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對軍隊領導歷史必然

時間:2022-05-29 04:28:00

導語:黨對軍隊領導歷史必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對軍隊領導歷史必然

能否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成為關乎中國共產黨存亡、人民軍隊性質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當前,必須一如既往地堅守歷史沉淀下來的寶貴經驗,始終不渝地遵循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

一、奪取、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唯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代表著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欲達成推翻剝削階級暴力統治、實現徹底解放之目的,必須擁有自己的革命武裝并將其置于自己的絕對領導下。誠如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無產階級必須“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而其“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的軍隊”。筆者看來,此一論述至少蘊含三層含義:其一,“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正是說明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方式,而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則是其達成奪權目的的重要手段;其二,“建立自己的統治”進而實現無產階級專政亦離不開無產階級的軍隊,鞏固政權同樣需要革命武裝;其三,無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群體不可能直接領導軍隊,必須由政治代表領導,建立自己革命武裝,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而實現無產階級的目的。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具有先進性,由其代表無產階級實現這一重要歷史使命,無疑是正確的。這一理論奠基正是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之于中華民族、軍隊的重要性。可以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唯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現中國共產黨奪權、固權以及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之目的,唯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革命導師高屋建瓴的論斷僅僅只是此一指導思想萌生的源泉,而真正對其加以了解、信服和掌握則是源于實踐的催生?!氨鴻嘀?,則隨之以興;兵權之所去,則隨之以亡”。然而,稚嫩、盲目始終是任何一政黨成立之初的“弊病”,而這在中國共產黨身上亦是如此。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事實上并未真正意識到“兵權”之于革命的重要性,盡管一大通過的黨綱既已明確提出,“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辛亥革命的失利曾一度敲醒了沉睡的后人,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亦已“覺察”擁有強大戰斗力的革命軍隊對達成革命目的的重要性。然而,不無遺憾的是,革命的勝利不僅需要正確理論的提出,也需其能得以有效的堅持。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并沒有自己的軍隊,也未“充分”認識到軍隊的重要性,只是注意從事工農運動。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講,辛亥革命失敗的“前車之鑒”事實上并未真正成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接受“兵權決定成敗”的“后世之師”。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此一論斷的提出絕非偶然,亦非空想,而是中國共產黨在艱難摸索后得來的慘痛教訓,并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前所述,盡管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秉持著推翻資本家政權需要革命軍隊這一樸素的“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思想,并在一大通過的黨綱中加以明確。但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對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軍隊,尤其是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權問題認識不足,導致早期大革命時共產黨并未擁有自己的革命武裝。當對方叛變革命發動反革命政變時,則無力抵抗,蒙受巨大損失。最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因共產黨人未掌握“兵權”而難逃失敗的命運。血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人“豁然醒來”,放棄了過去較為天真和單純的“幻想”,認清了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切實認識到軍隊之于革命的極端重要性,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正確主張。于是,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開始走上了一條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的革命道路,“黨指揮槍”的思想亦逐漸確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確立并非一帆風順,在我軍不斷壯大的過程中,與其相“左”的聲音同時存在,有時甚至占據了上風。當然,歷史是一面鏡子,孰是孰非終會一覽無遺。秋收起義、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終究與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弱化難撇瓜葛;相反,國共二次合作期間,正是堅持了中國共產黨對西北紅軍的獨立的絕對領導,才最終保住了自己,贏得了勝利。奪取政權需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鞏固政權同樣需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1]。自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之后,其必然面臨如何鞏固既已取得政權的問題。而軍權是鞏固國家政權的重要保障,在抵御外來侵略、保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衛社會主義制度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鞏固政權亦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特別是西方滅我之心不死,國際敵對勢力不斷對我進行“分化”、“西化”,在這種嚴峻形勢下,能否有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直接關乎黨的執政地位、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方能確保軍隊永不變質、勇往直前

