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說理技巧

時間:2022-08-30 03:54:00

導語: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說理技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說理技巧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是一種生產力,用科學靈活的說理藝術,把先進理論、健康文化灌輸給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促進社會團結和諧,增進理解,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啟發人的自覺性,激發人的創造性,實現社會和個人全面協調和發展的目的。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有針對性的解決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問題。既要鼓勵先進又要照顧多數;既要統一思想,又要尊重差異;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實際問題。”筆者長期從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對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說理藝術有一些粗淺的認識。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獨立又集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科學,它是研究并根據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實施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長期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筆者認為通過正確的理論和科學靈活的說理藝術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具有多樣性,如正反面的教育、課堂授課、演講報告、個別談心、回憶對比,參觀訪問、文字和形象化教育等等。但就其本質而言,就在于說理,即給人講道理。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在于說理,這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和任務的必然要求。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啟迪人們的思想,啟發人們的覺悟,提高人們認識能力,因而只能貫徹疏導的方針,堅持說服教育的原則,采取以理服人的方法。從一定意義上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就是講道理的過程,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解決人們思想問題和實際的過程。因此,說理是思想政治工作這門科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基本手段和本質所在。

思想政治工作是說理的科學。它不僅要求“理”本身的正確性,而且要求說理方法的科學性,即講求說理的藝術。之所以強調說理是一種藝術,首先是因為思想政治工作無論是登臺演講,還是促膝談心,都不應是一般的言談。它不但要有一定的思想性,還要有一種感染力和情趣;它需要飽含一種意蘊和哲理,以引起聽者的思索,啟迪聽者的聰慧。同時,也因為說理不僅需要依賴于抽象的邏輯思維來“證明真理”,而且離不開具體的形象思維去“顯示真理”。那種形式的照本宣科你說我聽的方式令人乏味,那種居高臨下動輒訓人,靠“假、大、空”話唬人的手段,斷然稱不上藝術,也是不會成功的。社會實踐的意識形態中社會像個大舞臺,舞臺上有著各種各樣的角色,隨著社會發展,他們的角色也在不斷轉變。這就要求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說理,應該有更高更強烈的藝術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我們探討思想政治工作的說理藝術,意在把大道理講實,把小道理升華,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入耳入腦,深入人心,使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舟”順利抵達人們思想的“彼岸”,以煥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在黨的領導下,同心同德,步調一致,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二、說理藝術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一種有效的手段,有其一套固有的科學方法,即符合人們思想和行為規律的方法。對這些方法深諳于心,運用自如。筆者通過繼承先輩的財富,借鑒別人的成果,總結自己的經驗,將思想政治工作的說理藝術,概括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區別對象,因人而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說理,應該區別對象,因人而異,這是符合矛盾特殊性的規律的。區別對象,首先要熟悉對象。一個說理者不熟悉自己的工作對象,就失去了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縱有好的愿望,也難以成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對象,必須要深入基層,多調查,多研究,與自己工作范圍內的人多接觸,多交談,掌握第一手資料。

熟悉對象,區別對象,作為說理者,關鍵是要研究和掌握不同對象的心理特點。特別從個人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入手掌握情況,其中性格是個性的核心。個人是各不相同的,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社會經歷不同,所處的政治地位和經濟條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和興趣愛好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特點。這直接影響、制約著說理的難度和效果。

研究和掌握不同對象的個性特點,目的在于因人而異,對癥下藥,使說理取得最好的效果。如對性格開朗,思想基礎較好的人,說理或批評宜開門見山,一針見血;對個性內向、心地不寬、自尊心很強的人,講道理要多用啟發式、遞進式,對有過失宜個別提醒,且講究言詞,不要給其造成太大的壓力,對生活閱歷淺、盲目性大、易受感化的人,說理宜用參照式,即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烘托出要講的內容,使其在與別人的對比中感到某種壓力,促其自省和奮進;對思想敏銳、上進心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同志,可以通過共同探討某一個問題,啟發自我教育達到說理或批評的目的;對日常比較謹慎踏實、自責心理重的人,出了問題,只要間接側面的提醒一下,就足以使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痛改前非;對平時大大咧咧、滿不在乎、或犯了錯誤又不肯輕易承認的人,則可進行態度嚴肅、措詞尖銳的觸動式批評,猛擊一掌,促其回心轉意。總之,只要我們做有心人,熟知不同對象的性格特點,就能在這個奧妙無窮的思想工作王國里自由馳騁,使說理呈現出很強的針對性和藝術性。

(二)寓情于理,情理交融。思想政治工作的說理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感情藝術。情通則理達,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人家也未必聽得下去。俗話說的好,一句話能把人說的笑起來,一句話也能把人說的跳起來。現實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樣是講道理,有的人講,群眾就愛聽;有的人講,群眾就不愛聽,甚至很反感。同時一個人犯了錯誤,有的領導去批評,盡管言詞很尖銳,態度很嚴厲,他都樂于接受;有的領導即使只是拐彎抹角地點上幾句,他也會一觸即跳,鬧個不可開交。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后者和群眾沒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群眾不信服他。當然,思想政治工作者之情,應該比母愛更細膩,比父愛更廣博,比情愛更質樸,比其它一發親情之愛更純潔、更高尚。

