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設計藝術鑒賞論文

時間:2022-03-12 10:52:35

導語:園林設計藝術鑒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設計藝術鑒賞論文

摘要:園林素描、園林色彩是園林設計類專業學生入學后學習的兩門專業基礎課程,擔負著培養學生基本造型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的重要任務,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可實踐性等特點。教師從美術作品鑒賞入手,介紹素描、色彩的基本概念,使學生對園林美術形成藝術層面的理解,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為學生從基礎課過渡到專業課做鋪墊,為后續設計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藝術鑒賞;園林設計專業

美術基礎課程園林設計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分為繪畫造型能力訓練、表現技法訓練、藝術鑒賞等部分。繪畫造型、表現技法教學訓練學生的園林美術表現能力。藝術鑒賞教學應當遵循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引導,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每一個教學模塊與教學單元都應該注重將造型技法與藝術鑒賞課相結合。

一、藝術鑒賞在園林設計專業美術基礎課程中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基礎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容易被忽視。學生對事物有獨特的看法,也有喜愛的表現手法,所以在進行主題繪畫時,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釋放學生的藝術潛力。在鑒賞各個流派藝術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同一對象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或用不同材料進行表現,得到的畫面各不一樣,各有各的精彩。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激發學生對專業基礎訓練的興趣,從而進行不同形式的藝術體驗。

二、藝術鑒賞課程設置的主要方案

1.教學內容。將觀察、體驗、感知藝術融入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強調個性形成,讓學生將學習樂趣、藝術實踐、藝術感受三者統一。在基礎訓練過程中,不再單一地描繪物體,而是在實物寫生的過程中,通過對藝術形式的觀察、臨摹與想象,在藝術層面上深入感知、體會寫生對象,從而體會藝術創作的魅力,增強創作的表達力與感染力。2.課程安排。每周至少安排8課時,分兩天進行。在一周內有至少兩次的藝術鑒賞課程訓練,包括兩大環節。一是藝術作品分享環節。教師讓每名學生選擇一件藝術作品,類別不限,如繪畫藝術、雕塑藝術、建筑藝術、室內藝術、景觀藝術、服裝藝術等。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選擇的藝術作品和大家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表達對藝術品的理解與體會,并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藝術品從知道到理解、從認識到感悟,從而提升對藝術形式的感悟能力,培養藝術審美能力,從藝術的高度理解專業知識。二是藝術作品臨摹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風景寫生的過程中穿插進行大師作品臨摹訓練。如,在鋼筆寫生過程中臨摹萊特的手繪線描作品,在風景色彩寫生過程中臨摹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在臨摹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大師的視角觀察景物,從大師的繪畫技法中體會自己的表達方法,從大師的理解深度理解自然界的光與影,從而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與精準的捕捉能力。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的訓練,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自主訓練的習慣,在生活中學習藝術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3.教學方式。教師要進行互動式的教學,創造自由的課堂環境,允許并鼓勵學生大膽、無拘無束地表達對藝術的理解,注重理解的深度與廣度。教師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選擇作畫方式。如,肌理制作豐富了藝術表現手法和繪畫語言,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作畫興趣。4.教學環境。教學場地不一定局限在教室里或校園環境里,應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環境中尋找表現靈感與創作熱情。如,喧鬧的城市、寧靜的郊區、優美的風景區都可以作為教學的場所。其中,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寫生訓練,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體驗,對不同環境的感受進行思考。5.教學成果。教師不應只注重繪畫作品的完成,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藝術設計是一種極富個性的創造性活動,設計文化繁榮與發展的動力就蘊藏在個人獨特的創造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欲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出新觀念,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其創造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在目前的高校課程結構中,藝術鑒賞在園林設計美術基礎課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相應地增加此類課程的教學內容非常有必要。藝術鑒賞培養學生對自然中美的形態和結構的鑒賞、識別、把握與表現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包括感覺、知覺、情感、想象、理解等,讓學生通過藝術鑒賞和藝術創造陶冶性情、培養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

作者:丁云 單位:浙江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