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思想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07 11:08:00

導語:領導思想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思想分析論文

領導是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所采用的各種手段、方法和程序的總和。它在領導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于領導實踐,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獨具特色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是領導思想的重要貢獻。同志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特別重視領導方法。他從馬克思主義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過程中化為系統的領導方法、工作方法。

一、提出實現領導任務必須解決領導方法問題

在《中央關于領導方法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我黨一切領導同志,必須隨時拿馬克思主義的領導方法去同主觀主義和官僚主義的領導方法相對立,而以前者去克服后者。”[選集第三卷875頁]他把科學的領導方法提到極其重要地位。從一開始進入黨的領導活動就十分關注領導方法問題。他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選集第一卷125頁]這就指明了科學的領導方法是實現領導目標的關鍵環節。科學的領導方法是領導活動的重要因素。如果方法不對,領導工作就得不到廣大群眾得擁護和支持,就不能朝著正確得方向推進,就會影響到領導工作成敗。他把科學的領導方法提到極其重要得地位,他說:“制定正確的領導方法是領導工作黨的必要內容。”[著作選讀第一卷125頁]

二、提出無產階級得方法論原則和基本領導方法

1.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領導思想的核心,是整個思想方法,領導方法的精髓。1941年,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這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選集第三卷1971,759頁]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實事求是一詞的科學含義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在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指導下,對客觀事物做周密的調查研究,從中發現事物固有的規律性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2.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就是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同志說:“在我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于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選集第三卷1991年版899頁,900頁]

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在領導方法中的具體運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科學的闡明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和論證了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覺得力量。群眾路線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理論基礎之上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辯證法在領導方法上的生動體現。

執行群眾路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二是領導骨干和廣大群眾相結合。在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還必須采取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這是群眾路線領導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反映了個別——一般——個別的認識規律。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總是先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再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事物;總是先認識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質,才有可能進一步認清事物的共同本質。然后,在以對事物共同本質的認識為指導,繼續的研究那些尚未研究過各種具體事物,找出這些事物的特殊本質,補充豐富和發展人們對事物共同本質的認識。黨的一般號召反映了對事物共同本質的認識,對革命和建設規律的認識。這種一般號召還要回到個別指導中去,在許多新的個別指導中總結出新的經驗,形成新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號召和意見。這就表明;個別——一般——個別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一個統一的過程,本身就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所不可缺少的內容。這個過程也就是制定和貫徹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

領導干部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方法,即,如何處理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關系的領導方法。它要求任何單位都必須有一個以該單位首要負責人為核心的少數積極分子的領導骨干。他們是在群眾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他們積極正派,團結一致,密切聯系群眾。通過他們在工作中調動和組織群眾的積極性,把上下兩方面積極性結合起來。如果只有領導骨干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便將成為少數人的空忙;如果只有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而無領導骨干的恰當地組織和引導,群眾的積極性便不能持久,或許可能偏離正確的方向。這是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領導方法上具體運用。

三、的領導思想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理論和實踐是辨證統一的關系。實踐是人們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化活動,理論來源于實踐并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在的領導思想中不僅注重理論學習更注重社會實踐,注重國情的調查研究,注重向群眾學習。說:“你對那個問題不能解決么?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歷史吧!”[《選集》一卷110頁]這是自身實踐的總結。的科學領導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領導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就是說,它是解決了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這一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的科學領導方法。中國的革命和建設要取得成功就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去實現。

抗日戰爭時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各自特點,提出了“持久戰”的戰略領導思想,領導我抗日軍民廣泛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民主革命時期,黨內曾盛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使中國革命幾乎陷于絕境。同志在和這種錯誤傾向作斗爭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中國革命發展規律,終于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建立了人民共和國。總結了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經驗特別是教訓,于是有了《反對本本主義》,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本本′要學,但是必須同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思想路線。

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到領導實踐,形成具有中國共產黨特色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是領導思想理論的重要貢獻。是馬克思主義領導藝術大師。在他波瀾壯闊的領袖生涯中,創造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領導藝術杰作。

參考文獻

馮秋婷《新編領導科學簡明教程》2001年中央黨校出版社

張文正主編《黨的領導概論》1991年中央黨校出版社

潘國琪領導思想初探1994杭州師范學院學報

張延生黨的領導理論與實踐研究講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