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教育開放院校思政工作革新
時間:2022-08-22 09:49:44
導語:擴大教育開放院校思政工作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校思政團隊建設有待提高,思想觀念陳舊高校思政工作創新離不開思政主體的創造性活動,提升主體素質和建構新型工作團隊是取得各種突破創新的主觀基礎和自然物質前提。馬克思主義者確信,先進的思想必須通過有目的的教育灌輸來武裝受眾的頭腦,工作主體不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其自身正是實現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管理心理學更是揭示了人的智能因素以及個性傾向性因素都是成功完成工作使命的重要前提。更新思想觀念是實現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主觀認識前提,工作主體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是制約其自身行為效能的重要影響因子之一。陳舊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和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會引起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的剝離、脫節和歧異,無法取得預期的收益。在全國思政工作的講話中指出,搞好新時期的思政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自覺把思想認識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及時轉變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思想觀念,把思政工作積極引導到體現時代精神、堅持與時俱進和勇于開拓創新的軌道上來。
(二)思政方法不夠科學,缺乏長效機制現階段我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中缺乏長效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創新機制,不科學的思政方法將阻礙我國提升教育開放水平。工作方法是作為思政工作主體在職業實踐中所采用的各種方式、手段和技術的總稱,實現方法、方式和手段創新已經成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技術前提。國內關于高校思政方面的現有研究成果表明,“方法陳舊和針對性不強是傳統思政的薄弱環節,習慣于做表面工作必然會呈現出老思想、老理念、老方法、老形式的狀態”。“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這道菜‘色香味形’俱佳,實現最佳效益,充分發揮應有的服務保證作用,是擺在每一個思想政治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學生工作的特征和方式方法不僅要偏重于外部適應,還要偏重于內部一體化和穩定”,“后現代的高校思政工作尊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反對一刀切,強調靈活性、針對性和動態適應性”。
(三)原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教育開放新情況不適應經濟結構決定政治結構和思想文化結構,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式、機制等都是按著傳統的模式設置的,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擴大教育開放,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但思政工作的創新一直滯后于教育開發的發展,與目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有諸多的不適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應針對這種不適應而創新。
二、擴大教育開放背景下創新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意義
加快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是順應時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培養和塑造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徑。高校作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場所,加快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創新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大學人才培養的主旋律。第一,教育開放背景下使得各種社會思潮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社會信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通過創新,有效地抵制和消除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以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如何針對大學生出現的新特點積極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構建學校科學的思想教育管理體系,弘揚時代主旋律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如何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二,新環境下創新高校思政工作,是穩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人才“后備軍”的關鍵環節。隨著教育開放,大學校園里出現的一些現象令人擔憂。近年來大學生自殺或他殺事件時有所聞,這是心理障礙得不到疏導之后的極端表現形式。部分大學生還不同程度地表現出空虛、壓抑。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新情況、新問題而進行創新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加快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創新,提升我國擴大教育開放水平的對策建議
(一)及時更新思想觀念,不斷實現工作理念的與時俱進在擴大教育開放的背景下,更新思想觀念和堅持與時俱進成為加快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的關鍵要求:其一,堅持學習理論。作為“特殊”教育模式環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人員要把理論學習與主客觀世界的改造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營造學習型主體來持續改善自我認知。其二,理清工作思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敢于革除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不符的陳舊理念。其三,搞好調查研究。注重發現事實,堅持科學認識,掌握大學生思想特點及其社會心理根源。其四,遵循中央決策。自覺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循中央統一部署。其五,把握時代脈搏。堅持把全球化與本土化結合起來,牢固確立“中國靈魂”,切實培養“世界眼光”,在思政工作中不斷把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先進科學的思想路線。
