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研究

時間:2022-07-14 10:21:56

導語: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內容

(一)關于共產黨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非常重視科學理論在政黨建設中的作用,認為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馬克思說,要革命,就要有正確的理論來指導。“只有清晰的理論分析才能在錯綜復雜的事實中指明正確的道路。”而要提出正確的理論,就離不開科學的世界觀的指導。而且,只有以科學的世界觀作為革命理論的基礎,才能把握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使革命理論具有正確性和徹底性。馬克思認為,共產黨之所以是無產階級的先進政黨,一方面是由于它是由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所組成,另一方面是因為它有一個較之以往更科學、更先進的世界觀作為自身的理論基礎,并以這一世界觀作為自己活動的理論基礎,它就是馬克思新發現的唯物史觀。共產黨以科學的世界觀為指導,所以它較之其他非無產階級政黨和一般的無產階級群眾有更全面、更系統的理論基礎,它能夠正確地反映本階級自身的利益訴求。馬克思認為先進的理論只有為群眾所掌握才能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性力量。“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馬克思高度重視黨的理論的宣傳和普及教育工作,并把它作為黨的理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并始終注意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向工人進行理論的宣傳和教育。

(二)關于共產黨的綱領理論

馬克思在創建和領導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過程中,非常重視黨的綱領的制定。他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撰寫的《共產黨宣言》是世界上無產階級政黨的第一個綱領。他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一篇序言中指出,《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在這里,馬克思提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就是要領導無產階級,用暴力手段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消滅私有觀念,消滅階級和壓迫,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的綱領有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兩項內容。其中,最低綱領即最近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最高綱領即最終目標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綱領要通過實際行動來逐步實現,正如馬克思所說“: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因此,無產階級政黨在革命實踐的進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革命策略逐步地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建立共產主義社會。

(三)關于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原則

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根本利益和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戰斗口號。巴黎公社革命爆發以后,各國資產階級反動政府聯合起來鎮壓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為了取得革命行動的最終勝利,全世界無產階級也必須聯合起來一致行動,相互援助和支持,才能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同時,馬克思、恩格斯還指出,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首先發生在一國范圍內,然而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具有國際性,這就要求在世界范圍內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為維護無產階級的共同利益、反對共同的敵人而實行國際團結。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國際性和國家范圍的民族性,決定了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的統一。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在實現本民族革命任務的實踐過程中,應始終把本國的革命運動看成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一部分,不能只為了局部利益而忘了無產階級的整體利益,更不能為了本民族利益而損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二、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發展

列寧在建立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和領導俄國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不僅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政黨理論的基本原理,而且在俄國特殊的歷史背景條件下,更好的對它進行了新的豐富和發展。

(一)強調集中制和鐵的紀律

列寧十分強調集中制原則在黨的組織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黨要發揮自己的領導作用,有計劃地帶領群眾進行革命,就必須按照集中制原則把革命群眾組織起來。但黨的集中制原則并不排斥民主的要素,而且列寧主張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盡最大努力實行民主。列寧認為必須要用嚴格的統一的革命紀律來保證黨的組織隊伍的統一,保證黨的綱領和路線的徹底實行。列寧指出,黨是工人階級有組織的部隊。它有嚴密的組織和統一的紀律,有從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構成的統一體系,每一個黨員都必須參加黨的一個組織,執行黨的決議,遵守黨的紀律。同時,明確規定了黨的組織原則和活動準則是民主集中制。同時,列寧強調所有黨員在黨的紀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肆意踐踏黨的紀律,違背黨的原則,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絕對服從黨的紀律。

(二)提出黨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

針對孟什維克認為俄國革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無產階級主要是起輔助作用的問題,列寧明確指出,惟有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程中發揮領導作用,才能將革命運動進行到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無產階級參加并領導資產階級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不可缺少的一個實際步驟,因為資產階級革命進行的越充分、越堅決、越徹底,無產階級就越有打敗資產階級和實現社會主義的保證。列寧強調指出,無產階級要想實現自己的領導權,首先,必須同黨內的機會主義策略路線堅決斗爭,始終保持自身的獨立性、純潔性,這是掌握領導權的關鍵;其次,與農民階級結成最親密的戰友關系,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再次,爭取無產階級領導權必須破壞資產階級領導權,孤立自由資產階級,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如此才能將革命的領導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提出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列寧一貫強調密切聯系群眾是布爾什維克黨不可戰勝的力量源泉,他認為先鋒隊“僅僅是整個無產階級中的一小部分,而無產階級又只是全體居民群眾中的一小部分”,布爾什維克黨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團結其他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并贏得他們的擁護和支持,因此,他提出了密切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觀點。同時,列寧也十分清醒地看到執政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他說,“如果以為單靠革命家的手段就能完成革命事業,那將是他們最大的最危險的錯誤之一。”列寧在十月革命后一再提醒共產黨員不要變成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官僚主義者,要經常到人民中去汲取營養和智慧。

(四)系統的提出了建黨理論的“灌輸”說

列寧認為工人階級的自發運動產生不了科學社會主義,而他們只能產生工聯主義,因為工人自發運動的目的無非離不開兩個方面,一是為了增加工資,一是為了縮短勞動時間,減少勞動強度。因此,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只能從外部向工人群眾灌輸進去,來賦予自發的工人運動以自覺的性質。因此,黨就要在工人階級中灌輸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使無產階級意識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及其歷史使命,自覺參加黨領導下的工人運動。那么,應該怎樣向工人階級灌輸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呢?列寧認為,組織理論學習與進行宣傳鼓動是必需的,馬克思主義者應該深入到工人組織中去,向工人群眾灌輸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要指導工人從政治角度去認識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對立的性質,明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作者:王朋超 單位: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