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探索

時間:2022-03-12 10:08:54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探索

摘要:高校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有著高度的認同感。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差始終是期待解決的難題。如何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擺在教育者們的面前。成都作為文化資源較豐富的城市,如何發揮其文化資源優勢探索出一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成都文化資源的途徑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成都;文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1成都文化資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作為四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其從未間斷過的文化鏈,在歷朝歷代都有亮點,這些文化有永遠的恒久的魅力。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1.1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地方文化資源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之一。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政教育從地方文化中吸取營養,利用其有利的要素豐富教育內容。成都文化資源作為特殊的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由其價值決定它能夠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商周有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秦有都江堰,兩漢有文翁石室、琴臺故里,蜀漢有武侯祠,唐有杜甫草堂、薛濤井,近代有辛亥保路史事紀念碑,當代有建川博物館等文化資源。它們是一部關于中國發展、革命、建設的歷史教科書、是一系列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地域精神的反應。這些文化資源本身既是一種教育資源,為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素材,同時又是一種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越多越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就越充實。金沙遺址博物館和建川博物館就是成都市有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載體,將歷史與現實、優秀的傳統精神和新時期的時代精神的結合,它們可以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野。1.2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高。提高人的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文化是無形的軟實力,任何人都在一定的文化中成長,文化資源在立德樹人中有著獨特的作用,通過文化傳承和文化熏染達到育人的效果,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文化資源,通過體驗、實地參與,提高學生認識水平,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1.3可以滿足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思想政治教育都與歷史文化背景相聯系,深受它的民族文化傳統的制約。成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發展,將理論與社會現實結合,提高愛國主義情、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的發展和國家民族的發展聯系在一起。1.4弘揚成都傳統文化、發揚文化精神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著發揚傳統文化、弘揚文化的作用。“遍布全國各地的紅色資源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愛國情感和高尚品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好成都文化資源既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推動文化發展,又對發揚文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成都文化資源在思政教育中的運用

通過豐富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式,拓展教育思路的方式把文化資源融入到教育教學中;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增強單位和學校師生之間凝聚力等對策運用好成都文化資源。2.1將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思想教育資源是指一切有利于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為其提供服務的可被挖掘、利用的諸多要素要件。文化資源作為思想教育資源的一種形式,有必要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靈活地將本地的文化資源與教材結合起來,挖掘文化資源的現實意義和隱藏的精神內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比如,樊建川博物館的文化內涵,樊建川曾說:“建博物館、收藏文物是為了記錄和還原歷史,這不僅僅是為了紀念,而是為了讓每個人的心靈都直面民族創傷,讓戰爭的記憶成為民族的思想資源。”樊建川追求的是一種擔當和責任。他說:“我想讓建川博物館成為增強國民憂患意識和奮發圖強精神的‘鈣片’。”盡管這個抗戰博物館是他傾其個人所有建起來的,他說:“我只是替國家保存記憶,這些東西是我私人搜集來的,但它們更屬于這個國家。”盡管自己有個女兒,可他身后還是要把所有藏品交還給國家。這種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國人(當然包括大學生)學習;作為紅色教育資源的抗戰系列紀念館,中流砥柱館、不屈戰俘館,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紅色年代票證陳列館、鏡鑒陳列館,那段歷史的見證和回憶,要總結,要吸取的經驗教訓太多。為了以此為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時少走彎路和錯路。抗震救災紀念館,定格巨大災難降臨時中華民族凸現出來的大勇和大愛;地震美術作品館既顯示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抗震救災的時代精神。又反映了藝術家們的創新精神。這樣挖掘文化內涵,走進各種紀念館,開展體驗式教學,通過現場講解、現場教學,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教學效果更好。金沙遺址博物館獲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其豐富的古蜀文明和金沙文化內涵,讓廣大學生深入了解成都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進一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熱愛成都的熱情,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促進他們為保護中國文化遺產與建設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成都市人民公園里的保路運動紀念碑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挖掘出這些文化精神內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2利用文化資源建立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基地。在校外實踐中,成都市文化資源對學生實踐教學能夠起到支撐作用。歷史文化古跡的金沙博物館、武侯祠;文化名人場所的杜甫草堂、巴金故里;古蜀文化體系中的三星堆。新農村建設示范基地、改革開放成果基地:三圣鄉的五朵金花(“荷塘月色”“江家菜地”“幸福梅林”“花鄉農居”“東籬菊園”)。各種文化資源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到現場做實踐教學和做些體驗活動。杜甫草堂博物館和武侯祠博物館都承擔了社會公共教育職能,他們推出解說員培育計劃。學校可以讓學生接受培訓、參與考試,定期與基地舉辦主題活動,讓他們參與到文化傳播中來,讓傳統文化在寓教于樂中得以傳承。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2.3成都市政府從政策層面上給予大力支持。地方文化資源要得到很好利用,處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外,對高校展開的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成都市政府應該給予大力支持。通過實行免費或降低展覽館和博物館的門票價格等形式減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通過建立網絡平臺來引領學生對文化資源的認識。實現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化。抵制庸俗的網絡文化,弘揚正能量的文化資源,強化高校學生的自我分辨能力。高校與文化基地相關單位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創造條件。把文化資源和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相結合。讓廣大學生在親身參與和實踐體驗中感悟崇高、吸取精神力量從而實現教育內容、教育形式與教育效果的有機結合。

3結束語

高校辦學必須與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高校培養的人才是要為國家、為社會的發展服務的。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發展,將理論教學與社會現實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現實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解除心中的疑惑,增強他們對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成都文化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既能推動成都文化的發展,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為成都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作者:劉忠珍 羅朗奎 廖澤興 向清萍 單位: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