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風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24 04:22:17

導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風建設論文

一、新時代黨風建設立足點:密切黨群血肉聯系

縱觀我們黨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全黨始終堅持并傳承著以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核心內容的三大優良作風。在這些優良作風之中,密切聯系群眾是最基礎的、最重要的,這也成為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早在陜北梁家河插隊知青時,習就主動地通過克服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和思想關,樹立起與最底層的中國農民同甘苦共患難的群眾觀念。擔任地方主要領導后,對黨群關系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指出干部是人民的“仆人”、人民是干部的“主人”,強調領導干部任何時候都不能顛倒“主仆關系”,并深刻地作出是否牢記“主仆關系”是衡量一名干部作風是否正派的試金石的重大論斷。黨的十八大以后,更加重視黨風建設問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鮮明地指出作風問題的核心就是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強調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把出發點和落腳下點歸結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歸結到為民務實清廉上來。”[1]不難看出,關心群眾、重視群眾,密切地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不僅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戰勝一切重大困難的重要法寶,也是新時代黨風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二、新時代黨風建設著眼點:增強黨員黨性修養

黨風反映黨的形象,關乎人心向背。一個黨員的作風正不正、硬不硬,關鍵要看這名黨員的黨性強不強。正所謂:黨風是黨性的外在反映,黨性是黨風的內在體現。對此,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他在遼寧考察時明確指出作風問題根本上就是黨性問題,強調“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黨性,起決定性作用的也是黨性。我們改進作風,不能簡單就事論事,以為把眼前存在的作風問題從面上解決了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舉一反三,透過作風看黨性,在解決作風問題的基礎上解決好黨性問題。”[2]由而提出了黨性問題是改進作風的重要著眼點的重大論斷。可見,已經將黨員的黨性問題作為推動新時代黨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著眼于強化黨員的黨性修養,實現全黨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習風氣、生活作風和領導作風的根本好轉。正是基于對黨風問題實質的根本性認識和科學把握,他又明確提出了“公、私”二字是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的思想論斷,指出“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3]進一步闡明了作風問題與公私問題之間的關系,號召全黨必須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克己奉公和嚴以律己中不斷實現作風的好轉。

三、新時代黨風建設著力點:集中整治“四風”

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都存在著矛盾,能否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決任何問題的核心方面,黨的作風建設問題也不例外。對此,堅持運用馬克思唯物辯證法,明確強調加強新時代黨風建設的側重點就是要聚焦“四風”問題,集中整治“四風”。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詳細地論述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內涵實質,指出“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官僚主義實質是封建殘余思想作崇”;“享樂主義實質是革命意志衰退、奮斗精神消減”;“奢靡之風實質是剝削階級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同時,他在深入剖析“四風”問題背后的思想根源基礎上,闡明了反對“四風”與解決黨內其他問題之間的關系問題,指出“四風”問題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明確強調“黨內存在的其他問題都與這‘四風’有關,或者說是這‘四風’衍生出來的。‘四風’問題解決好了,黨內其他一些問題解決起來也就有了更好的條件。”[3](P.374)由而作出解決“四風”問題是處理黨內其他問題重要前提的重大政治論斷。另外,他在基于這個深刻論斷之上,切重要害地提出加強黨風建設的突破口就是“四風”問題,強調“作風問題多種多樣,要抓住要害和關鍵,當前重點是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以此突破,深入推進,促進作風問題全面解決。”[1]這不僅是抓反腐倡廉建設的著力點,而且是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切入點。

四、新時代黨風建設關鍵點:做到抓常抓細抓長

我們黨自建黨之日起就一直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從到鄧小平,從到,無不重視黨的作風建設。然而,隨著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黨的作風問題反反復復,并呈現出反復性和頑固性特點。對此,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握歷史發展脈博,準確判斷新時代作風建設規律,明確提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論斷,從而深化了全黨對黨的作風建設的認識。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作風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經常抓長期抓。”[3](P.379)必須要切實做到常抓不懈。為了使全黨高度重視并準確把握這個問題,他明確闡述了作風建設常抓不懈的精神實質,指出“抓常,就是要經常抓、見常態”,使全黨從日常教化中養成良好作風,將黨的作風建設融入日常工作、抓在經常;“抓細,就是要深入抓、見實招”,使全黨的作風好壞直接體現在群眾的感受上、評判中;“抓長,就是要持久抓、見長效”,使全黨健全完善作風建設體制機制,切實做到改進作風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五、新時代黨風建設落腳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我們黨歷來強調黨風問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我們黨要面臨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同樣必須要高度重視黨風建設,以此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地位。對此,明確指出“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1]正是基于這種憂國憂黨情懷,他在多個不同場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全黨強調任何時候對作風問題都不能掉以輕心,并要求全黨要以古今中外統治集團因作風敗壞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為戒,不斷增強新時代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他還基于對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反彈性特點的認識和總結,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和反對“四風”問題必須要在治標和治本上雙向發力,不能使不良黨風死灰復燃,否則會對黨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更大危害,從而闡明了黨風建設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大影響。另外,他還從細微之處著眼,指出工作作風也絕對不是小事,如果我們黨不能堅決糾正工作上的不良風氣,同樣會使我們黨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和力量,從而強調全黨要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可見,已經將新時代黨風建設上升到黨的執政地位、國家安全發展的政治高度來認識,這也成為新時代黨風建設的落腳點。

總之,通過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作風建設實踐和學習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我們不難發現: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地從理論和實踐維度回答了新時代加強黨風建設的步驟和方法,形成了以密切聯系群眾為立足點、以增強黨員黨性修養為著眼點、以集中反對“四風”問題為著力點、以做到抓常抓細抓長為關鍵點、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落腳點的新時代黨風建設思想邏輯,這必將為新時代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7-01.

[2].領導干部要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N].人民日報,2013-08-31.

[3].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王海鵬 單位:中共蘇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