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5 10:43:00
導語: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是鄧小平軍隊建設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指導我軍軍事教育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其形成與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這一思想的核心內容、指導思想、基本途徑、重要保證、根本目標等均有著深刻的理論內涵,呈現出時代性、繼承與發展并舉、哲學性等鮮明的理論特色。
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是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的具體體現,是指導我軍軍事教育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深刻領會這一思想的理論體系和基本內涵,對于進一步指導我軍軍事教育實踐、推進新時期軍隊建設和指導國防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是在他長期的政治、革命實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是鄧小平同志在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從事并指導軍事教育工作的實踐總結和理論概括。這一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對軍隊建設的要求在理論上的表現。從發展的觀點看,這一思想的發展和最終形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一)準備和萌芽時期
鄧小平青少年時期,中華民族苦難深重,危機重重,他負“工業救國”之志到法國勤工儉學,在那里他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道路,邁出了革命軍事實踐的第一步。1926年,他入莫斯科“中山勞動大學”學習,接受軍事訓練,通過近一年時間的系統學習,他對培養從事革命武裝斗爭的軍事人才的重要性在理論上有了一定的認識?;貒?,鄧小平即開始直接從事軍事人才的培養工作。1927年2月,他擔任西安軍事學校的政治部主任和黨的書記,致力于軍校的政治教育。在此期間,鄧小平同志的軍事教育思想開始初步萌發。
(二)探索和形成時期
在艱苦的革命年代,鄧小平的軍事教育思想獲得了蓬勃發展。1929年他領導百色武裝起義,革命斗爭實踐使他深刻領悟到中國革命需要一大批軍事人才。在此后的萬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他十分注意以各種方式和手段提高干部的軍政素質,發表了人才培養重在提高素質的精辟見解,認為“兵貴精,不貴多。現在還是要從提高人員素質,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來解決問題。”[1]建國后,鄧小平更加關注軍事人才的教育培養。1954年7月9日,他在政務院討論教育工作時鄭重指出:“現在我們是搞建設,干部已成為決定性的因素……辦好學校,培養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設。”[2]1961年11月23日,他又指出:“把年輕人提起來,放到重要崗位”[3]上去。1975年,他首先提出了“軍隊要整頓的思想”,并先后發表了《軍隊要整頓》、《軍隊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近10篇主要軍事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軍事教育觀點,其軍事教育思想初步形成。
(三)豐富和發展時期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這一歷史時期鄧小平的軍事教育思想又到了豐富和發展。在1981年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鄧小平當選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并自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起,鄧小平先后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從新的歷史條件出發,就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大政方針進行了總體設計,相繼發表了《精簡軍隊,提高戰斗力》、《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在軍委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重要講話,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戰就可以延緩;霸權主義是當代戰爭根源,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要在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下行動;要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建設鞏固的國防;中國今后的反侵略戰爭要堅持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實行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大力加強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人民解放軍要建設成為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要減少數量,提高質量;要按照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和精兵合成、提高效率的原則,改革軍隊體制編制,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實行干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軍人,開展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要繼承軍事思想,研究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發展中國軍事科學;等等。上述觀點和原則的確立,使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形成了一個科學理論體系。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也獲得了極大地豐富發展和貫徹執行。全面闡述了關于軍隊建設和軍事教育的一系列戰略觀點,標志著其軍事教育思想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成為指導培養適應現代化戰爭需要和合格人才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
