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衡量論文
時間:2022-07-20 04:02:00
導語:歷史衡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中國歷史/世界歷史
【正文】
以研究而聞名于世界的美國學者施拉姆曾說過:“二十世紀的重要人物幾乎沒有誰像那樣受到極不相同的各種各樣的評價。”[1]出現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除自身的理論與實踐異常豐富、復雜的原因外,主要同評論者的政治態度、思想傾向、文化背景、知識構成、個人情趣、資料掌握、研究方法等主體狀態有直接關系,正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就研究方法而言,對這樣的歷史人物,只有從歷史高度加以衡量,才會對他有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從歷史高度衡量主要是指在評價時,要著眼于大者、主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為根本標準,而不能為細微末節所模糊、迷惑;要放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評析,而不能脫離具體的歷史條件以今天的要求來苛求前人;要放在歷史長河中加以衡量,而不能只看當時一時的得失。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個別細節將會淡忘、模糊,而他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將更加真實地顯現。
一、從中華民族歷史衡量
從歷史衡量,首先是從中華民族歷史來看。中華民族有五千余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歷史做出過偉大的貢獻。直至明代中葉,中國社會一直處于向上發展的時期,中國的生產力、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在世界上處于領先的地位,中華民族走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前列。但從明代中葉以后,中國封建社會進入衰老時期,中國社會中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未能像西歐諸國那樣得到迅速發展,中國開始漸漸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清朝前期,中國社會有所發展,清朝對中國歷史發展有重要的貢獻,這是應充分肯定的。但從總體來講,此時中國封建社會已進入末期,中國與先期進入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的差距正在迅速擴大。而當權的統治者依然以天朝自居,夜郎自大,閉關鎖國,對世界新的發展渾然不知,頑固守舊,反對變革。所謂康乾盛世,其實不過是封建社會在衰亡前出現的回光反照而已,它已不能同歷史上出現過的封建社會處于上升時期的西漢盛世、唐朝盛世相提并論。不朽的中國古典小說——曹雪芹的《紅樓夢》正是以藝術的形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封建制度在“盛世”之下走向衰敗滅亡的趨勢。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爭奪和瓜分的肥肉,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中國人民進行了太平天國革命、中法戰爭、中日戰爭、、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反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斗爭,但都沒有成功,沒有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國社會衰頹的趨勢。在不屈不撓的斗爭中,代表中華民族最先進力量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但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革命斗爭在艱難曲折中前進。中國共產黨人在經過了勝利與失敗的比較,付出了血的代價后,才逐步認識中國革命規律,找到中國革命的道路,選擇為自己的領袖。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欺凌的民族。新中國成立后,繼續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頂住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的侵略、干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捍衛了國家的主權,民族的尊嚴。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現代化沒有多少建樹。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現代化事業雖然出現過“”、“”那樣的嚴重失誤,但總起來看成績巨大。在的領導下,新中國在經濟、教育、科學、文化極端落后的基礎上迅速地建立起一個獨立自主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成功研制了原子彈、氫彈,發射了導彈、人造衛星,現代化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僅是現代中國革命之父,新中國的主要締造者,而且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總之,是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才扭轉了自明朝中葉以來停滯不前、日益衰頹的趨勢,結束了一百多年備受帝國主義侵略、欺負的歷史,再次進入了一個生氣勃勃、向前奮進的新紀元。
