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23 03:51:23
導語: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基層黨組織處于育人工作以及教學管理的前線陣地上,也是高校的基層組織,是全部工作以及戰斗力的重要堡壘,也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服務功能是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功能。本文在充分分析地方高校在進行基層黨建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結合學院的實際建設情況,探討提高其服務功能的策略路徑。
關鍵字:服務型黨組織;高校黨員;建設機制
一、當前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呈現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態勢。在高校層面,各黨委十分重視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工作,并結合實際進行了實踐探索,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了相關的工作機制。此外,一些關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具體實施和改革方案不斷出臺,在各項服務措施方面,各黨委制定了嚴格的規范,積極主動地做好服務工作,也獲得了可喜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服務理念仍需繼續加強。隨著黨建精神和實踐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和開展,以服務為主的黨建精神得到有效的落實和宣傳。但存在有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更多地強調責任與義務,不考慮實際的困難與問題,服務群眾工作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注重形式主義,不是真正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服務能力有待整體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集中體現在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上,其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黨員的素質。在高校基層組織建設中,若高校基層黨組織平時對黨員培訓和教育監督不夠,就會導致高校黨務工作者出現服務水平不足、能力匱乏等現象。另外,在黨員中,以業務出身或是兼任業務工作的雙肩挑的黨務干部在工作中較容易傾向于業務工作而相對忽視黨務工作。這種黨務意識和實踐經驗的缺失,使得他們在個人層面如培養和發展黨員、黨員的教育監管和服務、黨內民主建設等方面力不從心。(三)服務內容還需創新、豐富。大部分高校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時,一般采用的還是傳統的“集中學習、組織討論”,多數以讀報紙、學文件為主,在服務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較為簡單,開展的服務活動內容形式也比較單一、缺乏新意和活力。新時期的發展和時代要求使得廣大師生對于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項目和內容都有新的需求,又因為基層黨組織在服務內容和高校的整體工作目標結合不緊密,導致師生黨員往往學不透、學不深,所以不能廣泛調動師生員工的參與熱情,導致服務活動的實際效果較差。
二、做好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的對策
自2010年以來,公管學院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黨員管理的體系進行創新,對是黨員考核的機制以及黨支部建設進行完善,對黨建制度進行健全,讓黨員活動更加多樣化,不斷強化黨支部整體戰斗力以及凝聚力,在院校文化以及班風學風的實際建設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公管學院的黨支部為例,筆者對二級院校的基層黨建工作進行探討,實際過程如下:(一)通過“三幫扶”等制度,建立服務體系,豐富服務內容,完善黨員教師“結對幫扶”工作。1.完善黨員教師幫扶少數民族學生的工作機制。在切實維護大多數學生的根本利益和做好訴求的服務工作的同時,公共管理學院黨支部更加重視特殊學生群體的幫扶工作。如少數民族學生的助學、助業計劃等。通過開展“一對一幫扶”暨黨員教師結對少數民族學子系列活動,活動內容為鹽城師范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黨員教師對學院少數民族學子實行一對一的幫扶,幫扶的內容就是學習、研究、業務生活、團體活動以及職業發展等各個方面,其中有三個重要的部分。第一個部分命名為“黨員教師知我心”。通過開展座談會、單獨交流等方式,促進黨員對少數民族人員情況的了解以及現階段的困難,黨員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展開溝通和交流,建立交流平臺;第二個部分是“黨員教師帶我行”。