人民軍隊是由中國共產黨獨立締造的,其成長、壯大亦離不開黨的絕對領導和直接指揮。九十年的歷程再一次昭示我們: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人民軍隊才能保持統一的意志、昂揚的斗志、空前的團結和強大的戰斗力;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才能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反觀歷史,不難發現,盡管在締造人民軍隊的初期我黨經歷了艱辛的探索,遇到過巨大的挫折;在人民軍隊成長壯大過程中,黨內也出現過不和諧的“聲音”,它們與“黨指揮槍”的思想相“左”,斷然否定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度使我軍蒙受巨損,幾近葬送了這只人民軍隊。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人民軍隊是黨一手締造的,不會忘記締造過程中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教訓,不會忘記一路走來的磕磕碰碰,更不會因黨內一小撮落后分子而否認黨的先進性,繼而放棄黨的領導。人民軍隊的成長壯大再一次啟示我們: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確保槍桿子永遠聽黨指揮,我軍才能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反之,則會敗于挫折之中?!叭秊掣木帯苯⒔∪烁骷夵h組織,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古田會議則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人民軍隊絕對服從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從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確立了一系列相關的制度措施,以保障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根本原則的實現。正是因為堅持了上述原則,紅軍才能在黨的領導下完成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則是由于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斷然否定黨對軍隊的領導,取消紅軍中的黨委制,從而導致失敗的在所難免。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之所以能夠戰勝武器裝備先進并由國外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能夠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斷加強黨委和支部的建設,從而能夠堅持正確的方向,帶領全國人民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我軍是無產階級性質的人民軍隊,階級屬性及自身性質的保持必然要求其應無條件接受黨的絕對領導。惟有如此,才能確保我軍永不變質、政治合格,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由于任何一支軍隊都必然的從屬于某一階級并為其服務,作為中國共產黨締造的新型人民軍隊,其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因而,其必然從屬于無產階級并接受其領導。如前所述,無產階級是一個階級群體,并不直接領導軍隊,此一重任自然落于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中國共產黨的身上。從屬于無產階級的屬性決定了軍隊應無條件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中國共產黨自身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角色”又使得這種必然擁有了實現的可能。與以往形形色色的武裝力量不同,我軍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正是因為無產階級的性質,因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我軍才能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避免重蹈軍閥和流寇的覆轍,贏得人民的擁護;才能堅定意志、勇往直前,最終贏得勝利。新的歷史條件下,我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能否妥善解決各種問題,繼續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成為關乎軍隊戰斗力乃至人民軍隊存亡的關鍵所在。一方面,隨著我黨由革命黨轉向執政黨,軍隊自然擔負起鞏固政權的職能,承擔起更加艱巨的任務。與過去武裝奪權時不同,和平年代事實上暗藏著更多復雜交織的矛盾,這給我軍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同時,相對較為和平的環境易淡化官兵的國防觀念、戰爭意識,進而影響軍隊戰斗力的提高。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利益調整帶來的沖突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勢必影響官兵對人民軍隊性質和宗旨的認識。另一方面,應該清楚的看到,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不同制度間的斗爭尚未結束,西方反動勢力滅我之心亦未放棄,他們加緊對我“和平演變”,大力宣揚其所謂的“軍隊非黨化”、“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改變我軍性質,顛覆社會主義制度。此種情勢下,要保持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必然需要繼續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只有依靠黨的堅強領導,我軍才能明察大勢,始終站在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完成好肩負的使命”[2]。

三、遵循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必然要求不斷完善相關制度

奪取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離不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軍隊要保持其無產階級性質,做到政治上永遠合格,亦離不開黨的領導。因此可以說,黨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建軍之魂、立軍之本,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這是中國共產黨九十年的歷程給予我們的昭示,是歷史給出的結論。新形勢下,必須矢志不渝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切實保證在思想、政治、組織等各方面將軍隊置于黨的直接且全面領導之下,并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貫徹到部隊建設的具體實際中。首先,加強黨對軍隊的思想領導。堅持不懈地搞好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的教育學習,并用其武裝全體官兵,筑牢無產階級的思想陣地。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建設首位,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官兵的政治覺悟和認識能力,堅定其政治信念,有效抵制錯誤思潮的“侵襲”。