不僅是偉大的戰略家、革命家、軍事家,而且精通中國的歷史、哲學、文化,是偉大的學問家、思想家、哲學家、詩人和書法家。他把當代人類最先進的思想文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將中國思想文化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中國人被人視為不文明的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孔子是古代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統治了中國二千多年。到了近現代,孔子思想已不適合中國社會的發展,需要有新的思想代之。但由于中國資本主義的不發達和資產階級的軟弱,中國資產階級未能擔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也未能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形成自己的成熟思想體系,以代替封建主義的思想體系。這個任務歷史地落到了無產階級肩上。在俄國十月革命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特殊形勢下,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通過自己的領袖,形成了新的科學的思想體系并在實踐上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思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已深入到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和思想文化發展的方向和人們的價值取向,成為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
受人敬仰、稱頌,不只在于他的理論和實踐改變了中國的面貌,開創了中國歷史新紀元,而且還在于他的偉大人格和崇高品德。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立志救國救民,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己任。他歷經種種磨難而始終矢志于人類解放事業。他有鋼鐵般的意志和不怕“鬼”、不信邪的英雄氣概。他繼承了中華民族天下為公、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傳統美德,把自己的一生及全家都無私地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他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與人民同甘共苦。他心中裝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直至暮年,他依然壯心不已,念念不忘的仍是人民的命運,黨和國家的安危。即使在犯錯誤時,他也自以為這樣做是出于公心,是為人民和黨的事業所必須的,這是他悲劇之所在。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的偉大人格和崇高品德,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正直的人。
中華民族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產生了眾多的杰出人物和民族英雄。但歷史上有哪位杰出人物、民族英雄的功業、理論、精神、文采、人格能與相比呢?恐怕很難找得出來。是偉人之中的偉人,英雄之中的英雄,是中華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梁漱溟是一位因后尊孔而爆得大名的中國文化保守主義的開山師祖,愛國志土,和共產黨的諍友,1953年曾受到的嚴厲批評,“”中又一度挨整。“”結束后的1980年,撰寫梁漱溟傳記的外國作家艾愷在拜訪梁時問:中國歷史上偉人很多,“你覺得最偉大的中國人是誰?”梁漱溟既沒有講孔子,也沒有講別人,而認為是,盡管他晚年犯有很多錯誤。他說:“實在了不起,恐怕歷史上都少有,……是世界性的偉大人物。”“他創造了共產黨,沒有就不能有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百分之百的事實。”[2]這是一位熟諳中國歷史、受到過嚴厲批評的老人對的最后的看法。日本研究中國歷史和的著名學者竹內實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偉人。第一個是秦始皇,因為他統一了天下。第二個是孔子,因為由于他的存在,中華世界才具有“中華文明”的“面貌”。秦始皇是中國政治權力的第一人,孔子則是沒有權力的精神世界的第一人。使這兩個人合為一體的第三人是。他既握有權力又擁有思想,他把一個國家放到歷史的舞臺上了。抹殺的名字,也就沒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第四個人是鄧小平,因為他積極推進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在干前無古人的事。[3]竹內實關于合孔子與秦始皇之長,既有思想又有功業的見解不無道理。
從中國歷史衡量,不僅要看身前對中國社會發展所起的歷史性貢獻,還要看他身后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隨著的逝世,作為特定的時代也隨之結束,但他的思想、事業并沒有就此結束、終止,而是在新的歷史時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作為的學生、戰友的鄧小平,正確評價和思想的歷史地位,高舉思想旗幟,結合時代新的特點,改革開放,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形成了新的理論,發展了思想。黨的理論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就停滯了,就要落伍挨打。但發展離不開堅持,思想的靈魂不能丟,思想的最基本原則不能違背。20世紀90代初,蘇聯東歐發生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而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一枝獨秀,欣欣向榮。中國之所以處驚不變,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中國共產黨是由締造的黨,始終堅持思想。思想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將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久遠的影響。
二、從世界歷史衡量
是一位世界性的歷史偉人,還需從世界歷史的高度來衡量。
中國是一個占人類總人口四分之一、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東方大國,曾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到近現代落伍了。把產生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運用到中國,成功地解決了經濟、政治、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如何進行革命的世界歷史課題,并在如何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面進行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膽探索、試驗,取得了寶貴的經驗。馬克思主義沒有在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首先取得勝利,而是在東方落后的中國取得了勝利,并堅持下來,這可以說是人類發展史上出現的奇跡。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馬克思主義在東方的新發展。