建立同志間的純潔感情,重要的是始于平時、發自內心。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領導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都很注意,都很敏感。如果平時在群眾面前總端個架子,盛氣凌人,不關心大家的痛癢,到找人談話時再臨時賣弄,就是“技術”再高超,也無濟于事。同時,關心幫助同志,尋求建立感情和信任,必須有一顆與人為善的赤誠之心,這樣在談話說理的時候,真情實感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才能做到情深意長,情真意切。當然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僅僅依靠“以情感化”是絕對難做到的。要澄清思想上的糊涂觀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主要還是要靠真理的力量,靠“以理教化”。

它辯證地告訴我們,說理不能停留在“動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曉之以理”,而應將情與理有機“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為主,使說理更富有攝取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三)實事求是,就事論理。擺事實、講道理,既要以理服人,又要靠事實說話。不搞空洞無物的說教,不落就事論事的俗套,真正做到就事論理,事理合一,把事辦好,把理講透。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說理的一個基本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強大威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事論理,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首先是對事實本身,要客觀、準確的掌握,既不夸大,也不縮小,更不懷有偏見。然后再作具體分析,全面、發展、辯證地看問題。是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該講什么道理就去講什么道理。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原理的。同志闡述了實事求是的含義時指出,“實事”,是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即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講的就事論理的道理。那種既不認真學習理論,又不去做艱苦的調查和深入地研究,而僅僅靠“習慣”辦事,照“本本”說題,肯定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

實事求是,就事論理,還要善小中見大,“借題發揮”,從“小事情”中引出“大道理”來。這就要求說理者要有職業的敏感性和洞幽燭微的觀察力,從司空見慣的平凡現象入手,透過最本質的一點,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啟人深入思考,令人回味無窮。通過處理一件事,使大家明白一層理,以收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傳神的奇效。

(四)設身處地,理利相濟。重視物質利益,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鄧小平曾經指出:“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可見,忽視物質利益的說理者,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同樣,只強調物質利益,忽視精神作用,也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原則的。

重視物質利益,就要關心群眾生活。思想政治工作者給人講道理,就是要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而很多思想問題,是由實際問題引出來的。所謂實際問題,主要是指顯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本人難以處理的實際矛盾。如家庭經濟、住房困難、就業、子女上學入托困難、工作中遭到誤解而關系緊張、離婚失戀感情受到創傷等等。我們在做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時,就要注意同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能僅僅是表示同情,還要盡心盡力幫他一把。

重視物質利益,提倡理利相濟,并不意味著對個人主義的縱容,對“越軌”現象遷就;并不意味著以“利”去換取廉價的歡愉和貪心的滿足。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說理,思想工作者所言的“利”,應該是連通心靈的橋梁,使人受“理”的催化劑。以“利”催化,則以“情”感化一樣,絕不能代替以“理”教化。

(五)真誠相待,能言善導。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對象之間,應該建立起一種誠摯的同志友誼,并善于進行思想上的交流,這是說理藝術獲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也是一種態度、方法、藝術。

首先,要坦率真誠,廣交朋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誨人”,必須善“交友”。沒有可信賴的友誼,說理就很難奏效。交友,一要以誠相交,肝膽相照;二要平等相待,平易近人;三要多多益善,既交“益友”,又交“損友”。只有這樣,才能把正確的道理滲透到各個層次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發揮作用,帶領大家共同進步。同時,要注意把理講實,不“訓”、不“哄”。人若誠,心必直,言必實。能不能說實話,講真理,直接關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和說理的效果。

此外,還要講究一點語言表達技巧,理靠“說”而達于心。從實際效果來看,直說、干說,有時不如巧說、趣說。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同是找一個人談心,有的人可以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有的則話難投機,一談就崩。若找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與語言表達技巧有關。思想工作者要做到交友誨人,能言善導,就要使自己的說理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運用生動的事例,鮮明的對比,恰當的譬喻,精到的典故,通過周密嚴謹的邏輯力量和雋永凝練的語言,去啟迪人們的思想,循循善誘,深入淺出,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深奧的理論通俗化。使大家聽之有趣,學之有識,思之有理,行之有據,情通意達。

三、說理,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要掌握和運用好這門藝術,必須從加強自身修養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

(一)要加強政治、理論修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黨性很強的工作。作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信仰,自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思想政治工作又是重在說“理”的工作。說理就要有“理”,這個“理”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化解群眾的思想問題,使自己成為一個既懂“理”知“理”又會用“理”講“理”的說理者,這是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功。

(二)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一半以上是人格的力量。事實在在各種者的說理,是引導別人走正確的路,激發別人對真和善的渴望,使別人的本質得以提高和發展,而他自己就應當首先實踐和完臻這些優秀品質。正人務先正己,人師當須楷模,打鐵先得本身硬。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覺做到自尊、自愛、自重、自強,就能在群眾中樹立起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良好印象,使說理更具有令人頷首的說服力。

(三)要加強知識、語言修養。說理的藝術,實際上就是藝術去說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精通思想政治工作這門科學,又要鉆研與此相鄰毗接的其他學科。要在某種程度上了解自然、歷史、文學、藝術和科技;要在一定深度上熟知心理學、邏輯學、倫理學、行為學和語言學等。此外,還要努力去做語言的富翁,深刻的思想必須靠閃光的語言來表現。作為一個說理者,語言的積累要豐富,要善于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群眾學習,借以充實自己;語言的使用,要精煉、生動、含蓄、多彩,濃淡相宜,喜怒皆文章。當然,這絕非一日之功,但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

參考文獻:

1.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

2.《管理心理學》作者:王重鳴上海人民出版社。

3.《思想政治工作簡明讀本》作者:萬福義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