的音樂成分,以小型管樂隊的形式即興演奏而逐漸形成的。
藍調(Blues)產生于19世紀90年代。一開始我們就談到爵士樂與藍調有密不可分的淵源,那是因為爵士樂有一部分是建立在藍調音樂的基礎上,有些爵士樂則是直接從藍調音樂轉化而來,它們使用傳統藍調音樂的歌曲結構,也就是所謂的十二小節藍調。
“Blues”具有多重意義,除了音樂類型,它也可以當作是情景上的形容詞。通常在看到這個字眼的時候,人們常會立即聯想到憂郁與悲傷,而這正是藍調音樂的基本特質。
藍調音樂起源自19世紀晚期(1890年起),音樂內容混合了非洲的田野吶喊和基督教贊美詩歌聲。其產生原因,可以說是為了抒發演唱者的個人情感,甚至也可以說是黑人早期生活的寫照。我們在電影《紫色》中,看到有兩個黑人工作得正起勁,同時嘴里也跟著節奏唱和著,那正是原始的作工歌(WorkSong),也可以說是藍調音樂的前身。這種音樂聽起來十分憂郁,而這種以歌曲直接陳述內心想法的表現方式,與當時白人社會的音樂截然不同,并成為爵士及搖滾樂的中心。
爵士樂的發源地——新奧爾良(NewOrleans)一般認為,新奧爾良爵士樂出現在19世紀90年代。但是歷史上第一張爵士唱片問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蘭爵士樂隊”(OriginalDixielandJazzBand)在新奧爾良錄制的。因此,1917年以前的爵士樂究竟具有什么特點,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但是根據當時的樂譜記載以及攝影證明,早期爵士樂的速度大約介于中速與快速之間,初次接觸爵士樂的人對這種音樂的感覺是充滿生機和令人興奮。
早期新奧爾良爵士樂的另一特點,也許是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集體即興演奏。彼此之間自發地互相謙讓與合作,只受和弦進行結構的限制。這種演奏最吸引人的是樂隊成員既競爭又合作,對于強加給他們的限制既重視又視而不見。這種新的聲音在20世紀初期,任何聽眾一聽就能辨認得出,這就是“爵士樂”。
二、鄉村音樂(CountryMusic)
鄉村音樂(CountryMusic)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它來源于美國南方農業地區的民間音樂,最早受到英國傳統民謠的影響而發展起來。最早的鄉村音樂是傳統的山區音樂(HillbillyMusic),它的曲調簡單,節奏平穩,帶有敘述性,與城市里的傷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帶有較濃的鄉土氣息。
山區音樂開始匯入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并涌現出最早的一批鄉村歌手,如吉米?羅杰斯(JimmieRodgers,1897~1933)融合的布魯斯、白人山區歌謠(Yodels)以及民謠(Folk)等多種音樂風格,被認為是鄉村音樂的開創者,并冠以“鄉村音樂之王”的稱號。
“卡特家族”(TheCarterfamily,由AlvinCarter,1891~1960,和他的妻子、弟媳婦三人組成)以一種安逸、諧和的曲風和著眼于家園、上帝和信仰等題材而贏得了聽眾的喜愛。對于像“卡特家族”這樣的藝人,演唱只是一種業余的謀生方式。但是在鄉村音樂的初級階段,他們的確為鄉村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為早期鄉村音樂留下了寶貴的錄音資料。
很多鄉村音樂家對于把鄉村音樂帶出南部或中西部都作出了貢獻,其中貢獻最大的是漢克?威廉姆斯,威廉姆斯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什錦菜》(Jambalaya)成了世界上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仙妮亞?唐恩(ShaniaTwain),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繼加思?布魯克斯之后最受歡迎的現代鄉村音樂代表歌手。1993年推出首張專集《仙妮亞?唐恩》,1996年以一首《我的男人》(Anymanofmine)獲得格萊梅最佳鄉村女歌手獎。仙妮亞?唐恩的代表歌曲有:《你是我的唯一》(You’restilltheone)等。
鄉村音樂進入20世紀90年代可以說已完全融入了流行音樂的主流。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它的流行色彩更濃了。到了20世紀末,幾乎沒有一種音樂不帶流行色彩,反之會被看作“異類”。另一個特征是歌手和他們演唱的歌曲跨榜獲獎已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幾乎很少有人固守一塊陣地。這是商業炒作的結果,經濟杠桿在起調節作用,人們愿意為五斗米折腰,于是跟風也成了一種時髦。20世紀90年代的鄉村音樂也越來越具有全球性,這和經濟全球化有關。世界已成為了一個地球村,“走巷串門”也就再平常不過了。鄉村音樂不再是美國的專利,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聽到它,只是少了一些原始味,多了一些時代感。這種煥然一新的鄉村音樂已成為地球村民共同的鄉音。毫無疑問,這一時期的歌手大都是跨世紀的。他們年輕,充滿希望,是新世紀的先鋒。
三、搖滾樂
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的流行音樂市場出現了一種三足鼎立的現象。黑人欣賞的音樂基本上以節奏布魯斯為主,中產階級以上的白人聽到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農村聽眾所喜歡的都是與農村生活有關的鄉村音樂。然而,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約1954~1956年),唱片市場出現了兩個明顯的現象,即“市場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現。“市場交叉”是指原來在一個市場發行的唱片,同時在另一個市場也取得很好的業績。如有些歌曲在節奏布魯斯銷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時在波普(指當時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續)榜上也備受歡迎。看到這種有利可圖的市場交叉情況,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據流行的節奏布魯斯歌曲制作出自己的版本,從而導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現。這個時候,原來被隔開的三個市場突然間中間的圍墻倒了,在這片廢墟中誕生了一種新的風格音樂——搖滾樂。
