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偉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蘊

時間:2022-01-25 04:35:38

導語:淺談偉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偉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蘊

摘要:偉大抗疫精神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從文化自信的角度看偉大抗疫精神的提出和形成,有著內在的邏輯維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根基,偉大抗疫精神蘊藏著“仁愛和諧”的人文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以及“天下為公”的文明底蘊。革命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靈魂,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價值追求、艱苦奮斗精神以及實事求是優良作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指引,馬克思主義為偉大抗疫精神提供方法論支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偉大抗疫精神。

關鍵詞:偉大抗疫精神;文化自信;底蘊

2020年我國暴發了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勇拼搏奪取了抗擊疫情的人民戰、阻擊戰和總體戰的勝利,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1]的偉大抗疫精神。這種偉大抗疫精神與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其背后折射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根基,革命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靈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方向指引,深入全面地理解偉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蘊,有利于講好“抗疫”的中國故事,發揮好偉大抗疫精神的價值引領作用。

一、中華傳統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根基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多年的征程風自強不息,是因為我們具有獨特的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在抗疫斗爭偉大實踐中,蘊藏著深厚人文精神、家國情懷以及文明底蘊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根基。(一)偉大抗疫精神蘊藏著“仁愛和諧”的人文精神。“仁愛”“和諧”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其蘊藏著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在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中得到生動體現。1.講仁愛,以尊重生命為本中華傳統文化“仁愛”思想強調的是將對待親人的仁愛之心,擴展到他人、民族乃至萬物,正所謂“民胞物與”。從仁愛出發,自然而然地引申出尊重生命之意。尊重生命才能心生體恤他人之情,才能做到愛人。荀子曰:“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據《論語•鄉黨》記載,孔子從朝廷回來看到馬廄失火,詢問“傷人乎”,而不問馬。而后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解釋到,孔子“非不愛馬,然恐傷人之意多,故未暇問,蓋貴人賤畜”。可見,中華傳統文化中十分肯定生命的價值,強調生命的難能可貴,這為抗疫斗爭偉大實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資源。戰疫斗爭偉大實踐中黨和政府始終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尊重人的生命的生動體現,正如指出,“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2]。2.尚和諧,以敬畏生命為根和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主張天地萬物、人與自然是有機統一的。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論語•陽貨》)孔子突出強調“生”字,明確肯定了自然萬物內在的生命意義,換言之,人與天的生命意義是密切相關的,人應該像天那樣善待生命,善待一切事物。而“和”是“生”的基礎,“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天論》),人類生活在天地萬物之間,與天地自然遵循著同樣的生命節律和變化規律,要敬畏天地萬物的生命本性,關愛其中的一草一木,才能實現天地自然保持和諧。恩格斯曾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3]559人類相繼暴發的瘟疫病毒之戰,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又一次警告,從SARS、MERS、埃博拉,再到肺炎,都直接或間接地與野生動物相關,要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喚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敬畏理性精神。(二)偉大抗疫精神蘊藏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根植于中華兒女精神世界的家國情懷對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每一個中華兒女身上流淌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血脈,“小家”與“大國”始終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名相依的,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而個人的責任與擔當是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精髓所在。1.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中華兒女自古以來的愛國之情源自并超越于對家庭、兒女的愛,當愛國與愛家兩種情感發生沖突時,愛國則會優于愛家的道德義務。這就是中華兒女面對家國矛盾、公私矛盾時所高揚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觀念。這種家國情懷源遠流長,譬如,孔子認為“君子義以為上”,孟子主張“舍生而取義”,墨子“義,利也”,成為中華兒女始終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疫情突然暴發,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家國情懷激勵著一批批中國兒女投身抗疫斗爭的偉大實踐中,以生命赴使命,舍小家為大家,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操融為一體,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這其中有犧牲在救治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媽媽,有永遠無法向妻子兌現婚禮承諾的丈夫,也有將生的希望留給他人而自己錯過救治的醫院院長,用大愛護眾生,用血肉之軀筑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2.沖鋒在前、為國擔當的英雄主義真正的勇士是在困難面前沖得上、豁得出、扛得住,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還不斷踐行自己肩負的責任,正所謂“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亦是如此。“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英雄豪杰的忠誠擔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文人墨客的大任擔當。在疫情防控戰場上,中國兒女用約1個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住疫情蔓延勢頭,用約3個月的時間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接連又打贏幾個局部地區的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這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沖鋒在前、為國擔當的英雄主義。(三)偉大抗疫精神蘊藏著“天下大同”的文明底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篇》),著眼于人類文明,描繪了協和萬邦、公正美好的社會。偉大抗疫精神蘊藏著“天下為公”的文明底蘊,充分彰顯樹道義、揚正義的大國形象,為世界各國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1.和衷共濟、四海一家的道義擔當疫情伊始,就強調: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疫情不分種族,病毒沒有國界;在應對這場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過程中,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唯有團結合作、攜手應對,國際社會才能戰勝疫情,維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因為“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應該是一家人”。[4]中國自古以來都追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主張肖珍,李青嵩論偉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蘊國與國之間應該建立不可分離的伙伴關系,“合則強,孤則弱”,“人心齊,泰山移”;凝心聚力才能克敵制勝,發揮出巨大的正能量。中國愿意與世界各國一道,加強國際抗疫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彰顯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2.團結合作、協和萬邦的正義守護疫情來勢洶洶,在全世界肆虐蔓延,中國秉承合作共贏的態度,毫無保留地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不僅對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心盡責。“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其在抗疫斗爭的偉大實踐中得以生動體現,中國始終與世界各國緊緊站在一起,為世界各國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

