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2 13:52: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統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統計論文

數理統計探討論文

許寶騄(1910—1970年)是20世紀中最富有創造性的統計學家之一,是中國最早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研究方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杰出數學家。他加強了強大數定律;研究了中心極限定理中誤差大小的精確估計;發展了矩陣變換技巧;得到了高斯2馬爾科夫(Gauss-Markov)模型中方差的最優估計;揭示了線性假設似然比檢驗的第一個優良性質等[1]。其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當代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許方法”仍被認為是解決檢驗問題的最實用方法。

少年時代的許寶騄受益于表姐夫徐傳元(畢業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指導。1928年,許寶騄考入燕京大學化學系,但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促使他改攻數學,并于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數學系。期間,深受熊慶來(1893—1969年)、孫光遠(1900—1979年)和楊武之(1896—1973年)的教誨。1933年,以優異成績獲得理學士學位。1936年,通過赴英庚子賠款公費留學考試,進入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的高爾頓(FrancisGaldon,1822—1911)實驗室和統計系學習數理統計學。1938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兩年后又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

1940年,許寶騄回到抗日烽火中的祖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5年,應加州伯克利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邀請而前往美國。1947年10月,謝絕眾多朋友的挽留,毅然回到中國,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

許寶騄是中央研究院第一屆當選的5名數學所院士之一。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9年美國《數理統計學年鑒》高度評價了他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1981年和1983年,科學出版社和德國施普林格(Springer2Verlag)出版社分別出版了《許寶騄文集》和《許寶騄選集》。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統計系走廊里至今懸掛著許寶騄的畫像。

1984年,為了紀念許寶騄及推進我國統計學的發展,數學家鐘開萊、鄭清水、徐利治發起設立“許寶騄統計數學獎”,獎勵35歲以下研究數理統計與理論統計的青年工作者。這是我國最高的數學獎項之一。

1問津概率論王國

查看全文

統計學中統計思想分析論文

1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2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統計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經歷統計觀念、統計意識、統計理念等階段。統計思想是根據人類社會需求的變化而開展各種統計實踐、統計理論研究與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統的統計思想。

2.2比較常用的幾種統計思想

查看全文

統計學中的統計思想特征論文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論文摘要】所謂統計思想,就是在統計實際工作、統計學理論的應用研究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思想。統計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變異思想、估計思想、相關思想、擬合思想、檢驗思想等思想。文章通過對統計思想的闡釋,提出關于統計思想認識的三點思考。

一、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二、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查看全文

統計學中統計思想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1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2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查看全文

統計信息失真分析論文

一、造成統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行政部門領導干部的干預。領導干預對統計信息的準確性的影響非常大。當前行政干預由原來的直接干預逐漸轉向間接干預,由原來的公開干預逐漸轉向隱蔽干預?!皺M向比較要先進,縱向比較要前進”。在上級主管領導的暗示和誘導下,統計人員明知在數據上弄虛作假是違法的,但在一種無形的壓力下,他們出于一種“無奈”的心態,只得順從領導者的意圖虛報統計信息。[1]

(二)統計工作法規制度不健全。當前統計制度改革嚴重滯后,矛盾比較突出,還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色彩。主要表現在:一是統計指標體系結構性矛盾突出反映兩個根本性轉變的進程指標不健全,與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配套的統計指標存在較大缺口,而一些過時的統計指標依然存在。二是統計調查方法體系較笨重,過分依賴全面統計報表的狀況還沒有根本轉變,抗干擾性差,而且難以及時反映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三是統計標準體系不健全、不配套,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不便于同國際接軌。這樣,統計人員仍處于層層的報表堆集工作,對統計工作如何適應市場經濟顯得力不從心,知識欠缺,概念不清,在數據采用及事理分析中,就容易產生錯誤,造成統計數據質量下降,影響統計工作。

(三)統計數據采集不準確。數據采集是統計數據的源頭,力求統計信息準確就必須保證所采集的數據是真實的。目前,統計數據采集存在四大問題:一是報表單位有顧忌,瞞報統計數據。有的單位為了避免其他部門依據所報統計表了解其真實情況,從而將其數據報低。比較典型的是勞動工資報表,有相當多的單位有少報勞動工資數據的傾向。二是報表人責任心不強,報表隨意性大。有的報表人員認為報表數據與自己關系不大,即使報錯了,一個單位的數據對總體影響也不大,因而隨便報個數了事。三是報表人員素質不高,對報表不理解。有的報表人員根本就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統計上崗證,對統計報表不熟悉,對報表中的統計指標不理解,從而不能保證所報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四是報表多,不能及時填報報表。目前,很多的企業不重視統計,逐年裁減統計人員,有的則是會計人員兼職,同時需填報的報表繁多,只得疲于應付,不能保證統計報表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四)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統計工作的任務不斷加重,對統計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更高。但在現實中,一些企事業單位的統計人員沒有專職專責,兼職過多,統計人員素質也是參差不齊,許多不具備統計專業知識和技術資格的人員從事統計工作,相當多單位的統計人員未經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和專業培訓。這在客觀上造成統計數據填報不清,審理不嚴,評估不準,偏差較大等諸多問題。[2]還有少數統計人員思想作風不端正,職業道德素質欠佳,缺乏“依法統計”的思想,不進行調查研究,只按領導意圖取得統計資料。不能正確履行職責,不能堅持原則,不能執行國家統計制度,缺乏同不正之風作斗爭的勇氣。二、對統計信息失真的對策分析