(二)搞好主體隊伍建設,努力營造思政工作的新型團隊在擴大教育開放的今天,要加快推進高校思政創新,必須提高高校思政工作人員素質和建構新型團隊。其一,加強培訓教育。組織思政人員接受各類專門培訓、研修和教育,提升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注重技能提升和經驗積累,建設強大的新型思政隊伍。其二,注重實踐鍛煉。搭建思政工作人員接觸、了解社會生活的平臺,進行試驗探索、深入企業社區等實踐活動,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主動接受能力素質、反腐倡廉等教育。其三,搞好選才任能。選拔有能力、懂業務、素質高的又紅又專的年輕工作者充實高校思政隊伍,進行科學考核和督促。其四,實施標桿管理。注重典型示范效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搞好榜樣塑造和標桿管理,培植積極健康的新型文化。其五,建構戰斗團隊。發揮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整體效應,注重不同工作人員特長、優勢和智能的有效互補,努力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三)革除各種不良傾向,有效引進科學先進的工作方法當前,“吸引境外知名學校、教育和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合作設立教育教學、實訓、研究機構或項目。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學校和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成為我國擴大教育開放的基本形式,而由此產生的思政工作上的難題,必須通過革除不良傾向與采用先進工作方法來解決。其一,掌握先進技術。自覺學習和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增強高校思政工作主客體及相關人員的現代信息技術水平。其二,貼近學生實際。注重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社會,反對單向灌輸、“填鴨式”說教,要利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轉變學生的不良思想。其三,搞好權變開發。堅持權衡應變和靈活溝通相結合的原則,及時把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實現“經”與“權”的有機統一。其四,建構方法體系。掌握網絡溝通法、主題實踐法、演講法、參觀法、座談法、個案剖析法、社區印象法、試驗法、問卷法、電話溝通法、小組討論法、英模事件報告會法等工作方法,做到有機結合,注重總結提高,整合提煉。其五,實現多重優化。在革除舊的思政工作方式的過程中,明確各工作方式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優勢互補。
(四)視工作對象差異,切實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加快推進高校思政工作創新,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位,工作對象的差異性是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效能的關鍵所在。英國教育管理學家米歇爾(G.F.Michael)指出,“教育主客體之間實際上存在著復雜的合作與互動關系,教育者在引導變革的時候必須具備清晰的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成長和發展輪廓”。在擴大教育開放背景下,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高校思政工作必須研究學生的新情況,自覺地走科學發展之路。重視學生差異和實現學生本位,成為加快高校思政工作創新、全面提升我國擴大教育的基本途徑之一。其一,遵循德育原則。思政工作者要把關心愛護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結合起來,把思想性與科學性結合起來,把循序漸進與因勢利導結合起來,把啟發性與創造性結合起來,堅信身教勝于言教的德育原理。其二,增進思政功能。做到在潤物細無聲中發揮潛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同理心反應的功效,關心特殊群體的思想動態。其三,體現人文關懷。發揚人文、人倫、仁義、仁愛的人文精神,倡導公平正義和校園和諧的職業精神。其四,研究個體差異。建立學生成長網絡檔案和資料庫,洞悉個體差異性。其五,實現和諧發展。在實現以學生為本位、以成才為本位、以自主生成為本位的過程中,搞好標桿管理,在非均衡化普遍成長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建構長效工作機制,持續取得高校思政的更大突破新形勢下的思政工作必須具備良性運行的機制保證,確保工作能夠把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和富于創造性。西方學者科斯(RonaldCoase)也曾指出,“行為主體采取的特定行動總是在良性運作機制下實施的,離開恰當的工作機制,任何行動都將會招致失敗”。指出,“實踐證明,創新體制機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階段,“必須堅持求真務實、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提升大學生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的活動,建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動力機制、心理機制以及其他各種機制是實現創新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擴大教育開放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擴展交流內容,創新合作模式”,作為擴大教育開放深層次發展的關鍵,需要建構長效機制和保證持續創新。其一,設計良性規則。建立健全思政工作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現有的制度規則,形成良好的制度規范。其二,建構新型體制。完善高校思政工作體系,形成黨委領導、校長及各院領導高度重視,思政工作隊伍積極努力,甚至涵蓋遠程監督和積極作為的多元行動者共同負責的新型體制。其三,形成長效機制。優化高校思政工作資源,建構良性有序的工作梯隊,確保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機化、高效化、科學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其四,搞好激勵約束。發揮良性機制的激勵、約束和調節功能,鼓勵先進模范的榜樣作用。其五,實現持續創新。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把行之有效的常態機制制度化,確保長效機制能夠不斷得到多重優化,促使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強烈的創新欲望驅使下持續取得創造性的成果。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積極引進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和創新技能,踐行敢想敢拼、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在長效機制作用下不斷取得思政工作的新突破。
- 上一篇:福利中心思政工作的建議
- 下一篇:教師思政工作的雙向互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