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思政教育陣地占領論文
時間:2022-06-28 10:16:00
導語:網上思政教育陣地占領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像一把雙刃劍,給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它拓寬了中專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同時也引發了諸多問題,如何趨利避害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關鍵詞:網絡時代;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和人際交往的工具,以其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同時也對中專學校學生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政治態度、心理發展、道德觀念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中專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嚴峻挑戰。
一、網絡給中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一)網絡以其自身的特點充實了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內容
網絡技術作為20世紀最具革新性的技術之一,必將為我們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提供更多的知識和現實材料,也必然會為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實新的內容。在網絡時代只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網絡應用技術,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無盡的信息,為使用者展現了取之不盡的信息資源。
(二)網絡化不僅鞏固和改善了中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且拓展了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網絡化迫使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動改革德育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由過去的灌輸式教學向啟發式教學轉變,在德育教學中大量采用多媒體教學,以增加生動性和提供更多更大的信息量,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時代氣息。這就鞏固和發展了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時,網絡化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工作載體和發展契機。網絡信息傳遞的快速便捷使信息的搜集能夠及時進行,大大拓展了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
(三)網絡時代極大地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為當代中專生了解世界文明,開拓眼界起了橋梁作用
網絡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文化開放系統,形成了文化共享。它不僅為中專生提供了平等文化參與的機會,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而且網絡文化還可促成新的獨特的文化形態的不斷產生和發展,給社會發展以契機。
(四)網絡化豐富和發展了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能采取多種形式,提高效率,增強影響力。網絡使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擺脫時空的限制,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在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融入網絡的各種形式當中,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滲透其中,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網絡化使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現代化,具有更強的生機和活力。另外網絡提供文本與超文本、具體與抽象的知識技術和聲像、文字相結合,更優于傳統的言傳筆授的教育手段。網絡化使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做到大容量、大口徑的信息輸出,極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效果及覆蓋面。
二、網絡給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一)網絡信息過度膨脹和泛濫,容易誤導中專生的思想和行為。
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淡化了中專生的道德責任感,給中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現實的難度。在網絡上,由于思想文化信息的多向貫通和輿論的多元表達,容易使人們的思想長時間浸泡在雜亂的信息中,以至許多中專生還沒來得及進行理性思考和判斷并進行選擇性的接受前就已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或面對太多的信息而無從選擇。
(二)西方的思想文化滲透對我國中專學校主旋律文化構成巨大沖擊。
網絡作為一個綜合性信息文化傳播渠道,其無國界的開放性給我們帶來有益信息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與社會發展主流和人類文明道德相悖的副產品。西方文化思想滲透的渠道和機會將進一步增多對我們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也使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受到極大的削弱。
(三)網絡化對中專生的人際交往活動和思維方式產生不良影響。
中專時代是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網絡交往與傳統的人際交往大不相同,每個人都可匿名存在,彼此不知對方身份,沒有受到他人和社會指責與懲罰的擔心,容易做出一些出軌的行為,往往難以形成真實可信和安全的人際關系。
同時,網絡化使人的形象思維能力發達,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弱化。不利于中專生對知識的正常吸收,會使中專生過多地依賴網絡信息而忽視具體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中專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同時網絡信息的快捷更替、稍縱即逝的特點,助長了現代社會本已流行的浮躁情緒,削弱了中專生對深層次理論問題的思考,使中專生趨于平面化和單向度。
三、網絡時代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跟進
(一)讓思政教育進網絡
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網絡上建立主流文化陣地,讓主流文化占領網絡,將網絡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格局。特別是對于社會和學校的一些熱點問題,學校可以有指導地在網上開展討論,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觀點去分析。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而且還能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活學活用、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抵制網絡社會不良影響的有效途徑。學校應重視中專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和提高,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適當開設網絡心理學、心理衛生、心理咨詢及心理素質的培養的綜合課程或講座,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幫助中專生認識網絡傳播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幫助他們排除在虛擬社會中所形成的不良心理,塑造其健康的內心世界。
(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
面對網絡的挑戰,中專學校應有針對地開展德育教育,以強化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責任,規范學生的網上不良行為。中專學校應將網絡管理和道德教育結合起來,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通過各種形式,增強學生上網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自覺構筑抵御不良行為的“防火墻”。
(四)建立一支高效的思政工作隊伍
在網絡時代,中專學校應具有一支既有較高政治理論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又能較有效地掌握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的特點,能夠在網上開展思政教育和心理咨詢的隊伍。要鼓勵全校各級管理干部和廣大教職工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促進教學、管理和服務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
(五)加強日常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要解決網絡對學生的消極影響,要努力做到網上網下連動,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價值觀。學校要適時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同時,我們要加強學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
總之,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調整思路,拓寬視野,才能使我們從容面對網絡時代的挑戰,主動有效地占領網上思政教育的新陣地,唱響網上主旋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環境中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1
[2]陳家楨.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論稿[M].延邊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上一篇:商會換屆代表會議主持稿
- 下一篇:貫徹廉政準則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