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視野下舞蹈與思政教育

時間:2022-04-17 04:58:00

導語:社會學視野下舞蹈與思政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學視野下舞蹈與思政教育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這就要求學校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活動是集藝術實踐與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于一體的特殊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美育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舞蹈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分析

1.舞蹈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舞蹈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的密不可分的一種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多的時候、更多的情況下,是結合并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等活動的過程、載體與形式中進行的。同樣,舞蹈意在用美的事物來陶冶人的心靈,使人在一種心靈與情感的凈化過程中得到“向善”、“向美”的積極、健康、全面的發展。兩者的有機結合和高度融合,正成為當今德育、美育進一步發展的社會趨勢、潮流和方向。因為其可以使人們的情感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品格得到完善,觀念得到轉變,思想境界得到升華,而這是我們所極力追求與向往的高職院校德育、美育工作的最佳境界與理想境地。

2.舞蹈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功用。舞蹈教育要求人“真”與“善”,能促進人格的態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智特征的形成與發展;德育也要求人“善”與“真”,可以說舞蹈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對人的一種道德品質、精神境界、美好心靈的要求,是對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提升與人格的塑造。它們的出發點、落腳點與功用基本上是一致的。舞蹈教育正是在道德認知中體現和反映“真、善、美”的根本要求與和諧統一,從而實現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滲透與有機統一的,這樣不僅僅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理論性和科學性,而且還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藝術性和先進性。舞蹈教育不僅能支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而且能貫穿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能夠推動與促進大學生政治思想認識的深化和社會道德品質的完善。

二、高職院校實施舞蹈教育對大學生的作用

1.舞蹈能鼓舞于人。8月8日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就在畫卷的畫心內容還是懸念的時候,一著黑衣的領舞演員以優美的舞姿進入畫中。只見他在巨幅白紙上用肢體為筆,雙手指尖為筆鋒邊舞邊畫了起來。隨著樂曲節奏,15名舞者勾勒出的線條豪放生動、遒勁灑脫,點染的墨跡渾厚粗獷、鏗鏘有力,表現出現代舞技法的寫意精神境界。隨著舞蹈演員們豪放壯美的動作,潔白的畫面上畫出了起伏回旋的墨色線條,表現出了朵朵祥云、迤邐山川、涓涓河流和初升的太陽。讓學生欣賞這樣的舞蹈能激發他們積極、健康、樂觀的思想感情,增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并發展智力,鼓舞大學生勇敢、豪邁的進取精神,有助于共產主義理想的培養。

2.舞蹈能陶冶于人。由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自編自導的傣族舞蹈《雀之靈》,剛開始表現的一只在晨曦中的孔雀,它潔白而極富靈性,它讓萬物蘇醒,讓生命活躍。表演者帶著舞動的情緒,更加渲染了對生命的熱愛。最后,隨著孔雀歡暢地舞動,舞蹈也進入了高潮:舞者手臂一快一慢一緊一松以及不斷地延伸,形象地展現了孔雀的展翅飛翔,歡呼雀躍,把對生命的歌頌,對未來的憧憬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融情于景的舞蹈,動作優美、境界開闊、寓意深刻,達到了美與情的最佳融合,能夠陶冶大學生的情感,潤澤大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從而逐步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3.舞蹈能啟迪于人。由兩名殘疾人表演的舞蹈《牽手》,女主角馬麗,男主角翟孝偉都是在生活中分別被車禍奪去右臂和左腿的,在表演《牽手》的過程中,他們將人生遭遇挫折的痛苦、彷徨、艱辛、擁有愛情的喜悅,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扣人心弦。這是藝術與生活的完美結合,更是一段不尋常的人生寫照。它表達了只有通過艱苦奮斗,踏踏實實,頑強拼搏才能創造出有意義的人生。讓學生欣賞這樣的舞蹈可以讓他們懂得人生要學會知足,要學會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啟迪大學生將擁有的財富加以打造燃燒出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