二、革命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靈魂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5]對抗疫精神而言,革命文化因其獨特的價值追求、精神品質以及優良作風成為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的靈魂,具體表現為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以及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一)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以人民為中心是對革命文化本質屬性的定位。在抗疫斗爭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面彰顯了革命文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1.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6]14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何實踐活動都是由人這一實踐活動主體為基點,有生命的個體是從事實踐活動的前提。在抗疫斗爭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要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統籌謀劃疫情防控工作。將“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1],疫情無情人有情,“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做到應收盡收、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無論是剛出生的稚幼孩童還是耄耋老人,無論是普通群眾還是人民公仆,不論是來華的外國人員還是在華的外國留學生,每個人的生命都得到悉心呵護。這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2.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即指解決人民群眾的一切實際生活問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開始就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始終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同志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鄧小平同志強調“一定要努力幫助群眾解決一切能夠解決的困難”,習強調“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抗疫斗爭偉大實踐中,各級黨委和政府“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幫助群眾解決就業、收入、就學、社保、醫保、住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分層分批精準推進復工復產,確保了人民群眾生活有序穩定。(二)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中國共產黨人的成長史就是一部氣壯山河的奮斗精神史。艱苦奮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和精神境界,更是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的鮮明特征。1.勠力奮斗的團結偉力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艱苦奮斗精神表現為勠力奮斗的團結偉力。勠力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抗疫斗爭中齊心協力共同戰勝病毒的精神姿態,千千萬萬中國人民以眾志成城的精神匯聚成全面抗疫的磅礴力量,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輪班轉”,180萬名環衛工人“白加黑”堅守工作崗位,國有企業、公立醫院勇擔重任,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人民解放軍、武警干部、公安民警等積極出力。一句話:14億中國人民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2.繼續奮斗的攻堅定力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艱苦奮斗精神表現為繼續奮斗的攻堅定力。繼續奮斗“就要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7]146。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深受疫情的影響,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難度很大。全國各省市要一道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攻堅克難的定力,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堅決克服肺炎疫情的影響,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松懈,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3.拼搏奮斗的果敢魄力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艱苦奮斗精神表現為拼搏奮斗的果敢魄力。拼搏奮斗是指面對困難敢于迎難而上、敢于擔當的勇氣和魄力。疫情防控工作難度之大、強度之高、范圍之廣,廣大領導干部“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堅守“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鏗鏘誓言。正如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中對美國人所說:“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8]1496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面臨著重重困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技術上封鎖,政治上不承認,外交上孤立,但封鎖和困境沒有讓中國人消極沉淪,而是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堅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初步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工業化實現了“從無到有”。而今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斗爭中,中國兒女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不退縮,永不言敗,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英勇地拼搏奮斗。(三)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9],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也是一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演進史。偉大抗疫精神全面彰顯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主要表現在:求真務實地做好科學防治,開拓創新地做好科研攻關,將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實。1.求真務實地做好科學防控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黨中央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求真務實地做好科學防控。2020年1月20日,鐘南山與專家組其他成員客觀分析已有病例,確認武漢疫情已經出現人傳人的現象,從此“抗疫戰”全面打響。1月23日,面對春運的壓力,黨和政府果斷做出離漢離鄂通道暫時關閉的決策,呼吁全國人民居家隔離,出門戴口罩,實行了史無前例的嚴格管控,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始終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迅速建立了全國疫情信息機制,秉承實事求是的態度,運用大數據手段,公開透明、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疫情信息,加強疫情溯源和監測。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好轉,“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向常態化轉變。2.開拓創新地做好科研攻關人類戰勝大災大難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開拓創新地做好科研攻關為此次疫情防控注入“硬核”實力。我國歷史上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等醫療著作和方法,在與疾病抗爭的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在抗擊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多次重大傳染病中,科學技術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一種新發傳染病,我們對疫情的認識還比較粗淺,而“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10],要綜合多學科的力量,把開拓創新精神貫徹到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各方面全過程,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難點問題。在沒有特效藥的前提下,注重科研攻關與臨床救治相協同,結合中西醫診療,第一時間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先后8次更新全國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有效的治療辦法,建立了多條技術線路研發疫苗。開拓創新精神得到尊崇和弘揚,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3.實事求是地將疫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實為打贏疫情防控戰爭,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堅持問題導向,抓實抓細落實各項決策部署,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上升,再疊加這次疫情的影響,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要沉下心來、撲下身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將工作落到實處。在抗疫斗爭中有的黨員不敢擔當、不推就不動,拖拖拉拉、情況弄不清,在工作中抓而不細、抓而不實,這是對黨對人民極端不負責任,必須堅決糾正。疫情進入最關鍵最吃勁的階段,各級黨委和政府更要及時糾正偏頗和極端做法,實事求是,不搞一刀切、簡單化。

