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課件 第十二章

時間:2022-08-30 03:52:00

導語: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課件 第十二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課件 第十二章

十二章: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

引言:"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依靠各族人民的團結合作,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章節結構與內容提要:

本章主要闡明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論,著重論述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論述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意義,論證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章共有三節:

第一節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介紹黨的領導重點講述大力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即新時期以"三個代表"為核心的黨建工作。

第二節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建設社會主義需:

1、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

2、加強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3、發展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

4、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二、重難點分析:

1、堅持黨的領導: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是什么?關鍵在于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地位是由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的。

為什么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1)、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

(2)、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找到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律的正確道路;

(3)、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制定合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路線、方針、政策;

(4)、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形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大軍。

2、堅持黨的領導與改善黨的領導:

為了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

改善黨的領導是為了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

改善黨的領導適應了形勢發展的需要;

改善黨的領導是克服自身缺點的需要。

3、大力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

(1)我們黨跨世紀的建設總目標

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2)兩大課題

一是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二是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3)三大優勢

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

(4)三個代表

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

4、新時期黨的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⑴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始終將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根本的是堅定不移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黨性黨風教育是其重要內容。

⑵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這是黨建的突出環節。

一是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二是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建設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

三是大力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干部;

四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⑶加強黨的作風建設。這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根本的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反對腐敗。反腐敗,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

5、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

(1)工人階級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階級和最基本的動力;

工人階級是我們國家的領導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建設和改革最基本的動力,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強大而集中的社會力量。

(2)廣大農民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

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就是建立在工農聯盟基礎之上的。依靠農民,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關系到國家發展的大局。

(3)知識分子在中國社會主義事業中承擔著重大的歷史責任;

我國的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一部分。在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知識分子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承擔著重大的歷史責任,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

6、加強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合作:

在新時期實現各民族人民的團結,要繼續堅定地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所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我國領土范圍內,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遵循憲法的規定,國內各少數民族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一種制度。

7、發展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

(1)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十分艱巨的使命,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完成統一祖國大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也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各方面力量,特別是發揮各派、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作用,共同努力。

(2)兩個突出特點

第一是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團結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的聯盟;一個是大陸范圍外,以愛國和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的聯盟。

這兩個范圍的聯盟構成愛國統一戰線的整體,體現了中華民旅的大團結。前一個范圍的聯盟是主體,主體鞏固發展、堅強有力,后一個范圍的聯盟才能鞏固、擴大,整個統一戰線才能鞏固發展,蓬勃興旺;對后一個范圍的聯盟團結得越廣泛,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就越有利。

第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人民政治協商制度。

這一制度的成立是由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我國的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參政、議政的作用。中國共產黨與各派關系的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三、基本概念簡釋:

1.偉大的工程――是指以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黨的學說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建設一支團結統一、紀律嚴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人階級先鋒隊。

2.新的偉大工程――是相對"偉大的工程"而言,是"偉大的工程"的繼承和發展,"新的偉大工程"就是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3.黨的三大作風――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其核心是向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4.三講――是指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學習主要是指學習鄧小平理論,還要學好做好工作的一切知識。講政治就是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紀律、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講正氣,說是要繼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形成的好傳統、好作風,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堅持同一切惡風邪氣和腐敗現象作斗爭。

5.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的政治權利、社會地位等方面的一律平等。還包括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等。

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我國領土范圍內,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遵循憲法的規定,國內各少數民族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一種制度。

7.社會主義時期統一戰線――是指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政治聯盟。

8.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指我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9.民主監督――主要是對國家的憲法和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10.黨的建設――黨自身的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

11.黨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12.高素質干部隊伍的要求----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自測題

一、填空題:

1、黨的三大建設是:()、()、()。

2、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

3、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黨的領導。

4、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中,除社會主義勞動者外還有()和()。

5、我國共產黨是()黨,各派是()黨。

二、單項選擇題:

1.中國要搞現代化,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須堅持()。

A.四項基本原則

B.一個中心原則

C.兩個基本點原則

D.基本路線

2.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為經濟制度的基礎。

A.私有制

B.混合所有制

C.公有制

D.股份合作制

3.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奮斗宗旨是()。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建設中國社會主義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理論聯系實際

