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論文
時間:2022-07-31 10:28:00
導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同志在“七一”講話中作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科學論斷。這個論斷既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150多年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意義。這一論斷,第一次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新認識。這一科學論斷突出地強調了馬克思主義是伴隨著時代、形勢的發展而發展的,是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新概括。
在時代、形勢和實踐發生劇烈而又深刻地變動的歷史條件下,能否與時俱進,關系到能否真正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同志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的精神境界,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站在時代高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的清醒、自覺和無私的境界。
學習“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這一科學論斷,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正文】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所作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科學論斷。這個論斷既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150多年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意義。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并用以指導我們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
(一)
同志這一論斷,第一次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新認識。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后,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世界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中經常引起人們關注和爭論的一個重大問題。它也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經常引起人們關注和爭論的一個重大問題。
人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也是在實踐過程中,特別是在同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想的斗爭中不斷發展的。
——1894年,列寧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人?》中說過:“馬克思認為他的理論的全部價值在于這個理論‘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同一篇文章中,列寧還說過這是“馬克思理論的全部精華”。
——1920年,列寧在評論《共產主義》雜志的“左派”幼稚病缺點時,提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矛盾論》這兩篇重要著作中都引用了列寧的這一重要思想(按當時的翻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被譯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我們可以注意到,這樣一些論斷,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深刻概括。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價值”、“馬克思理論的全部精華”,還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強調不能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而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對事物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
我們同樣可以注意到,同志關于“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這一科學論斷,同列寧、、鄧小平上述論斷既是一致的,同時又突出地強調了馬克思主義是伴隨著時代、形勢的發展而發展的,是一個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新概括。
(二)
回顧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在時代、形勢和實踐發生劇烈而又深刻地變動的歷史條件下,能否與時俱進,就成了區別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與假馬克思主義者、反馬克思主義者的分水嶺。
在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的營壘里曾經出現過三個代表人物:一個是伯恩斯坦,他面對著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始而懷疑馬克思主義,進而主張放棄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理和社會主義的最終目的,完全走向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面;一個是19世紀末德國社會最主要的領導人、第二國際最負盛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考茨基,他曾經同伯恩斯坦作過堅決的斗爭,但是他后來認為帝國主義只是資產階級為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工農業比例失調問題而采取的擴張政策,而不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階段,從而看不到帝國主義時代出現的革命形勢,后來甚至攻擊和詆毀俄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一個是列寧,他認真而又深入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同時又以鮮明的態度批判了伯恩斯坦對馬克思主義的背叛,他強調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指出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同時又以鮮明的態度批判了考茨基的陳腐之見和對無產階級革命與無產階級專政的背叛。這三個代表人物,在馬克思主義同時代、形勢和實踐的關系問題上,一個是與時動搖,直至背叛馬克思主義;一個是與時不變,走向馬克思主義的反面;一個是與時俱進,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這些情況,在我們黨的歷史上也多次發生過。把第一種情況稱為“反馬克思主義”,把第二種情況稱為“假馬克思主義”,第三種情況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他特別強調要區分后兩種情況。比如,在1941年9月10日寫的《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一文中指出:“這是因為這些主觀主義者自稱為‘國際路線’,穿上馬克思主義的外衣,是假馬克思主義。”他還強調,“要分清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和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因為,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就是能夠理論聯系實踐的,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
在我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大轉折過程中,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關頭,也經常出現這樣三種情況:一種是面對新事物新問題,不能與時俱進,而是懷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甚至走向資產階級自由化;第二種是面對新時期新現象,也不能與時俱進,而是簡單地套用馬克思主義的條條,固步自封、不思進取,還要到處點名打棍子,搞“左”的一套;第三種是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與時俱進,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行理論創新。從鄧小平到,從來都主張要反對右的和“左”的錯誤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才從根本上保證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解決新情況新問題,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在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開拓前進。
鄧小平曾經說,“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就是能夠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者。或者說,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三)
馬克思主義這種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通過兩種基本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第一種形式,是后人與時俱進,對前人的理論進行豐富、完善、修正和發展。比如,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列寧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國或數國獲得勝利的理論,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關于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理論,也是對馬列主義的創造性發展;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獨特發展;等等。回顧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在進行這樣的理論創新時,后人總是面臨著來自右的和“左”的錯誤思想的障礙,其中最大的障礙是“左傾”教條主義。根據我們黨的經驗,破除這個障礙的最好武器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第二種形式,是本人與時俱進,對自己原來的觀點進行豐富、完善、修正和發展。我們可以重新讀一讀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黨宣言》所寫的7篇序言。比如,在《共產黨宣言》發表25年后的1872年,馬克思、恩格斯在這篇經典著作的德文版序言中寫道:“由于最近25年來大工業有了巨大發展而工人階級的政黨組織也跟著發展起來,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實際經驗而后來尤其是有了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達兩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實際經驗,所以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是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至于列寧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實行新經濟政策;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審時度勢,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并不斷改變對國民黨的政策;鄧小平20世紀70年代末對世界大戰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對時代主題看法的改變;等等,都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本人改變自己的觀點,與時俱進的事例。要做到這一點是極其不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排除來自各方面的錯誤思想的干擾,而且需要自身高度的清醒、自覺和無私的境界。
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從上述哪一種形式來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鄧小平都是與時俱進、勇于理論創新的光輝典范。
同樣,我們可以看到,同志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并根據這一重要思想改變個別不合時宜的觀點、做法,進行理論創新,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的精神境界,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站在時代高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的清醒、自覺和無私的境界。
(四)
學習“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這一科學論斷,弘揚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的崇高精神,對于我們在當今世界劇烈而深刻地變動的歷史環境和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
意義之一,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既然說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那就需要說清楚我們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其道理當然很明白,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但是,當你作出這樣回答的時候,也有人會說:“是的,馬克思主義在產生的時候,是符合當時的實際的,而且比當時其他人的認識都要深刻,但是馬克思、恩格斯去世已經100多年了,世界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堅持他們的思想理論呢?”根據同志的論斷,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符合客觀實際的,而且是伴隨著客觀實際的發展而發展的,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影響力,因而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意義之二,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是共產黨人,毫無疑問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指導思想上決不能搞多元化。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一個堅持什么、怎么堅持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般地談論“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但是究竟怎樣做到“堅持”與“發展”相統一,防止這樣的或那樣的偏差或錯誤傾向發生,仍然是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特別是在社會大變動、歷史大轉折時期,這個問題顯得更為突出。根據同志關于“與時俱進”的思想,解決這個難題就有了一個正確的原則:一切從發展變化著的時代、形勢和實際情況出發。這樣,我們就能自覺地把我們的思想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在與時俱進中實現“堅持”與“發展”的辯證統一,在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
我們黨已經80歲了,執政也有50多年了。這樣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黨,今天能夠認識到并且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能夠認識到并且明確提出“三個代表”是黨保持先進性、始終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強領導核心的基本要求,這說明我們中國共產黨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朝氣蓬勃的黨。也就是說,我們的黨是一個有希望、有前途的黨。
- 上一篇:馬克思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論文
- 下一篇:工商行政管理局醫療廣告專項整治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