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抗疫精神的指引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偉大抗疫精神的指引,主要表現在馬克思主義為偉大抗疫精神提供方法論支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一)馬克思主義為偉大抗疫精神提供方法論支持。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11]691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辯證法、社會有機體理論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方法論支持。1.堅持群眾史觀發揮人民群眾抗疫的實踐偉力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發展是“行動著的群眾”。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黨中央從一開始就確立了緊緊依靠人民應對疫情的基本戰略,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這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根本所在。在這場嚴峻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各級黨組織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堅守崗位,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14億中國人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自覺行動起來,構筑起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如所說:“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12]2.堅持唯物辯證法實現疫情防控的精準發力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善于分析矛盾、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要深入理性地分析事物的本質,全面權衡,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從眼前的危機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善于抓住關鍵,對經濟發展做出“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的科學判斷,在疫情防控行動中,將重點突破與統籌全局相統一,重點地區的疫情防控住了,全國疫情蔓延才會出現扭轉局面,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同時在疫情防控中把暴露的短板和弱項加快補起來,催生著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壯大,推動著科技創新,完善了改革舉措。3.堅持社會有機體理論推進疫情防控的有機聯動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是由多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又相互抑制。肺炎疫情作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防控工作不能僅僅只依靠醫療衛生,而是要將其放在更大的社會系統之中,集結全方位的力量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疫情防控最大成效。黨中央自疫情暴發就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多方面謀劃疫情防控工作。政治方面,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聞令而動,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經濟方面,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社會方面,依法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舉措穩定醫療救治秩序。文化方面,在全社會激發正能量,廣泛宣傳戰疫一線的感人事跡,弘揚社會主旋律。生態方面,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取締野生動物市場。顯然,疫情防控與“五位一體”實現了有機聯動,各方面相互助力,匯集成總體戰力量。(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抗疫精神。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內蘊的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高度一致,偉大抗疫精神體現出民族凝聚振興、社會團結向上、廣大民眾與時俱進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旋律就是要凝聚中華民族共識、匯聚中華兒女力量,形成和諧、團結、高昂精氣神的精神紐帶。對此,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的全面弘揚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疫情防控環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大的精神動力,為戰疫斗爭的偉大實踐提供著正確的價值導向,支撐、鼓舞、引領著廣大人民群眾戰勝病毒。在的系列講話中,特別強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疫情防控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各個環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觀為疫情防控提供價值引領。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要加大疫情防控司法力度;要加強治安管理,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犯罪行為。總之,增強全民法制觀念,全社會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社會秩序。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人民群眾抗疫的決心在抗疫斗爭中涌現出的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光輝榜樣,敢醫敢言的鐘南山院士、老馬識途的張伯禮院士、忍痛前行的張定宇院長、夙興夜寐的陳薇所長,在疫情防控、重癥救治、科研攻關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為的只是保百姓健康、佑華夏平安,贏得了無數網友的贊譽。特別是青年群體,指出“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據統計,在這場抗疫斗爭中,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后”和“00后”,他們是“勇敢逆行者”,演繹著可歌可泣的故事。抗疫斗爭的偉大實踐再次證明,偉大抗疫精神的鑄就并非偶然,其背后有著深沉的精神傳承、價值底蘊與文化支撐。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不僅推動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也彰顯了革命文化在新時代的具體表現,更體現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總之,偉大抗疫精神彰顯出社會主義中國的堅韌意志與磅礴偉力,構筑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征程中的精神豐碑,成為中華兒女新的寶貴精神財富。堅定文化自信對于凝聚社會共識、戰勝風險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N].人民日報,2020-09-09(01).

[2]在北京市調研指導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N].人民日報,2020-02-11(01).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N].人民日報,2017-12-02(02).

[5]歐陽秀敏,潘玉騰.革命文化人民性的三維審視[J].思想教育研究,2019(1):62-65.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N].學習時報,2012-05-28(01).

[10]在北京考察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協同推進肺炎防控科研攻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N].人民日報,2020-03-02(01).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N].人民日報,2020-03-25(01).

作者:肖珍 李青嵩 單位:1.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新時代青少年德育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