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02 09:24:00
導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國外文獻研究現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最早見之于20世紀40年代出版的霍克海默爾與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法》一書(1947年)。由啟蒙精神所產生的認識論意味著我們是在對自然有支配權的范圍內認識自然的,認識自然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自然,奴役自然?!坝捎谧匀槐黄茐牧?,每一種想要取消對自然奴役的企圖都更加深人地陷入被奴役之中,由此產生了歐洲文明的過程?!?/p>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首次提出和使用這一概念的是加拿大學者本·阿格爾。阿格爾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一書中,將"TheEcologicalMarxism"理解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有安德烈·高茲、詹姆斯·奧康納、威廉·萊斯、本·阿格爾、約翰·貝拉米·福斯特、大衛·佩珀。他們認為,首先,生態問題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世界最為突出的問題,應強調生態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生態危機已取代經濟危機而成為資本主義的主要危機。其次,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異化消費”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態危機的根源,他們主張應予批判。再次,擺脫生態危機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種“穩態”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最后,提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爭取社會主義道路的設想。
20世紀90年代以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危機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馬爾庫塞對“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的批判;威廉·萊斯重新定位自然與社會的關系;本·阿格爾的生態危機理論的建立。
(一)關于對生態危機原因的分析
本·阿格爾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中提到,馬克思主義關于工業資本主義生產領域的危機理論已失去效用,今天危機的趨勢已轉移到消費領域,即生態危機取代了經濟危機,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意識和危機理論給予高度重視,認為今天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危機就是生態危機。
詹姆斯·奧康納在《自然的理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中提到,用自然改造文化觀念,用自然和文化改造傳統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
威廉·萊斯在《自然的控制》中指出,資本主義倡導的生產和消費模式雖延緩了經濟危機但卻加劇了生態危機,他鮮明地提出“控制自然的觀念”才是生態問題最深刻的根源。此外,萊斯還對“控制自然的觀念”有著重要影響的培根的思想和馬克思的自然觀進行了分析。
大衛·佩珀在《生態社會主義——從深層生態學到社會主義》中指出,生態危機的原因不在于生產力和人的需求的增長,而在于資本主義獲利本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
貝拉米·福斯特在《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中認為,生態危機與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方式有關,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方式使得環境持續性地惡化。
(二)關于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詹姆斯·奧康納在《自然的理由——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深刻、尖銳地指出,資本主義社會除存在歷史唯物主義所講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外,還存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的雙重危機理論。兩種矛盾相互作用,加深、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框架內的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
安德烈·高茲在《經濟理性批判》中認為,資本主義的利潤動機必然破壞生態環境、資本主義的危機本質上是生態危機。資本家不愿意在環境保護上投資,即便投資,腦子里想的也是賺錢。在《勞動分工的批判》一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是一切異化的根源”。
貝拉米·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指出,以經濟增長為目的的當代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克服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的。福斯特指出,部分廠主在環境保護上或許作過一些努力,但這種努力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二、國內文獻研究現狀
王雨辰、郭劍仁對以貝拉米·福斯特、詹姆斯·奧康納為代表的北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全面地考察,指出“貝拉米·福斯特理論的特點是力圖通過對馬克思理論文本的解讀,挖掘其中的生態哲學思想,從而建構出他自己的生態唯物主義哲學和物質變換裂縫理論”。在此基礎上,貝拉米·福斯特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同生態危機的關聯,其理論側重點是環境社會學研究。詹姆斯·奧康納則是通過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和自然緯度,揭示資本主義二重矛盾同生態危機的關系,提出生態社會主義構想,其理論側重點在于生態政治學。
曾文婷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一書的第二章,從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層面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危機理論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她分析了科學技術的錯誤利用方式與生態危機的關系;生態危機不在科學本身,而是在于意識形態,控制自然的觀念才是生態危機的最深刻的根源;生態危機不是一個純粹自然的和科學的問題,它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政治危機、經經濟危機和人的本能結構危機的集中表現,其主要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
郭劍仁在《生態地批判》第三章研究和探討了北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貝拉米·福斯特的生態危機思想。他指出,福斯特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不可改變性和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可持續性,揭示了生態危機的根源、生態和資本主義的對立關系及解決生態危機的出路,即社會正義運動和環境運動的聯合是解決之道。
葛恒云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及其啟示》認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或在于其認識上的問題,或在于其理論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作為理論核心的異化消費概念,是從異化勞動概念中派生出來的,沒有以對人的物質需求的深入分析為理論前提,影響了對壟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革分析的邏輯力量。其次,是對科學技術的片面評價。
曾文婷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評析》一文中,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評價總體偏重于其可借鑒性。她在文中指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當代生態環境及其危機問題,致力于生態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發展與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
劉光明的《生態社會主義產生的科學文化背景探源》認為,“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作為有影響的一種社會思潮是特定的科學研究發展和文化環境的產物。生命與環境科學的發展是它的自然科學前提:馬克思主義關于自然——人——社會未來的論述和西方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探索中的有關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為它的產生和發展客觀上起了指導、借鑒作用。
解寶軍《對“控制自然”觀念的重新理解》一文中論述了20世紀中期以來,由于科學技術在運用不當和失控狀態下造成了一系列極其復雜的社會問題,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惡性污染,破壞生態平衡的生態危機。
陳紅兵《奧康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化建設》一文分析了奧康納繼承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生產勞動范疇,將生態問題作為時代主題,把自然生態因素與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相聯系研究生態危機的根源及其現實解決途徑。
三、研究現狀評析
總體而言,盡管國內外學術界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研究現狀還有不盡人意之處,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國外學者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生態危機的產生根源上,并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發展,而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綠色社會主義構想及其實現手段研究較少。國內學者的研究雖較系統和完善地評析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各學派的思想,但僅停留在介紹其思想的階段,缺乏把“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聯系起來研究,提出具體的方案;缺乏從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的角度出發把“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危機與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聯系起來的可實施的措施。
摘要:“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影響的思潮之一,是20世紀60-70年代在西方出現的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分析當代的生態危機,探討解決生態危機的途徑。生態危機觀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研究“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們必須關注的內容之一。國內學者的研究雖較系統和完善地評析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各學派的思想,但僅停留在介紹其思想的階段,缺乏把“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與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聯系起來研究的措施。
關鍵詞: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危機觀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分析論文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理論創新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