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探析

時間:2022-11-21 10:26:21

導語:高中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探析

通常來說,針對特定的教學內容,可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有自主學習教材文本活動、主題式情景探究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那么,這些教學活動如何設計、如何有效組織實施呢。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材文本自主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教材是教學及評價的根本依據和遵循。我們說要培育學科核心素養,而學科素養卻必須要憑借學科知識,否則素養就是一句空話。因此,一定要重視教材知識的科學、準確而牢固的掌握。那么,怎樣進行教材知識的有效教學呢?傳統的做法是教師講解、學生做筆記、記憶、做題鞏固強化。這對于知識掌握固然也十分有效,但這種做法顯然與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改進教學方式”的理念不相符合,不利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鑒于此,我們就要對教材知識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實施“活動型”教學,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作用。1.自主閱讀教材文本:(1)教師列出學習任務清單。這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把所學教材知識進行問題化處理,即把相關知識設計成填空、簡答等導學案形式(打印或PPT呈現);(2)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主閱讀教材文本,自主思考、探究問題答案。2.同學間合作探究:同桌或小組同學小范圍交流問題答案,對于有不同答案的問題展開討論,進行合作探究,以求問題的進一步解決。3.檢查、反饋:教師面向全班同學檢查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學習中的疑難點,并引導學生思考、合作探究。4.教師精講:一是講學生探究之后仍不能理解或理解不透徹的問題,以解疑釋惑;二是講知識結構(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體系建構)。

二、情景—問題:主題式情景探究活動設計與實施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活動體驗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要采用情景創設的綜合性教學形式。可見,新課程改革把學生知識的領悟、能力的形成、素養的培育置于特定的生活情景之中,賦予“情景—問題”教學活動以重要使命。1.教學情景創設與議題設立應遵循的原則:一是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相結合原則,即教學情景材料的選取與問題的設計應有助于學科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情景材料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實踐,服務于學科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力的提升與素養形成;二是理論知識與生活知識相結合的原則。2.如何選取情景材料:(1)基于生活真實。如居民用電、冬季取暖費、天然氣價格聽證會等真實材料(政府網站或其他媒體報道)。(2)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情景材料的選取要切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從而能引起學生的共鳴。(3)與學科知識有機契合。情景材料只是一個載體,目的是營造學習氛圍。因而一定要選取有學習價值的情景材料。3.問題的創設:(1)突出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就是說,針對情景材料所提問題一定要落實在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上。(2)提問應由淺入深。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設問應具有思維梯度,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從而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發展素養。(3)體現價值引領。高中思想政治課承擔著“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使命,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進行正確價值引領。

三、實踐中體悟:社會實踐活動設計與實施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科內容的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是活動型學科課程的顯著特點。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圍繞某個主題進行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質是讓學生親歷某種真實的生活情景,在活動中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一)課外社會實踐活動。鑒于高中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不能抽出大量的時間去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根據特定的學科內容,確定社會實踐主題。(二)課內模擬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大量的時間在課堂,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素養、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內容具有綜合性,涵蓋經濟、政治、文化、哲學、法律等多學科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將來走向社會的必備知識。

四、結語

為了培育高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我們應該用好“活動教學”這一重要抓手和教學策略,精心設計、組織實施。相信通過持續的學科內容的活動化教學,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會逐步形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才會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1]邱斌,左群.試述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4).

[2]林文權.基于核心素養的“六個一”育人思考[J].未來教育家,2017(Z1).

作者:吳伯威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