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論文
時間:2022-12-19 11:21:11
導語:高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等院校管理中思想政治作風建設的不足
(一)政治思想工作開展活動的設施不足
在政治思想工作的實施中,某些活動需要特定的場地、材料、事跡、多媒體等。有時,特殊的教育培訓場地的申請需要解決,即使場地申請下來了,職工的安全又需要有保障,這些都是限制思想政治方面有效實施。長期以來,很多高等院校為了提高績效,提高工資水平能夠,只注重教學設備的引進,教學隊伍的建設,不考慮職業道德素養,在職工的品德道德教育上沒有過多的關注。所以針對這些狀況,高等院校單位應該在適當的時候采取通過多媒體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傳遞給職工社會上、新聞里、網絡上出現的正面或者負面的相關教學的事故,給職工灌輸正確的思想價值觀,這些都是教學高校今后應該加強的工作重點,也是為國內社會甚至國際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二)政治思想工作開展的時間短促
高等院校展開思想素質教育培訓的核心是組織職工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黨政教育活動,在活動中通過感受體驗、來掌握當前國家師事政策、提高個人能力、提升個人素質,必要時加強學習的時間、參與到特定的場地和使用多媒體等,這就要求高等院校領導者在思想教育活動中進行組織、當然實施過程中難度更大。在思想教育和素質培訓整個過程中,無論從計劃、組織到實施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些高校領導可能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尤其是既要保證高校正常的工作運轉的同時又要考慮在不同崗位不同時間段上崗的職工,以及職工私人生活的時間,這就受限于次此造成活動時間太短,不能照顧到全體職工,因活動時間太短職工不能充分的理解和領悟高等院校領導安排思想和素質培訓的目的和要求,因活動時間太短職工不能進一步反思和回味所學內容等問題。因此,往往是高校領導為了為了達到培訓的效果而勞心費力,但最終結果卻不能令人滿意,
(三)政治思想工作開展的地點單一
盡管高等院校等高校開展政治思想工作和素質培訓,也參與一些高校或者社會上的活動,但是一般來說,活動范圍基本限定在高等院校內部甚至是部門之間,職工只是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敷衍了事,真正接觸到的與社會與時俱進的素材很少,不能真正做到職工和社會大的思想環境緊密結合。雖然部分高等院校單位已經意識到新的形勢下應該轉變固有的傳統的觀念,但這種概念易造成高等院校職工的價值觀發生偏離,高校黨政領導應該指引職工做好本職工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其納入個人考核當中,可是很多教學機構并沒真正這樣做,沒有將素質和思想納入到考核中,也沒有明確具體時間去實施。長期以來,職工接受世俗的影響,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如何提高個人收入上,時時刻刻想如何把自己個人利益最大化,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成了素質教育下的一種“擺設”,在高校中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二、高等院校領導干部做思想作風長效機制建立的幾點措施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實施多年來,通過廣大高校領導深入研究、實踐,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和形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從總體看,遠未達到最佳效果。如何解決上述制約發展的問題,真正提高教學隊伍的素質水平,應不斷提高高校領導自身素質以及對職工培訓的能力提高高校領導自身素質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效果的重要因素。開展高校教師素質教育和思想道德培訓,職工是參與者和受教者,而高校領導是組織者和施教者。能否真正達到黨政工作的預期效果,關鍵在于高校領導對活動組織、設計、實施的水平。這就要求高等院校領導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崇高的敬業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靈活的方法。
(一)高等院校領導要不斷研究對教師思政教育的手段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高等院校領導角色由傳統說教者成為了職工培訓的指導者、合作者。素質這個話題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領導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不但要注重對職工業務和技能的傳授,更要注重個人品質的培養;不但要注重職工的現實發展,更要注重終身發展;不但要注重教學醫護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職業道德品質的培育。在工作中中,高校領導可以通過運用教學案例,社會實踐活動等方法,來提高教學隊伍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高校領導要不斷豐富自身學識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已故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啟功先生為北京師范大學題寫的校訓。它不僅是對北師大師生的一種要求,更應該說它是對所有教學高校工作者的一種要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已進入知識爆炸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不能只滿足于原有知識體系,應該不斷學習新知識,拓展知識面,以適應社會形勢快速發展和改革的需要。只有掌握豐富的時事和知識,尤其是對現實社會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和領悟,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才能在開展思政工作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有效地調動職工的良好工作心態,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教學技術創新。所以,高等院校領導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汲取新思路。
作者:郭冬巖范愛玲喬福春單位:河北聯合大學
- 上一篇:企業思想先進性政工師論文
- 下一篇: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