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密切相關,互相支持,互相促進,中國革命得到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中國革命的發展和勝利,也支援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斗爭。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階級從中國革命和思想中得到啟示和教益。中國革命的勝利有力地促進了廣大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加速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新中國建設和發展的成就對廣大新獨立的國家是一種鼓舞,新中國的經驗對它們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有借鑒意義。堅決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堅決支持被壓迫民族、被壓迫階級爭取民族獨立和階級解放的正義斗爭,堅決支持第三世界、中小國家反對外來欺負、干涉和侵略的斗爭。的中國成為被壓迫民族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爭取民族解放、維護國家獨立的榜樣。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不僅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極大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贏得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階級、進步人土和政治家、思想家的尊敬。我們只要看看在他逝世之后世界各政黨、政府、團體、報刊、電臺和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各界著名人士所發的唁電、聲明、評論、談話、紀念文章和報道,看看全世界人民舉行的各種形式的悼念活動,就可知道這位巨人對世界歷史所發生的廣泛而巨大的影響,他的英名不僅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而且也將永遠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有的政治家說:“是巨人中的巨人”。“沒有死。他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將繼續指導各國人民和各民族的命運,一直到太陽永遠不再升起。如果僅僅是從中國的范圍來衡量他的劃時代的功績,那將有損于對這位非凡人物的紀念……是一位崇高的世界領袖,他對當代局勢的發展的貢獻是沒有人可以比擬的。”有的政治家聲明說:“由于主席的逝世,人類思想的一座燈塔熄滅了。”有的政府聲明:“他的原則和他的斗爭始終是指導全世界自由的人們的明燈。”有的報刊評論說:“給第三世界樹立的榜樣:自力更生。”“是窮國人民的偉大朋友和全人類的導師。”“的業績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二十世紀的面貌。”[4]逝世在全世界所引起的反應之強烈和悼念活動之廣泛、持久是空前的,以后很難再會出現類似的盛況。是20世紀對人類歷史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
是世界性的歷史偉人,他的思想,尤其他的哲學思想、軍事理論,他的詩詞書法,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對的研究已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問。有的研究者說:人們可能對這個中國領導人的偉大程度、成功程度及其取得成就的持久性有爭論,“然而,沒有人會否認毛比本世紀的任何人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更多更深刻,而且在其死后可能還對人類具有‘說服’的力量”[5]。有的研究者指出:“他()的經歷,足以使他成為將馬克思、列寧、斯大林合為一體的中國革命的化身。”“在許多國家,‘’這一有助于跨越文化障礙的親切尊名,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常用語”,“即使是孔夫子,他的學說也從未傳播到如此之多的國家”。“毛是第一位以樸素而直率的語言同世界談論我們的切身利益的中國人……”。[6]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軍隊的偉大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他的軍事理論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民族解放戰爭有重大影響,他的軍事著作為西方軍事理論界所推崇。有的西方軍事理論研究者稱:“圖書館里的書架被那些稱頌為卓越的游擊戰權威的書壓彎了。但是,毛何止是一位游擊戰士!他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7]“是掌握打開這個時代軍事奧秘之鎖的全套鑰匙的一個時代的人物”。[8]總之,推動了中國走向世界,使中國重新對人類做出貢獻。他逝世后,他的著作繼續為國外的研究者以各種文字編輯出版。
由于其理論與實踐的豐富性、復雜性,因此,他對世界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復雜的。世界上不同政治、思想、文化背景的人們自然對他有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取舍。一切追求革命、進步的人們仍將把他的著作當作革命教科書,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切正直的學者將通過研究來研究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和中國的現代歷史;而一切反對革命、恐懼革命的人將把作為活著的敵人加以反對。施拉姆在1984年發表的《的研究:回顧與展望》一文中說:“今天,雖然在中國和世界上的影響已不如六十年代那么巨大,但并沒有從歷史地平線上消失”。作為世界性的歷史人物,的影響將繼續存在。
三、歷史地看待的錯誤
不是神,而是人,有功,也有過。他自己講過,他身后如果能夠得到三分錯誤、七分功勞的評價就滿意了。我們在充分肯定的歷史功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他所犯的錯誤,歷史地看待他的錯誤,從中吸取教訓。