4.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先鋒隊。

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

C.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

D.知識分子

5.在黨的建設中,處于首要地位的是()。

A.組織建設

B.思想建設

C.作風建設

D.制度建設

6.黨的紀律中最重要的是()。

A.個人服從組織

B.全黨服從中央

C.少數服從多數

D.下級服從上級

7.選拔干部的原則是()。

A.資歷為主

B.德才兼備

C.統籌兼顧

D.文憑優先

8.在我國的人民群眾中,知識分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

A.領導力量

B.依靠力量

C.爭取對象

D.獨立對象

9.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階級是()。

A.知識分子

B.農民階級

C.工人階級

D.派

10.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和()的廣泛聯盟。

A.民主人士

B.海外僑胞

C.愛國者

D.知識分子

三、多項選擇題:

1.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特別體現在()。

A.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

B.堅持多種所有制的共存

C.堅持少數人先富的政策

D.堅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E.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是()。

A.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

D.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向時代前列

E.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3.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解決兩大課題是()。

A.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B.不斷解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問題

C.不斷改善黨在群眾中的形象

D.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E.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法

4.黨在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要加強的三方面建設是()。

A.思想建設

B.組織建設

C.基層建設

D.作風建設

E.制度建設

5.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根本的是()。

A.堅定不移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

B.加強民主集中制

C.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D.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

E.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知識

6.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根本的是()。

A.把黨建設成堅強的領導核心

B.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

C.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

D.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E.建立一整套科學嚴密的制度

7.加強黨的紀律包括()。

A.個人服從組織

B.少數服從多數

C.下級服從上級

D.全黨服從中央

E.密切聯系群眾

8.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是()。

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

B.調查和研究相結合的作風

C.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

D.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E.艱苦奮斗的作風

9.中國共產黨處理與各派之間的關系的方針是()。

A.長期共存

B.互相監督

C.肝膽相照

D.榮辱與共

E.保障有力

10.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對軍隊建設提出了總要求是

()。

A.政治合格

B.軍事過硬

C.作風優良

D.紀律嚴明

E.保障有力

三、簡答題:

1.為什么說,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形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大軍?

2.簡述堅持黨的領導與改善黨的領導的關系。

3.簡述黨的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

4.為什么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5.黨的組織建設有那些主要任務?

6.怎樣正確理解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7.簡述工人階級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8.簡述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

1.試論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2.怎樣理解關于"三個代表"的思想?

3.為什么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十二章自測答案

一、填空題:

1、黨的三大建設是:()、()、()。

2、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

3、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黨的領導。

4、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中,除社會主義勞動者外還有()和(),

5、我國共產黨是()黨,各派是()黨。

二、單項選擇題

1.中國要搞現代化,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須堅持()。

A.四項基本原則

B.一個中心原則

C.兩個基本點原則

D.基本路線

2.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為經濟制度的基礎。

A.私有制

B.混合所有制

C.公有制

D.股份合作制

3.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奮斗宗旨是()。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建設中國社會主義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理論聯系實際

4.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先鋒隊。

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

C.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

D.知識分子

5.在黨的建設中,處于首要地位的是()。

A.組織建設

B.思想建設

C.作風建設

D.制度建設

6.黨的紀律中最重要的是()。

A.個人服從組織

B.全黨服從中央

C.少數服從多數

D.下級服從上級

7.選拔干部的原則是()。

A.資歷為主

B.德才兼備

C.統籌兼顧

D.文憑優先

8.在我國的人民群眾中,知識分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

A.領導力量

B.依靠力量

C.爭取對象

D.獨立對象

9.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階級是()。

A.知識分子

B.農民階級

C.工人階級

D.派

10.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和()的廣泛聯盟。

A.民主人士

B.海外僑胞

C.愛國者

D.知識分子

三、多項選擇題

1.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特別體現在()。

A.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

B.堅持多種所有制的共存

C.堅持少數人先富的政策

D.堅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E.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是()。

A.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

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

D.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向時代前列

E.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3.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解決兩大課題是()。

A.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B.不斷解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問題

C.不斷改善黨在群眾中的形象

D.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

E.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法

4.黨在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要加強的三方面建設是()。

A.思想建設

B.組織建設

C.基層建設

D.作風建設

E.制度建設

5.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根本的是()。

A.堅定不移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

B.加強民主集中制

C.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D.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

E.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知識

6.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根本的是()。

A.把黨建設成堅強的領導核心

B.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

C.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

D.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E.建立一整套科學嚴密的制度

7.加強黨的紀律包括()。

A.個人服從組織

B.少數服從多數

C.下級服從上級

D.全黨服從中央

E.密切聯系群眾

8.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是()。

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

B.調查和研究相結合的作風

C.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

D.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E.艱苦奮斗的作風

9.中國共產黨處理與各派之間的關系的方針是()。

A.長期共存

B.互相監督

C.肝膽相照

D.榮辱與共

E.保障有力

10.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對軍隊建設提出了總要求是

()。

A.政治合格

B.軍事過硬

C.作風優良

D.紀律嚴明

E.保障有力

(三)簡答題

1.為什么說,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形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大軍?

