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藝術特征及與茶藝表演碰撞

時間:2022-10-12 11:25:00

導語:揚琴藝術特征及與茶藝表演碰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揚琴藝術特征及與茶藝表演碰撞

摘要:揚琴與鋼琴同宗,音色清麗音量宏大,低音扣人心弦高音激昂雄渾,是我國民族樂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樂器。本文在闡述了揚琴的藝術特征之后,又對茶藝表演進行了簡要概括,最后從辯證的角度分析了揚琴與茶藝表演碰撞融合之路。

關鍵詞:揚琴;藝術特征;茶藝表演;音樂美學

我國的茶藝表演是茶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是由茶人身著素色茶服,于清幽的茶室或者秀美的茶園,隨著舒緩的音樂而表演茶葉沖泡技藝。一般來說,茶藝表演與音樂是互不可分的,完整的茶藝表演必須囊括音樂這一元素。而茶藝表演中的音樂大多是由民族樂器演奏出來的,二胡、琵琶、長笛、竹琴、合歡簫等都是茶藝表演的伴奏樂器。其實,揚琴作為一種擊弦樂器,自從波斯傳入我國后在與本土音樂文化相互碰撞的過程中也逐漸成為了我國茶藝表演的主要“伴奏者”,并在歷史的演變中逐漸成為了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的一部分。同時,揚琴剛柔并濟的音質特色也使得茶藝表演更具美學欣賞價值。

1揚琴藝術特征

揚琴雖然是一種舶來品,但是在東傳至我國后,從廣東一直擴散到了全國各地。最重要的是,在這幾百年的演化過程中,新的揚琴品種也不斷出現,高低音揚琴、轉調揚琴以及電聲揚琴的先后問世極大地鞏固了揚琴在整個民族樂器中的“主導性”地位。通常來說,揚琴是由共鳴箱、弦釘、弦軸、馬子、琴弦與琴竹等部件組成。由于揚琴不同于一般的弦樂器,其演奏手法較為復雜。王沂甫先生曾經提出了揚琴演奏“八法”——“彈、輪、顫、滑、點、拔、揉、勾”,其中單音與輪音是揚琴的基本彈奏手法。

1.1演奏風格

揚琴的演奏風格多種多樣,總的來說,我國揚琴的演奏風格基本是按地域而劃分的,構建了廣東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以及東北揚琴四大揚琴風格。廣東揚琴在客家文化的影響下,其曲調以抒情為主,并且節奏鮮明,在顫音、頓音等技術手法的基礎上形成了輕快活潑的揚琴風格。江南的絲竹揚琴是由江南本土音樂演變而來,風格綺麗柔和而又婉轉細膩,最具代表性的《歡樂頌》以波浪式的彈奏手法演繹出了歡快清新的感覺。四川揚琴風格受當地民歌的影響較深,揚琴樂器制作者利用當地浪竹的音色特點,制作了不同于中原地區的揚琴,演奏手法也異常獨特,表演者通過雙手的協調演奏創造了粗獷雄渾的揚琴風格。而東北揚琴則直接以民間小調為源泉,混合了東北音樂的特色后,以多元化的伴奏形式創建了豪放悲壯的演奏風格。

1.2情感表達

音樂不僅是藝術的表達,也是情感思想的流露。正如作家以文字宣泄自己的情感、畫家以色彩涂抹自己的情緒一樣,音樂家則以音符闡發自己的心緒。而沒有情感的音樂則如同失了靈魂的木頭人,即使表演技術再高超也難以真正打動觀眾。所以,揚琴演奏作為一種音樂藝術,不僅融入了創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也會在表演過程中融入表演者的情感意識。每個人的生平際遇不同對于同一首音樂的感想也會千差萬別,例如在聆聽《蘇武牧羊》時,有些人感受到的是悲壯豪放,有些人體會到的是堅貞不屈,還有些人領略到的是堅持不懈。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揚琴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也會將自己的個人情感注入表演中,使觀眾在高亢的琴聲中倍感激揚,在悠揚的琴聲中領會曠達,在凄婉的琴聲中頓生愁思。

1.3音樂美學

揚琴在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因為獨有的演奏風格而包含著深厚的美學意蘊。揚琴音色多變而且音域寬廣,既可以清麗明快,也可以低沉悲壯,還可以激昂慷慨,多變的風格可以使其能獨自撐起整場演出,音樂藝術價值自然不言而喻。同時,揚琴不同于傳統的民族樂器,其源于波斯因而帶有一定的異域文化色彩,雖然已經在我國流傳了數百年,但是揚琴身上的音韻本色卻從未抹去,反而與我國的傳統音樂藝術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兼容并包的美學藝術,也就是說揚琴在東方與西方音樂文化的雙重浸染下不但沒有喪失自己的音樂文化內涵,反而在汲取了二者的精華之后平添更多的藝術魅力。

2茶藝表演

茶藝表演是從茶藝中衍生出來的一種文化現象,伴隨著茶文化的復興而廣為盛行。通常情況下,茶藝表演多見于茶館、茶樓等飲茶空間。當然,茶文化慶典中也會舉行茶藝表演活動。雖然,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茶藝歷史也相當悠久,但是一直到現代茶藝才被賦予表演意義,亦即茶藝表演誕生于我們所處的時代,并繼而成為了茶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

