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合力中的價值
時間:2022-08-30 06:00:15
導語:輔導員在思政教育合力中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面廣、難度大,需要多方面配合,形成合力。特別是面對多元經濟并存,多種社會矛盾交織,多種思想文化大碰撞、大交流的現實,面對大學生的多種需要和千變萬化的環境影響,如何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大學生多樣化的價值需求,需要我們進行大膽實踐和探索。合力中高校輔導員起到了重要橋梁的作用。[1]
一、輔導員思想政治管理在合力中的作用
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管理不是僅靠輔導員這個群體進行的,需要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第一,輔導員需要不斷學習、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通過《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職業輔導》、《大學生心理教育》、《軍事理論》等課程給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講解。第二,在大學生中開展黨史教育,給予大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的正確引導,培養學生黨員干部,形成學生黨員管理網。第三,充分發揮共青團先鋒作用,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團日活動,創建社會實踐基地,通過寒暑假等學生課余時間開展各種志愿者活動和專業實踐、見習教育活動等。第四,利用網絡時代先進媒體,通過QQ群、飛信、微博、人人網等當下熱門網絡媒介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創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論壇(上海海洋大學創建的E班成為全國的典范,正在逐步推廣)。第五,定期開展家長代表大會,與家長們探討教育方式與合作機制,增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粘合度。不定期通過電話、電郵、傳統信件等途徑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對思想不正的問題學生通過與家庭教育的互動加強教育,引導他們回歸正軌。第六,積極邀請社會知名教育學家(如:劉墉)、成功創業人士(如:俞敏洪)來校開座談會,探討國內外高校教育實例,為大學生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完善、日常學習、獨立思考、心理教育、職業指導等提供新思路。
二、輔導員專業知識傳播在合力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同志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重大任務。為了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很多不是思想政治專業,但熱愛輔導員職業的有志青年也加入到輔導員隊伍中,這些有著各種不同專業背景的輔導員在工作中逐漸把自身專業與思想政治專業相結合,教育管理本專業學生時顯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這是因為他們在專業上能與學生們產生共鳴,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們創建校內學習工作室,集合專業教師一起指導學生們參加各種專業大賽,把團建工作和學生就業創業相結合,增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自主研究專業知識,引導學生逐步養成用科研創新的態度學習本專業的好習慣。另外,對于一些特殊專業,輔導員專業知識傳播在合力中的作用顯得格外重要,例如:藝術設計專業,這個專業的學生較其他專業學生個性強,因為專業需求,他們常常習慣晚上做作業,白天睡懶覺;對自己感興趣的課會認真聽講且深入思考,否則就趴在桌上睡覺或者干脆曠課;喜歡個性前衛的衣著打扮;喜歡做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大部分老師對此都很反感,然而硬碰硬的批評只會讓這些特殊專業的學生更叛逆,此時,相同專業背景的輔導員會以身說教,和這些學生交心談論。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能僅停留在片面的專業學習上,要博覽群書,鉆研自己的專業方向……從專業角度解讀學生們對未來事業、生活、人生目標、個人價值等方面的憧憬,學生們在這樣平和、充滿學術探討的談話中,會把輔導員當成朋友,在潛移默化中“改邪歸正”。
三、輔導員科研能力在合力中的作用
輔導員的科研能力基于以下四方面:第一,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這可促使輔導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高校師生的思想行為規律和高校思政工作規律作分析、研究和探索。第二,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知識,主要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方法論知識和工作業務方面的知識,掌握好這方面的知識,是搞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第三,具備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輔導員要學貫中西,功底深厚,掌握與思想政治工作相關的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美學、管理學、邏輯學、民族學、文學、數學、統計學、現代科學技術及計算機知識等,所有的知識不可能樣樣精通,但要盡量了解和掌握,知識面越廣,對不同專業學生的了解就越深入,才能和學生們有較多的共同語言,易于溝通,能夠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專業教學、業務工作結合起來。第四,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輔導員在工作中要與時俱進,結合不同時代背景的學生特點,敢于打破常規,積極探索新路子,創造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力求在工作中有新發現、新見解、新創造、新突破、新特色。[2]輔導員不僅要主動研究和解決現階段高校思政工作中的新問題,及時總結經驗,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機制、新途徑和新方法,而且要帶領學生開展各項科研工作,如: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大學生科技大賽、大學生藝術設計大賽等,切實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
輔導員組織和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服務社會,是高校教育合力形成的一條十分重要的有效途徑。輔導員既要對大學生們進行系統的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教育,又要積極組織和引導他們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第一,促使大學生們在實踐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的理解,并逐步把它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思想觀念和信念。例如:筆者帶領動畫專業學生去社區開展建黨九十周年墻體彩繪黨日活動,結合學生專業特長,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感受黨的光輝歷程,此次活動不僅得到了社區領導好評,學生們也受益匪淺。第二,大學生們的在校學習基本以書本知識為主,急需到社會實踐中檢驗、鍛煉,在實踐過程中接受社會各界的指導與幫助,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進一步學習更多的與市場接軌的專業知識,[3]例如:2010年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與江蘇網路神電子商務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網路神公司成立了“南京藝術學院校外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傳媒學院則設立了“網路神優秀畢業設計獎學金”。第三,在實踐過程中,大學生們在受教育的同時不能忘記服務社會,感恩社會,要為社會作貢獻,在接受社會各界幫助的同時,應為相應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作貢獻,例如: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準備、申辦和規劃建設過程中,同濟大學算得上是參與最早、最廣、最深的高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曾這樣評價:“世界上沒有一所大學,能夠勝過同濟大學對世博已經作出并將繼續作出的貢獻。”在世博園區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猶如珍珠落玉盤,處處印刻著同濟的痕跡,而這所百年名校也用自己的行動向人們詮釋著大學的使命與責任。
- 上一篇:多元文化的思政教育認可
- 下一篇:院校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