2.簡述堅持黨的領導與改善黨的領導的關系。

3.簡述黨的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

4.為什么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5.黨的組織建設有那些主要任務?

6.怎樣正確理解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7.簡述工人階級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8.簡述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主要特點。

(四)論述題

1.試論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2.怎樣理解關于“三個代表“的思想?

3.為什么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四、綜合練習題答案

一、填空題

1、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2、堅持黨的領導

3、改善4、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5、執政黨、參政黨

二、單項選擇題

1.A2.C3.C4.B5.B

6.B7.B8.B9.C10.C

(二)多項選擇題

1.AD2.ABCDE3.AD4.ABD

5.AD6.AC7.ABCD

8.ACD9.ABCD10.ABCDE

(三)簡單題

1.一方面,因為中國共產黨自身具備這種領導能力,而這種領導能力是經過無數次實踐的檢驗的;另一方面,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全國人民的歷史選擇。

2.堅持與改善之間的關系表現在,(1)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對于黨內任何企圖削弱、擺脫、取消、反對黨的領導的傾向,必須進行批評、教育以至作必要的斗爭;(2)為了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使黨能真正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的需要,切實克服自身建設中的種種缺點和不足。

3.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是:把黨建設成為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4.思想建設是一項基本建設。(1)只有思想路線正確,才能有政治路線的正確;(2)只有全黨思想認識上的一致,才能有全黨在行動上的一致;因而,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

5.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突出環節,我們黨在加強組織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闡述了黨在組織建設方面的主要任務:(1)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2)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3)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領導干部。

6.民主與集中是辯證統一的關系。(1)民主是集中的必要條件,沒有民主,就沒有正確集中;(2)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沒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形成了也不能有力地執行。民主與集中兩者相輔相成,內在統一。

7.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建設和改革最基本的動力,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強大而集中的社會力量。

8.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1)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勞動者與愛國者的廣泛聯盟;(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人民政治協商制度。

(四)論述題

1.中國要搞現代化,在思想政治方面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而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1)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中國的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特別體現在兩點上:一是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二是堅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要堅持這兩點以至堅持整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必須靠共產黨的領導。因為只有共產黨才能明確這個方向并保證這個方向,這個方向是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從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而作出的選擇。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道路。

(2)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找到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律的正確道路。要實現中國的現代化,除了要有堅定正確的方向選擇外,還必須找到一條合乎中國特點的具體道路。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另一方面要對中國國情有深切的了解,并且把這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能夠提出這項任務并解決這項任務的,只有共產黨。

(3)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制定合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明確了前進的方向,找到了前進的道路,還必須有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來體現、保證。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由于它堅持從實際出發、為人民服務和實踐第一等科學的思想原則,因而它具有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條件。從民主革命時期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從到鄧小平,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路線方針政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20周年的實踐證明,這些路線、方針政策是合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需要的,是得到全國人民擁護的。

(1)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形成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大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而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具備這種領導能力,全國人民根據長期的歷史經驗也作出了歷史選擇,認為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下順利進行。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一支具有極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2.(1)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代表和反映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階級和社會集團,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革命力量。工人階級代表著當代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就必然忠實地代表著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先進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是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的反映和體現,同時又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前進提供思想指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不僅因為它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而且在于它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由黨的基本性質和根本任務決定的。因此,從總體上說,黨是社會生產力的代表,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也是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政黨都以一定的階級為基礎,在政治上代表這個階級的利益,是為這個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我們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衡量黨的一切工作和方針政策的最高標準。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必須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群眾。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色。

3.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明確指出:人類社會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歸根到底,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歷史活動是群眾自己的事業。中國共產黨把上述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也從自己切身的實踐經驗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人民群眾才能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對于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來說,黨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人民的艱苦努力完成的。而且,我們黨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它是:(1)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愿望和要求、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業。(2)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人民群眾的事業,它的基礎就在人民群眾之中;(3)由于這項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它的成功更需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因此,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中,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他們的歷史主動精神,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