應該清楚地看到,新的歷史條件下,西方反動派加緊對我實施“和平演變”,我黨我軍面臨的形勢依舊十分嚴峻。這種情況下,只有堅定政治信念,在認識和處理重大政治原則問題時,始終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秉持人民軍隊永遠服從黨的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才能識破對方真實意圖,自覺抵制錯誤思潮,在反滲透和反腐蝕的斗爭中贏得勝利。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是敵對分子的一貫伎倆,其真實意圖是破壞和和軍隊的關系,從根本上否定黨對軍隊的領導,最終達成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不可否認,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多元文化日益碰撞的今天,隨著敵對分子手段日益狡猾、行徑日益隱蔽、花樣不斷翻新,其滲透和顛覆活動在人民軍隊中仍有部分市場,尤其是那些對“黨指揮槍”的原則缺乏深刻認識的年輕“顧客”,極易在敵人的迷惑中敗下陣來。我們必須正視這種現象的存在,對這些同志予以疏導,用黨的理論、歷史對其加以教育,使其明白黨領導軍隊是歷史的選擇,清楚保持人民軍隊的性質需要黨的領導,識破敵對分子的真實意圖,從而更加堅定政治信念,自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的錯誤思潮。其次,加強軍隊中黨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的貫徹實施是通過軍隊中各級黨組織以及黨員的認真工作藉以實現的。反過來,不斷健全和加強軍隊中各級黨的組織、優化黨員人才隊伍建設并不斷提高其能力素質亦有利于黨能夠更好的領導軍隊。一方面,戰爭年代,我軍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始終保持高度的集中統一,很大程度上源于各級黨組織效能的發揮。和平年代,盡管大規模的戰爭可能暫時不會“光顧”,但是各種反動勢力的存在以及相對和平環境下滋生的各種危險讓我們不能放松警惕,這對我軍來說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此,應該不斷健全軍隊各級黨組織,保持各級黨組織的純潔和堅強有力,把各級黨組織建設作為部隊工作的重中之重,使之真正成為部隊戰斗力生成的關鍵,成為部隊團結奮斗的領導核心,以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另一方面,加強軍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優秀的領導干部,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毋庸置疑,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通過軍隊中黨員干部的先進模范作用實現的,其通過自身的身體力行做表率、做榜樣,從而帶動他人嚴格落實黨的各項政策、遵守各項規定、完成各項任務,進而達成黨領導軍隊的目的。因此,選拔、培養一批優秀的領導干部顯得尤為重要。軍隊是拿槍桿子的。此一特性勢必要求培養和選拔領導干部應著眼其政治素質,對此應嚴格要求,把好關、把嚴關,從而確保領導權始終掌握在忠于黨、忠于馬克思主義的人手中,確保槍桿子永遠置于黨的領導之下。

最后,嚴格貫徹執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各項制度。這些制度是在科學的指導思想下以及革命、建設等實踐中形成的,符合我國的國情,有利于保證黨對軍隊的領導,因而是科學的、進步的,是必須一以貫之的堅持的。一是應該堅持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這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最根本的表現。黨中央、中央軍委由于積聚了全黨全軍的智慧,因而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作出準確判斷,這已為實踐所證明。全軍上下只有在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下,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才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從而形成強大的戰斗力;才能確保黨的絕對領導,有效抵制各種錯誤思潮,挫敗各種分裂陰謀,從而保證軍隊政治上永遠合格、永不變質。二是應該堅持黨委制、政治委員制和政治機關制。一個國家、一個軍隊采取何種制度是由其本國國情、黨情和軍情所決定的,并不必然的存有優劣之分。我軍性質與其他國家不同,因而軍隊內部制度亦不同于其他國家軍隊。黨委制、政治委員制和政治機關制在我軍內部存續至今尚不是一時之起,且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嘗試、確立、推廣、削弱、取消、再次采用等過程,已為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所證明是正確的。這些制度的落實有利于黨對軍隊的領導,有利軍隊戰斗力的生成,因而必須繼續堅持。三是堅持黨委統一的集中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我軍是人民的軍隊、黨的軍隊、國家的軍隊。此種性質決定了其領導體制必然不是個別人或者少數人的專斷,亦不能偏離黨的領導。而黨委統一領導下的“兩長制”一方面堅持了黨委對部隊所有工作的統一領導,符合黨指揮槍的宗旨;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發揚了民主,發揮了集體智慧,因而必須予以堅持并不斷加強。此外,諸如“民主集中制”、“黨支部建在連上”等制度也是在科學指導思想下形成了并經過了長期的實踐檢驗,對于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亦有所裨益,對此,我們也應該毫不動搖的貫徹落實,以更好地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