早期的搖滾樂(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搖滾樂從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幼兒迅速地成長起來,使搖滾樂舞臺顯現了一片繁榮盛景。首先是兩位先行者為搖滾樂的概念作出了更加完整的定位。比爾?哈利(BillHaley,1925~1981),是第一位被青少年崇拜的搖滾樂偶像,被人稱作“搖滾樂之父”。他的音樂風格涉及鄉村音樂、節奏布魯斯和波普三個方面,也正好說明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搖滾樂產生的三個源頭。作為搖滾樂先行者之一,比爾?哈利對搖滾樂的產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搖滾樂史上最輝煌的一頁是1985年7月13日在倫敦溫布萊體育場和費城肯尼迪體育場同時舉行的現場直播賑災義演音樂會,并向全世界轉播,觀眾超過1.5億人。80多支一流的搖滾樂隊登臺亮相,為遭受嚴重饑荒的非洲募捐。這場規模空前的義演不僅為搖滾樂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而且極其壯觀的表現形式,還使它獲得了全球性的意義。
四、拉丁音樂(LatinMusic)
所謂的拉丁音樂(LatinMusic),指的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間的拉丁美洲地區的流行音樂。
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是以多種音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無論是歐洲的白人音樂、非洲的黑人音樂還是美洲的印第安音樂,甚至是東方的亞洲音樂,都對拉丁音樂作出過不同的貢獻。它們經過長期的沉淀,在以歐洲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上,同時又大量地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種因素,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姿多彩、充滿活力、充滿動感的拉丁文化。在拉丁美洲的眾多國家中,以巴西和古巴為首的拉丁音樂,更是走在世界流行音樂的前列。
拉丁音樂以獨具特色的節奏動感和歷史悠久的文化背景使其備受世界樂壇的關注,拉丁音樂家也層出不窮。近幾年流行樂壇中出現的瑞奇?馬丁(RickyMartin)、馬克?安東尼(MarcAnthony)、安立奎?依格萊西亞斯(EnriqueIglesias)等明星都是極具個性的新生代拉丁音樂代表。
五、說唱樂(Rap)
說唱樂一詞(有時又譯“雷普”或“萊普”),原意為黑人俚語中相當于說話(Talking)或交談(Chatting)的意思。作為一種流行音樂形式,它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紐約的貧困黑人住宅區。主要特點是以機械的節奏為背景,快速地念誦一連串押韻的詞句。從音樂上看,它的音樂比較簡單,有很多重復,多半沒有旋律,只有低音線條和有力的節奏,它的來源之一是迪斯科舞會上DJ(唱片播放員)為了介紹唱片,按著舞蹈節奏所插入的說白。詹姆斯?布朗(JamesBrown)半說半唱的風格,通常使其被認為是說唱樂的先驅者之一。說唱樂的盛行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再此以后,它一直以地下音樂的形式活躍于歌壇。1986年,Run-D?M?C的專輯《升起的地獄》(RaisingHell)獲第一名,表明說唱樂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并有了全國性的影響。
說唱樂從形式上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反叛性的,如“人民公敵”(PublicEnemy),因經常采取挑戰性的姿態,有時也被稱作“匪徒說唱”(GangsterRap),因此,這類歌曲經常引起社會的爭議,所以很難進入排行榜;另一種是溫和型的,如M?C哈默演唱的歌曲。哈默(M?C?Hammer)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那是個泛濫、充滿暴力的地方。他早年的很多朋友都干過走私這一行,其中有的成了富翁,有的蹲了監獄。他認識到年輕人必須結識正直的人,選擇正確的道路。他的說唱樂反對吸毒、反對暴力,從正面向黑人年輕一代說話。因此,他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今世界的流行音樂文化,來源于人民群眾生活這片沃土,緊系人民群眾喜怒哀樂,它是世界多元化的結合體,它以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演唱形式被人們所接受,并發展成為國際音樂文化不可缺少而且必備的音樂文化套餐。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種群體意識的體現。具有不可代替的獨特魅力,更是多種文化的結晶。流行音樂的創造不是偶然的,時至今日人們才驚呼,人們在創造生活的時候怎么也沒想到,他們的內心獨白和生活體驗竟然在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1]郭志浩.一夜變成爵士通.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5.
[2]謝為群.美國鄉村音樂.安徽文藝出版社,2002,8.
[3]謝為群,洛泰.美國搖滾歷程50年.安徽文藝出版社,2002,8.
- 上一篇:小議霓裳羽衣曲的特點對宋朝舞蹈的影響
- 下一篇:古琴文化保護與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