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時間:2022-04-30 01:33:00
導語:做“官”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樹立正確的為官之道,以正直的官德、高尚的品德、純潔的道德塑造自身的形象。經常想一想,參加革命是為什么?在領導崗位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什么?要把“三個有利于”及人民是否滿意、是否同意、是否贊成、是否擁護、是否支持,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解決好做“官”的問題,當好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開拓者。
一、做官要解決好做人的問題。
怎么做人,做個什么樣的人,怎么做官,誰先誰后?這是每個黨員領導干部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做人和做事,是做官的基礎,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一名黨員和干部。這是因為,黨員干部在群眾面前是一面旗幟,代表著黨的形象,代表著黨的前進方向。為此,我們要按照“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官”的要求,對上要多講紀律,對下要多講民主,對己要多講自律,提高黨員領導干部做人的自覺性。
首先要堂堂正正的做人。這里說的堂堂正正,是指公道正派、表里如一、光明正大,不搞陰謀鬼計。一個干部若不公道正派、表里不一,在處理日常工作中,被物欲役使,被聲色纏繞,搞陰奉陽違,做小動作,哪怕他說的話句句是對的,做的事也都正確,群眾也會在后面指指戳戳,又怎能產生多少凝聚力和號召力呢?那些在生活中,其身不正,喜歡吹吹拍拍、拉拉扯扯,以人劃線、拉幫結派,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又怎么能正人呢?可見,對一個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樹立立黨為公、勤政為民、公道正派、光明磊落、樂于奉獻的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要嚴于律己。作為一個黨員干部,一要政治堅定,二要勤政為民,三要廉潔奉公。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既是黨的領導干部的優良傳統、基本要求,也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基、處世之本。我們要保持自身的先進性,不要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時刻注意自身形象。每個黨員領導干部要明確有些事情,老百姓能夠做,但黨員干部卻不能做。黨員干部要看重自己,不要做“錢”與“物”的奴隸,去作踐自己、小看自己,一定要用紀律約束自己,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覺地接收監督,過好“權力、名位、金錢、美色、人情”五關,做到自尊、自重、自愛、自省、自警、自勵,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有人格的人,一個有作為的人。正如新時期的孔繁森、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浙江省軍區副政委范匡夫同志所說:“要做到清正廉潔,必須在各種誘惑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我經常想,人活著到底是為什么?為錢嗎?錢確實很重要,但國家給我們的錢已經夠吃夠用了。為名嗎?真正的名譽是對辛勤勞動、犧牲奉獻的回報,沽名釣譽只能害倒人。為吃好住好嗎?應該說,我現在生活不錯,住的寬敞了。一個人一日三餐,夜眠七尺,吃住再好也沒有必要。我從心靈深處感悟到,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在官位高低,不在乎錢財的多少,而是看思想的高下、道德的優劣。人活在世上,清白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真正的清正廉潔,是思想上、靈魂上的干凈純潔,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他還說:“時代在變,黨員的本色不能變。不論環境如何變化,共產黨人都要頂得住歪風、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
再次要謙虛謹慎。黨員干部處在領導崗位,地位高、接觸范圍廣,意味著服務面更廣,承擔的責任更大。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干部掌握著一定的權力,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帶領職工確實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絕不能因此而居功自傲、爭名奪利,一定要牢記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呀!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境界,“生得光榮,死得偉大”、“先天下之憂之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做到謙虛謹慎、嚴于律己;見困難就上,見榮譽要讓;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愛戴、信任和支持。
二、做官要解決好做事的問題。
俗話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要求為官者在其位要謀其事。現在有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更替時,群眾有這樣的說法“走了個喊口號的,來了個作報告的”,以此諷刺那些只說空話,不做實事,愛做表面文章的人,這些人注定要被人民所否定。就企業而言,做官者要明確自己的責任,為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扎扎實實地工作。當前重要的是做好“兩袋一筐”的工作,為企業培養“四有”新人,讓職工的腦袋充實起來,使職工的錢袋鼓起來,將企業這個筐做大、做強、做美、做優。企業領導干部只要始終把職工的利益放在心上,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少睡覺多干事,少花錢多辦事,這樣,企業定能不斷發展壯大,職工的收入將會逐年增加,索普集團的實踐不是有力地證明了這個道理嗎?
做事還要注重做成事、做好事,不能拿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金錢不斷地去交學費。例如:某地一位主管農業的副縣長,給養豬戶出了個“金點子”——在百分之十的“希望精”里兌鹽水喂豬,本意是快速育肥,其結果卻沒有讓農民得到實惠,使“金點子”成了餿主意,養豬戶遭了秧,這樣做事是要不得的。因此,要做成事必須加強學習,牢固樹立起為民辦好事、解難事、做實事的思想,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要首先搞清楚、弄明白,要成為名符其實的“專家”,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細、做實、做好。
三、做官要解決做仆的問題。
從思想認識上說,黨員干部的本質,就是為國為民做事。所謂干部,就其本意而言,是為國為民辦事的崗位。只不過,處于干部的崗位比群眾的崗位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更多的義務,職務越高,承擔的責任就越大,履行的義務也就越多。當干部不可避免的會碰到責、權、利的問題,這就要求干部要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服務意識,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清正廉潔、干凈做“官”,為人民掌好權、用好錢,始終擺正主人與公仆的位置,時刻牢記官是人民給的,權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絕不能凌駕于人民之上,欺壓人民、謀取私利、作威作福,兌變成貪污腐敗分子。
從行動上努力實踐當好人民的公仆,就必須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真正把群眾最想辦的事情摸準,把群眾最需要解決的事情辦好,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標準,用人民賦予的權,去為人民辦實事、為社會辦好事。實踐證明,只要真心實意地去當人民公仆的官,就能為群眾所接受,就能為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焦裕祿、孔繁森等許多優秀領導干部,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他們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杰出代表,他們的模范行動已樹立起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可真謂當官者的楷模。
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德才兼備的領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因此,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牢記自身的歷史使命,清楚地認識到任何人當官只是暫時的,而做人則是一生的。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做官。人都做不好,怎么能當好官呢?只要我們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責任,真正領悟到做官是一時一地的事,做人乃是一生一世的事,讓我們以好的人品、官德去為人民做事;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去修煉良好的“德”行,以德為主,做德才兼備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