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時間:2022-06-04 05:05:07
導語:散打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散打課程是新時代教育部重點扶持七大體育項目發展之一。由于是重點內容,各高校應該抓住這次機遇與挑戰,對散打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而對于高校來說,最應該研究的是散打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首先對散打課程的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散打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應加寬學生參加散打的路徑、增加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等促進散打課堂思想政治教學的建議,促使學生在通過散打課程后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綜合素質,同時也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起到較好的促進效果。
關鍵詞:散打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散打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擁有36年歷史,在世界各地關于散打運動的競技項目也在不斷增多,這使得散打運動走向國際化進程加快。而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它的任務與責任重大。從2014年第一次舉辦的我國大學生散打比賽到后來散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大學生武術比賽項目,比賽的增多使得我國高校散打隊伍的成立也更加迅速。但是由于師資力量的匱乏,許多學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不利于武術的長遠發展。并且一些高校為了跟風,對學生的教學不夠全面,使得武術教學中散打課程只作為贏得獎狀的工具,由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夠全面,沒有為學生帶來精神層面的教育,因此對學生的發展也有不利影響。本文對散打課程的教學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我國體育教學有所啟發[1]。
一、散打課程的內容分析
目前,我國散打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散打的理論和技術課程學習。(一)理論課程。理論課程讓學生簡單地掌握散打的相關知識,通過為學生播放散打比賽的錄像使學生學習散打概念,對散打的簡單裁判進行掌握,對運動損傷與防御以及散打的動作技巧方面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對散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有助于學生消除對散打的不正確理解。(二)技術課程。另外教學的重點內容便是散打的拳法、腳法、摔法的練習。散打的技術課程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基本內容包括拳法中的沖拳、貫拳與抄拳,腿法中的鞭腿、蹬腿與踹腿,摔法中的接腿摔、勾踢摔、壓腿摔、摟切摔。這些技巧需要學生不斷地練習與實踐。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析
(一)理論教學。從小學到大學,學生總是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程,在高校中也專門設立了思想政治的理論教學。理論課程的設立是對于學生來說是知識體系的傳授、自身信念的確立與學生行動的方向。理論層面的思想政治教學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內容之一,理論意義的教學對學生提高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發揮巨大作用,使得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但是在大多數的理論教學中存在課程趨于程序化與形式化,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認為此課程無用無聊,不利于教育的發展[2]。(二)情感教育的方法。實行素質教育以來,情感方面的教育方法是最有效的。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健康的、積極樂觀的學習意識。但是,就目前情況看,學生對這種教育的方法認知度不夠。當今社會的教育工作者,應當以學生作為教育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與特點有所掌握,并根據其特點做出有效的課堂教學,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基礎。在散打教學中更加要注重這幾點要求,對于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認真努力刻苦鉆研課堂內容都有幫助。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可以嘗試以下幾項原則來改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氛圍的課堂。第一,創新原則。思想政治的教學方法是要根據社會環境、教育環境而發生改變的。沒有了創新,發展就失去了原動力。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停留在過去傳統教育的方法中,則會失去其教學意義。因此,可以在借鑒傳統教學有利面的同時進行改革創新,要正確認識到當今社會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對散打課程進行改革創新,可以利用互聯網、新媒體讓學生對散打課程產生興趣,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根據現下學生的喜好與特點設置課堂內容[3]。第二,保持與社會發展共同進步的原則。人才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社會取得經濟進步的關鍵因素,因此,想要發展經濟便要對教育重視起來。教育要緊跟時展的腳步,與時俱進,堅持不斷創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改革開放思想,堅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原則。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目前,互聯網已經普及至世界各地,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但也摻雜著許多虛假信息,學生在這些復雜的信息面前,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教師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要將學生拉回課堂中,引導學生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健康的心理發展作出貢獻。
三、散打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興趣缺失。在對散打課程教學現狀展開研討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散打課程不僅可以強生健體,還可以鍛煉學生交流與自我防護的能力。但是在整體課程展開過程中,由于學生興趣上的缺失,致使學生在散打課程學習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學習驅動力。這種學習興趣上的缺失,或是由于學生對于散打課程理解的不透徹,亦或是由于散打課程教學在內容上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進而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欲望。(二)課堂模式古板。雖然在學生學習散打課程時,可以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觀察力、忍耐力與自我探究的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散打課程教學模式上的古板和單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課程呈現出枯燥和乏味的現狀,使得學生在課程參與和練習過程中融入感不高,熱情度較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散打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尤其在面向當前信息技術卓越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被應用在教學領域,而當前部分散打課程仍遵循著傳統講授式或訓練式的教學模式,無法以創新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其他學科內容聯結為散打課程教學注入新鮮活力,進一步影響到了散打課程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三)教學理念固化。盡管在當前新課程教育理念逐步滲透與踐行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散打課程教學展開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受傳統固化教學理念桎梏,認為散打是一門毫無用處且浪費時間的課程,這不僅是對培養學生體育素養方面的價值認知缺失,也是對散打課程教學展開的重視程度不夠。這種教學理念上的固化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散打課程教學的有序開展。
四、促進散打課堂思想政治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加寬學生參加散打的路徑。散打是我國的傳統民族運動,但是其發展卻不如其他運動項目,這種現象顯示高校對我國傳統民族的運動項目內涵不夠了解。因此,本文建議學校可以鼓勵多途徑開展散打課程講學,如創辦散打社團、建立散打俱樂部、組織校內的散打比賽,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進來。(二)增加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在散打課程中,可以增添有關思想政治的內容,由于學生的困惑較多,可以在課堂中探求問題根源,將簡單問題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其深層次的含義,引發學生做出探索與思考。教師可以在講解相關的案例說明時,讓學生探究其原因,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本質。(三)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散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效性進行要求,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力量技巧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若將理論知識、動作技巧直接灌輸給學生,會使得學生感到課堂枯燥無聊,缺乏興趣與創新。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從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實效性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要從學生剛開始學習就嚴格抓起,漸漸使學生養成自覺主動的觀念,讓其對這門課程重視起來。二是將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運用相結合,把灌溉式教學變為引導式教學,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4]。(四)實踐式的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法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這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充分了解散打理論知識與散打拳法的基礎上開展散打活動,使學生對散打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提高散打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在授課過程中不斷與學生溝通交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兩者共同進步。(五)提升散打教師的業務水平。目前,我國散打教師的水平不一,需要對散打教師的自身知識面進行拓展。許多教師在畢業后留校任教,自身比賽和帶隊經驗較少;部分是參加比賽后退役的教師,他們的知識面、理論水平不高,這都限制了散打課程的發展。因此,對散打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世界級散打格斗已經處于一體化的狀態,因此可以借鑒格斗技術,將其加入散打教學中,增加散打教師各個方面的培訓,提升其業務水平。
五、結語
散打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與社會相適應,必須在散打課程中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其教學方法也要根據學生特性設置課堂內容。讓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散打課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并使得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將其聯想運用。教師要做到在傳統散打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對思想政治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融合進課堂,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開義.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機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4):298-299.
[2]毛濃選.我國散打項目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和選材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5):86-91.
[3]李俊峰.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散打學生基本技能培養模式[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2):84-87.
[4]尤春陽.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J].才智,2012(18):312-313.
作者:林秀琪 單位: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 下一篇:大學生禮儀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