首先要實事求是地估量的錯誤。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是正確的,這已為歷史所證明,但他對中國革命規律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他對有些事和人的處理并不都完全正確。在這方面突出例子是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審干擴大化。不承認在民主革命時期也有錯誤,這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近年來,有人夸大這方面的錯誤,并以此來否定整風運動,否定路線上的正確和人格上的崇高,這是我們所不能贊同的。
在社會主義時期,的情況比較復雜,正確與錯誤交叉并存。他的錯誤計其大者主要有:1957年反右派運動嚴重擴大;“”、化運動;1959年廬山會議批;“”等。他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繼續革命理論”既不符合中國實際,也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也應否定。他的錯誤理論和錯誤實踐所造成的損失十分嚴重,我們有切膚之痛,應永志不忘,避免重犯。但他的這些錯誤只是他晚年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他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等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其次,的錯誤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尋找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從人類歷史長河看,在一個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落后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人類前所未有的事,是一場偉大的試驗、探索,在這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誤。我們對他錯誤的批評既是嚴肅的、認真的,又是要善意的、同志式的,決不能用冷嘲熱諷的態度對待他,更不能用對待敵人的態度對待他。他的試驗雖不成功,應否定,但對他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則應認真分析、記取,不可簡單否定。
再次,要歷史地看待所犯錯誤付出的代價。錯誤有兩重性。錯誤帶來損失,付出代價,但錯誤是正確的先導。正確認識中國革命規律,經過了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的比較,付出血的代價。正確認識建設的規律同樣要付出代價。從某種意義上講,的錯誤及其造成的巨大損失也為糾正他的錯誤準備了條件。沒有的錯誤在先,就沒有鄧小平成功在后。還應指出,倘若不獨立探索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按照蘇聯的一套搞,加入它的“大家庭”,那就不會有“”、化運動和“”,自然也就不會有由此帶來的巨大的損失。但當蘇聯解體之時,“大家庭”崩潰之時,中國能否避免它們的命運那是一個問題。倘若出現,中國歷史將發生大的倒退,其付出的代價將難以估量。從這方面看,獨立探索大試驗的代價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補償,避免了付出更大的代價。
最后,應歷史地分析犯錯誤的原因。晚年犯錯誤,他個人當然有責任。他犯錯誤除了前面提到的認識論原因外,還有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正如他的科學思想是黨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一樣,他晚年的錯誤也帶有時代的、民族的特征。中國封建專制傳統很深,自由民主傳統缺乏。急性病、平均主義、個人崇拜、個人專斷、家長制、輕視知識、輕視理性、重人治輕法治等封建主義和小生產者的觀念、思想、情緒、心理廣泛存在于中國社會,自然也會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發生影響。民主和法制不健全,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則是導致晚年犯錯誤體制上的重要原因。從晚年的錯誤中,我們可看到中華民族存在的某些積弊與弱點,看到反對封建主義遺毒和小生產習慣勢力的任務遠沒有完成。
總之,中國出了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應站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高度來評價、衡量,歷史地看待他的功過是非。的功績永垂千古!
〔收稿日期〕2003-07-14
【參考文獻】
[1][美]斯圖爾特·施拉姆.簡評[J].[英]今日歷史,1981,(31).轉引自蕭延中主編.外國人怎樣評論·從奠基者到“紅太陽”[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1.3.
[2]美國學者艾愷先生訪談梁漱溟記錄摘要[A].梁漱溟全集:第8卷[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1161.
[3][日本]竹內實.中國歷史上的四位偉人[A].現代中國的實相蒼蒼社,1987年版序言,轉引自蕭延中主編.外國人怎樣評論·從奠基者到“紅太陽”[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1.19-20.
[4]見新華社編譯出版的舉世悼念[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0,40,263,323,412.
[5][英]迪克·威爾遜.從歷史衡量:(MaoTse-TungintheScalesofHistory)一書前言,劍橋大學,1977.
[6][美]R·特里爾.傳[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497,500.引文據新的譯文校正。
[7][美]菲利普·戴維遜.和戰略.[美]陸軍,1963,(4).轉引自許全興等編.國外思想研究文選[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1987.265.
[8][英]邁克爾·愛略特·巴特曼.在東方的失敗.轉引自許全興等編.國外思想研究文選[C].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1987.306.
- 上一篇:赫魯曉夫與性格沖突論文
- 下一篇:思想確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