2.1形式類別

我國茶文化派系眾多,不同地方的茶文化屬性有所差異,而據此所形成的茶藝表演必然也有所區別。根據茶藝表演的內容來分,我國的茶藝表演可以分為民俗茶藝表演、仿古茶藝表演以及其他茶藝表演三大類。民俗茶藝表演多以特定的風俗習慣為主,將民俗文化融入茶文化并對此進行藝術加工,進而使得莊重的茶藝表演更加富有觀賞性。具體而言,贛南擂茶吸收了贛南地區的“茶儀”。仿古茶藝表演以歷史為據,從茶文化歷史中尋求茶藝的蹤跡并竭力將其還原,使觀眾在“歷史”演繹中感受茶文化的厚重。而其他的茶藝表演則是與特定的主題相關,例如,“火塘茶情”、“禪茶表演”都是為了凸顯特定的主題內涵而進行的茶藝表演。

2.2四大要素

茶藝表演是一種表演性質的活動,無論是對人、物還是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精、清、凈、美”是茶藝表演的四大要素,是從傳統茶文化中提煉出來的一種原則與規范。“精”對茶葉的要求為必須是名茶,無論是品質還是口感必須是精粹中的精粹;對水與茶具的要求是必須為清冽的好水和精致的茶具,對茶藝表演者的要求是技術要嫻熟精通,選茶、取水、煮茶以及沖茶這些動作要流暢。“清”主要是對環境的要求,茶藝表演的環境要清雅,所選用的茶水要清甜,表演者的思緒要清晰,只有這樣才能將茶藝表演的藝術魅力闡釋到極致。“凈”是要求所有的茶具必須干凈,茶葉表演者要著干凈的衣物,全身上下都以最潔凈的姿態出現在觀眾面前,心無旁騖地進行茶藝表演,使觀眾在淡然中擯棄雜念以凈化心靈。“美”則是指茶藝表演應該符合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趣,茶藝表演者的衣著、儀態以及動作要美,周圍的環境要美,茶具的選擇要美,最重要的是茶藝表演者的心靈要美。

3揚琴與茶藝表演碰撞融合的實現

茶藝表演與揚琴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卻都帶有相同的表演性質。因此,茶藝表演與揚琴在初始會有碰撞,但碰撞摩擦之后會相互交融并相輔相成。揚琴演奏可以運用音樂的感染力將茶藝表演的藝術觀賞價值烘托到淋漓盡致,而揚琴也通過茶藝表演走向多元化發展之路。

3.1根據茶藝表演需要,選擇適當的揚琴曲目

茶藝表演通常是比較大型的表演活動,為了保證茶藝表演的效果,茶藝表演者會對各種要素進行協調處理。而揚琴作為茶藝表演中音樂伴奏的一部分,對于茶藝表演而言異常重要,揚琴音樂選擇得當會有助于茶藝表演者進行藝術化表演,而一旦揚琴音樂選擇不當則會使茶藝表演者陷入慌亂狀態甚至頻頻出錯。因此,茶藝表演者在進行茶藝表演之前必須與揚琴演奏者相協商,選擇適合茶藝表演以及茶藝表演者氣質的曲目。另一方面,茶藝表演往往帶有一定的商業色彩,很少有純粹地宣揚茶文化的茶藝表演,畢竟“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所以,茶藝表演或多或少地會以商業活動的主體作為立足點選擇與其不相契合的背景音樂,而揚琴演奏者可以對舉辦方指定的音樂進行變通演奏,使其能與整場的茶藝表演相銜接。

3.2結合觀眾的美學品味,創新揚琴的茶藝表演形式

茶藝表演是一種觀賞性的藝術活動,必須要結合觀眾的欣賞能力將茶藝表演與揚琴演奏相融合,不能脫離大眾的藝術鑒賞品味而閉門造車。因此,茶藝表演者應當立足于其所面向的受眾,從受眾的音樂水平以及文化程度入手選擇相應的揚琴音樂,使觀眾能在這場視聽盛宴中體味到茶藝表演之美揚琴音樂之美。其次,茶藝表演者也可以從茶藝表演的主題出發,創新揚琴的演奏形式,改變既定的茶藝曲風,根據茶藝表演者的動作對曲目的節奏與旋律進行重新編創,使揚琴音樂能隨著茶藝表演者選茶、煮茶以及倒茶這一系列動作而“動”,進而使觀眾“耳隨音動、目隨手動、心隨茶動”。舉例而言,茶藝表演者選茶時,揚琴演奏者以舒緩的音調將觀眾漸漸帶入茶藝表演的情境中;在茶藝表演者倒茶時,則以“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急音凸顯茶水的流動與翻騰之態,使觀眾在涌動的茶水中倍感振奮。

參考文獻

[1]謝玉虹.琴竹觸弦的碰撞效果———彈性碰撞原理在揚琴演奏中的應用[J].中國音樂,2008(1):205-207.

[2]魏敏.淺談揚琴藝術在中國的發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8):124-125.

[3]卞秀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論移植改編外國音樂作品對中國揚琴產生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2(12):51-53.

[4]周珊.中國揚琴傳統音樂發展現狀的思考[J].音樂生活,2015(12):83-84.

[5]張祎.揚琴演奏在茶藝館民族器樂表演中的藝術探討[J].福建茶葉,2018(3):113-114.

作者:王璇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