二、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的基本內涵
(一)核心內容是把軍事教育思想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
鄧小平同志科學地總結了軍隊教育訓練中的歷史經驗,著眼于我軍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和現代戰爭的特點,創造性地首先提出軍隊教育訓練的戰略地位問題。他說:“戰略要研究的問題,不僅是作戰的問題,還包括訓練。要把訓練放在戰略問題的一個重要位置上?!盵4]1977年8月,他在軍委座談會上,再次強調指出:“在沒有戰爭的條件下,要把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盵5]1980年3月,鄧小平同志針對個別單位教育訓練不落實的情況,嚴肅要求: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作為一個制度問題加以解決?!盵6]現在看來,鄧小平提出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這是關系到全軍新時期建設的全局性的大問題,奠定了新時期我軍教育訓練工作的理論基礎,是對軍事教育理論的創新和貢獻。
(二)指導思想是“三個面向”
1983年10月鄧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7]這“三個面向”從現代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概括了時代對教育工作的要求,指明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也是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的精髓,是軍事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懊嫦颥F代化”強調了軍事教育要為軍隊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建設服務,通過現代化的教育訓練,造就大批現代化的優秀人才;“面向世界”強調了教育要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先進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改革發展我國軍事教育事業;“面向未來”強調了軍事教育要著眼于未來發展的需要,立足于培養未來高技術條件下戰爭所需的軍事人才。總體上看,“三個面向”的教育思想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鄧小平軍事教育的指導思想,也是新時期我軍教育訓練的基本方針。
(三)基本途徑是堅持“兩條腿走路”
一方面,實踐是鍛煉人才的大熔爐,強調勤學苦練。鄧小平指出:“部隊本身要提倡勤學苦練?!薄耙獜那趯W苦練的實踐中學本領”,“軍隊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覺悟,靠勤學苦練,不苦練不僅不能提高本領,還會出事故。從戰士到干部都要苦練,包括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在苦練中增長指揮能力和管理能力?!盵8]他還對部隊勤學苦練的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尤其指出干部要身體力行,當好排頭兵。通過學習、訓練、拉練、演習等提高軍隊政治覺悟和軍事本領。另一方面,重點辦好各級各類軍事院校。軍隊院校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基地和搖籃,是軍隊建設的基礎,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院校在軍事教育中的作用,一貫強調軍事教育要以軍校教育為重點的思想,他說:“現在打仗,我們的軍隊沒有現代化戰爭的知識不行……各級軍官都必須經過軍官學校的訓練。”“過去是在戰爭中的訓練,從戰爭中學習,而且那個學習是最過硬的。但是現在,即使有戰爭,不經過學校學習也不行,因為裝備不同了,指揮現代化戰爭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盵9]不僅如此,他還就如何辦好軍事院校提出了基本要求:“第一,訓練干部,選拔干部,推薦干部?!薄暗诙?,認真學習現代化戰爭知識,學習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薄暗谌?,恢復我們軍隊的傳統作風。”[10]這為辦好各級各類軍事院校指明了方向。在他的親自關懷下,中央軍委于1977年作出了《關于辦好軍隊院校的決定》,大批部隊干部進入院校培訓,有力地推動了軍事教育工作的展開。鄧小平指出,進行現代化戰爭,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天上、地下、陸上、水下,包括通信聯絡,都要懂得。在戰爭年代,人民解放軍主要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那是最過硬的學習;在和平時期,就要從教育訓練著手來提高干部戰士的素質,提高軍隊戰斗力。在沒有戰爭的條件下,要把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作為和平時期軍隊的經常性中心工作,這個原則要從制度上加以貫徹。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這一方針具體化,需要從兩個方面去做。一方面是部隊本身要提倡苦學苦練。部隊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覺悟,靠勤學苦練,從戰士到干部都要苦練,從勤學苦練當中學本領。要根據現代戰爭的需要,學習現代化戰爭知識,學習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要通過學習、拉練、演習,增長各級干部的指揮能力和管理能力,戰士則要學會怎樣對付坦克、飛機等。軍隊的好傳統、好作風,也要從苦練當中恢復和培養起來。同時,還要努力學習其他一些必要的政治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另一方面是通過辦學校來解決干部教育訓練問題。為了提高干部的指揮水平、管理水平,增加他們的知識,要辦好學校,包括各總部、各軍兵種、各級的學校,都要辦好。辦學校,一是訓練、選拔和推薦干部,起到集體政治部、集體干部部的作用。二是認真學習現代戰爭知識,不但高級干部要學,連排干部也要學,要使軍隊各級干部都懂得現代戰爭。三是恢復人民軍隊優良的傳統作風。要在學校里培養這種作風,并把它帶到部隊,發揚光大。辦好學校,首要的是選好辦校的干部和教師。這些干部比部隊現職干部還重要,要選最優秀的。其次是搞好教材。(四)重要保證是加強政治教育
