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 開拓創(chuàng)新 永葆黨的先進性

時間:2022-06-06 12:42:00

導語:與時俱進 開拓創(chuàng)新 永葆黨的先進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在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專題報告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永葆黨的先進性這一重大課題。他深刻地指出: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先進性,歷來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中的一個帶根本性的重大課題”,“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優(yōu)秀代表,在過去的80多年里,中國共產黨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挫折中奮起、在戰(zhàn)勝困難中不斷成熟,就是因為我黨始終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高度重視保持黨的先進性,把黨的先進性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成功地始終走在了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前列,始終走在了時代潮流的前列,始終保持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跨入新世紀,政治的多極化,經濟的全球化、科技化、信息化,文化的多樣化,以及社會生活的飛速變化,使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和嚴峻挑戰(zhàn),也使得能否保持先進性對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決定意義更為凸現。中國共產黨要繼續(xù)保持生機活力,把自己建設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團結奮進的堅強領導核心,就必須緊緊把握時代脈搏,深刻洞察社會進步方向,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繼續(xù)保持在人民群眾中和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先進性。創(chuàng)新“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十六大報告》),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就是黨永葆先進性的不竭動力

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保持黨的理論的先進性

黨的先進性首先表現為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的先進性。“在理論方面”,共產黨“比其余的無產階級群眾優(yōu)越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4頁)從這個意義上說,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有著天然的先進性。正是也只有馬克思主義,把握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又找到實踐這種趨勢的根本力量——無產階級,實現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結合,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走向科學,又由科學變?yōu)閷嵺`。在革命實踐中,這個科學真理和先進階級中的先進分子結合在一起,建立了共產黨。共產黨固有之先進性由此而來。但理論的先進性是相對的。從歷史上看,很多的理論在它產生之初,都有一定的進步性,都曾經是先進的,卻最終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被丟進歷史的垃圾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進性不僅在于它是科學,更在于它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它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理論。它為我們認識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我們在運用這些立場、觀點、方法時必須密切結合實際和實踐。而實際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動的,如果我們只是沾沾自喜于老祖宗的高明,而不是按照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規(guī)律,緊跟時展的步伐,發(fā)揮主動創(chuàng)造性,不能與時俱進,以理論創(chuàng)新來豐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就會使我黨失去固有的先進性。正因為如此,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世界在變化,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發(fā)展,迫切要求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只有這樣,黨的思想理論才能引導和鼓舞全黨和全國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正是堅持與時俱進,我們才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正是在這三大理論成果的指導下,我們才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輝煌。

與時俱進,不斷推進思想創(chuàng)新,保持黨的建設的先進性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歷史,就是一部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歷史。8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特別重視保持先進性,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建設做出了突出的理論和實踐貢獻。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最初設想,共產黨應該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中國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國情,工人階級力量較為薄弱,所以我黨建黨之初,農民占了主體。這似乎有違馬克思主義。針對我黨農民占80%,小農意識等非無產階級思想嚴重的事實,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思想上建黨”,“思想上入黨”,這是我黨對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鄧小平在總結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成敗得失基礎上,結合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實踐,進一步提出“黨員要合格”、“政治局常委要聚精會神抓黨建”等一系列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思想。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把思想建黨放在首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六大以來,以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掀起學習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繼續(xù)推進黨的建設,首次明確提出黨的先進性建設思想,并把它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一項重大任務來落實。我黨以自己獨有的創(chuàng)造性,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寫下“”、“社會主義教育”、“三講”教育、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等一系列黨建大手筆。我黨的自身建設,始終走在世界政黨建設的前列。

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保持黨的事業(yè)的先進性

黨的先進性的真諦,在于黨的事業(yè)的先進性,在于“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4頁)事業(yè)的先進性在于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十六大報告指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歷史和時代任務抽象地談論它。必須把它放到推動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fā)展中去考察,放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奮斗中去考察,歸根到底要看黨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也強調:“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最終要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緊緊把握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黨的先進性的真諦。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是具體的、歷史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會有不同的變化,這就要求黨要保持自己的事業(yè)與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就必須動態(tài)地把握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實踐創(chuàng)新。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我黨面臨著“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tǒng)一、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fā)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這正是廣大人民的本利益所在。我們必須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把黨的先進性要求轉化為全黨的實際行動,貫徹到黨的全部執(zhí)政活動中去,做到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集中精力抓好發(fā)展這個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切實落實到發(fā)展先進生產力、發(fā)展民主政治、發(fā)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在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歷史進程中不斷以新思路、新實踐開辟新天地,牢牢把握黨的事業(yè),從而牢牢把握并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充分發(fā)揮“兩個先鋒隊”作用,不斷推動歷史的進步,真正跳出歷史興衰周期律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