黨員教師通過學業指導、心理輔導等途徑,帶領學生不斷進步;第三個部分是“黨員教師助我走”,通過一對一幫助,切實為少數民族學子排憂解難,為他們服務并幫助他們成長、成才、成人。2.完善黨員教師幫扶普通老師的工作機制。一直以來,公共管理學院黨支部極為重視對教師的培養發展工作。根據學院情況和教師需求,擬定相應的幫扶計劃,幫助老師制定成長發展規劃,促進其個人成長,以此提高學院專業建設水平。學院黨員干部將共同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將服務的理念和意識貫穿到工作的始終,不斷提升工作能力,拓展工作平臺和途徑,精心打造了“教學沙龍”“青年教師會講”,圍繞教師關心的科研、教學等方面開展講座、研討、競賽等活動,增強全院教師的規劃意識,推動教師的成長。3.基層教工黨支部之間建立互幫互助機制。學院各黨支部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努力做好學校黨組織傳達的工作精神,為學院建設發展服務。同時,各支部加強交流與學習,堅持“”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和黨員評議制度,充分發揮各支部在各類群團組織中的帶動作用,做好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此外,各支部之間基于自身的優勢與特長,互幫互助,聯手推出黨團組織的許多特色活動,諸如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紅色文化節活動、黨員訪談類活動等。(二)搭建考核激勵平臺,建立健全全支部黨員考核激勵機制。要保證信息的公開化,便于群眾進行監督,對黨組織網站進行完善,更新管理系統,建立網絡交流的取代,提升服務型組織的透明度,接受廣大師生的角度,黨務要實現公開透明,借助各類信息平臺實現對黨內外信息的公開以及本支部黨建信息的,強化黨建工作的公開性以及透明性,同時也是讓黨員群眾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權以及監督權,促進黨內民主化。(三)實現黨員教師工作崗位負責制度,全面提升基層黨員服務地方職能。服務地方是高校的三大職能之一,建設服務型高校基層黨組織,要與社會經濟結合起來,對民情加強關注,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公管學院的專業設置就要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支部則是要做好師生的服務意識傳播以及教育,鼓勵廣大師生關注國情民意。同時,積極承擔相關的服務類項目,借助科研以及實踐等活動方式,積極為社會提供各方面的服務。(四)拓展網絡媒體新局面,努力提升基層黨支部管理工作效率。網絡有著便捷性以及公開性的特點,信息傳遞更加迅速,新媒體的用戶群體也是非常龐大的,可以借助這方面的優勢,結合網絡通訊,對黨建工作展開積極的宣傳,為了更好地將自身的服務功能發揮出來,公管學院要在不斷實踐中積極拓展服務載體,積極建立網絡平臺,在各類媒體上拓展網絡陣地,及時進行網絡上的宣傳以及弘揚,用積極的輿論來對師生進行引導,并借助新媒體實現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及時對支部成員以及學生的情感動態進行掌握,進而用核心價值觀來對師生進行引導。(五)創新黨員目標管理。在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的實踐中,公共管理學院不斷促進黨員管理的創新,借助對黨員身處不同職位的了解,以及在能力上的差異,為黨員進行責任的合理劃分,對黨員的責任管理以及目標進行明確。在支部建設中,需要對班子結構進行調整,將各支部的優勢發揮出來,讓各個班子都能成為各方面素質優良、優勢互補的集體。如在實際工作中,將政治學習以及教師的理論培養做好,設計中要考慮到每個教師的優勢和特點,盡量讓每個黨員教師都得到提升,自身的特點與主題結合,讓黨員教師在學習專長以及個人學習上,發揮出更加明顯的能動性。
三、結束語
基層黨組織的有效建設,這對高校來說是長期的工作,也是戰略性的任務,促進黨組織服務的長效化建設,這不僅僅需要領導班子不斷去努力,也需要廣大教師以及所有的黨員積極參與進來,讓組織建設的工作得到推動。同時,不斷對服務深化認知,用服務來實現對廣大師生的取信,積極探索增加服務的途徑以及方式,在現有機制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黨組織本身的建設,在服務內容上進行明確,促進自身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保證服務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洪旺元,胡皛.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路徑及瓶頸研究[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03:61-63.
[2]王輝.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啟示[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06:63-64.
作者:欒阿詩 劉迪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 上一篇:櫻桃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
- 下一篇:檔案局兩學一做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