鄧小平同志結合時代特點,創造性地維護和發展提出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生命線的論斷,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的“真正優勢”和“看家本領”,強調“部隊要加強政治教育”,[11]指出軍校的教學活動除了軍事訓練外,主要是政治教育和開展黨的工作,同時提出了部隊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一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他說:“對我們軍隊來說,有堅定的信念現在仍然是一個建軍的原則,仍然不能丟掉,這是中國自己的特點。”[12]二是黨的方針政策尤其是基本路線教育,他告誡全黨全軍:“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盵13]三是服從國家建設大局教育,他指出軍事教育要“緊密地配合這個大局,而且要在這個大局下面行動。”[14]實踐證明,由鄧小平倡導的軍事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廣大官兵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提高政治素質,使我軍軍事教育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五)根本目標是全面提高現代軍事人才素質
人是軍隊建設中最基本、最活躍的因素,軍隊人員素質的優劣是衡量軍事教育質量高低的基本標志。在培養什么樣的軍事人才問題上,鄧小平反復強調:革命化是第一位的,“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主要工具。軍隊不搞好,軍隊干部不純,禍害很大?!盵15]良好的政治素質是軍事人才的首要條件。其次,要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化戰爭的軍事知識,特別是要“認真學習現代戰爭知識,學習諸兵種聯合作戰。不但高級干部要學,連排干部也要學,都要懂得現代化戰爭?!盵16]同時,鄧小平同志針對和平時期的特點,重點強調了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們軍隊要搞得生動活潑些。只著眼于單位本身建設的需要是不夠的,還要著眼于干部、戰士轉業復員到地方的需要。”[17]要求軍隊干部和戰士既能打仗,又能搞社會主義建設,并指出:“培養軍隊和地方兩用人才,也是個顧全大局的問題?!薄败婈犈囵B兩用人才,地方是歡迎的?!盵18]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思想,是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在人才培養上的一個創造,軍隊增強了戰斗力和凝聚力,也為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有用人才。
三、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的理論特色
(一)時代性特色
任何理論思維都是時代的產物,任何偉大人物及其偉大思想的背后,都有與之相聯系的深刻的時代背景。正是鄧小平同志在立足于時代背景,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科學分析時代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時代要求,對軍事教育的內容、方法、目標等作出恰當判斷,提出一系列精粹的見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軍事教育思想。如軍事教育的內容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他認為,排兵布陣,勇敢善戰是冷兵器時代的要求;小米加步槍時代則要懂得射擊、刺殺、扔手榴彈;陸、海、空立體戰時代就得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于是他反復強調:“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條件。”[19]要分析新的歷史條件,要知道什么是新的歷史條件。1978年,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馬列主義、思想的基本原則,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一定要和實際相結合,要分析研究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盵20]
(二)繼承和發展并舉的特色
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是對軍事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鄧小平同志是我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是同志的親密戰友,對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對軍事思想不僅是熟悉,更是有軍事體驗的,因此,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的各項內容都體現著軍事思想的光輝。如他在提出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時直接指出:“同志就指出過,軍隊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在新的條件下,我們重新強調貫徹執行同志的指示,顯得特別重要。”[21]不僅如此,他還把軍事思想與不斷的歷史條件相結合,并在新的實踐中加以豐富和發展,提出了許多新的革命論斷和構想,從這個意義上,鄧小平新時期軍事教育思想是軍事教育思想發展的一個嶄新階段。
(三)顯明的哲學特色
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不僅包括著一系列重要理論原則,而且包括許多方法論,從其基本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鄧小平在提出這些理論原則的同時,特別強調理論原則的具體化,相應提出了具體政策、具體措施、具體辦法,切實地加以貫徹落實,認認真真解決問題。如他提出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接著就具體指出應采取兩種措施——勤學苦練和辦好軍事院校,同時又分別指出具體實施辦法和工作要求等??梢姡囆∑杰娛陆逃枷胗质且槐净畹恼軐W教材,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M].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2][3]鄧小平文選(第1卷)[M].
[4][5][6][8][9][10][15][16][17][19][20][21]鄧小平文選(第2卷)[M].
[7][11][12][13][14][18]鄧小平文選(第3卷)[M].
- 上一篇:學校甲型h1n1流感緊急預案
- 下一篇:衛生局社會評價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