(一)淡化統計數字的政績觀,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制度。這是走出“官出數字、數字出官”怪圈,讓統計數據不受個人意志左右的治本之策。首先應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目標,防止因考核目標不切實際而引發的虛報浮夸的歪風蔓延。其次,應完善干部實績考核統計制度,將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改進目標考核實績的統計方法,確保目標考核實績數據的準確性;最后,應建立干部政績公議制度,擴大干部政績考核的民主。[3]干部的政績大小群眾最掌握、最了解,也最有發言權和評判權。實施領導干部政績公議制度可改變過去那種干部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弊端,組織部門通過政績公議制度定期開展對領導干部政績評議活動,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開化、民主化程度,讓群眾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干部政績考核工作中去,不斷增強干部政績考核準確性,增強他們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和為民服務意識。

查看全文

有效統計制度研究論文

統計工作涉及到供、產、銷,人、財、物,生產、經營、分配等多環節、多領域。通過統計信息,可以了解到企業的機構、人員、資產、負債、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科研開發、經營銷售、財務盈虧等方面的情況,還可以預測未來、企業的規劃和結構、企業的發展速度、效益與效率等。就企業統計本身而言一般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性。即通過數字揭示企業在特定時間內生產經營的數量特征,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情況進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二是綜合性。統計人員收集到的統計信息從整體上看,涉及企業的原料入廠、加工及產品銷售等各個方面;也涉及其他與其相關的各個領域和環節。所以,統計工作既可以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的現狀,特定時期內的動態,也可以反映企業的規模、結構、速度、收益與效率等諸多數量特征質量特性。

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因各種原因,部分中小企業統計數據的虛假成分比較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級統計部門與中小企業的統計重點不統一,部分中小企業往往采取虛報數字以應付各種檢查;二是部分中小企業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愿如實提供統計資料,統計數據的隨意性較大且缺少依據;三是企業內部不重視,統計專職人員配備不夠或專業素養比較低,無法適應新時期的企業統計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統計制度,充分發揮統計制度的有效職能,是保證企業有效統計的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企業事業組織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設立統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統計人員,并指定統計負責人。”首先,設立綜合統計部門并明確其職責,使其保持相對獨立性,保證統計崗位及時、全面的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動態。根據企業情況設計報表形式,并制定本企業的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信息的報送要求。充分考慮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需要,考慮企業面向市場、參與競爭的需要,把政府統計部門、企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本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提出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分解到各個生產管理部門,明確其報送或提供信息的時間、內容及方式,明確各部門的統計責任;收集、審核、匯總、提供各種統計信息,并對各基層單位層層上報的信息進行審核后加以匯總;搜集分析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各種統計信息。利用各種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對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將分析結果形式統計分析報告,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其次,明確各職能部門的統計職責。在現代企業中,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統計信息決不僅限于計劃統計部門內部。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中相應的統計責任,要求其按統一確定的口徑、范圍及時間提供相應的統計資料及分析報告,充分發揮各個部門的信息匯總職能。將統計信息自下而上的單向運行變為上下左右之間的多向運行,滿足其綜合對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

健全統計報表制度,加強統計分析職能。引入考核機制,將基層的統計質量納入考核,以獲取更準確的統計數據。對于統計報表制度,一般企業一直沿用國家統計報表制度中對統計報表的內容要求,這主要是因為國家基層報表制度所要求企業填報的內容,包括了企業的基本情況,企業主營業務的生產經營,財務報表、員工及工資變動,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科技開發及附營業務情況。指標體系雖然已經比較簡要地反映出企業產供銷、人財物、投入與產出的基本情況,但對企業深入分析研究生產經營中的問題,還不夠準確。建立有效的統計制度,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是保證統計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如今,世界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各個企業間的競爭何其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充分了解本企業的實際情況,而這一切離不開統計部門收集、整理的數字信息,建立健全統計制度,提高統計數據的分析職能,才能保證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論文關鍵詞:有效統計;部門職責;制度建立

查看全文

有效統計制度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有效統計;部門職責;制度建立

論文摘要:以中小企業統計制度建立的過程為背景,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統計工作對企業的重要性,通過建立統計制度,實施有效統計,使統計、數據準確可靠,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作為反映中小企業整體運行狀況和單個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統計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部分,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數據來源地,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企業的統計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要求各企業的統計部門必須建立健全有效的統計制度,廣泛運用高新技術實現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三大職能,發揮統計在企業發展中的信息、預警及決策支持作用。

統計工作涉及到供、產、銷,人、財、物,生產、經營、分配等多環節、多領域。通過統計信息,可以了解到企業的機構、人員、資產、負債、生產發展情況、產品質量狀況,以及科研開發、經營銷售、財務盈虧等方面的情況,還可以預測未來、企業的規劃和結構、企業的發展速度、效益與效率等。就企業統計本身而言一般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性。即通過數字揭示企業在特定時間內生產經營的數量特征,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情況進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二是綜合性。統計人員收集到的統計信息從整體上看,涉及企業的原料入廠、加工及產品銷售等各個方面;也涉及其他與其相關的各個領域和環節。所以,統計工作既可以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的現狀,特定時期內的動態,也可以反映企業的規模、結構、速度、收益與效率等諸多數量特征質量特性。

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因各種原因,部分中小企業統計數據的虛假成分比較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級統計部門與中小企業的統計重點不統一,部分中小企業往往采取虛報數字以應付各種檢查;二是部分中小企業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愿如實提供統計資料,統計數據的隨意性較大且缺少依據;三是企業內部不重視,統計專職人員配備不夠或專業素養比較低,無法適應新時期的企業統計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統計制度,充分發揮統計制度的有效職能,是保證企業有效統計的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企業事業組織根據統計任務的需要設立統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統計人員,并指定統計負責人?!笔紫?,設立綜合統計部門并明確其職責,使其保持相對獨立性,保證統計崗位及時、全面的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動態。根據企業情況設計報表形式,并制定本企業的統計指標體系及統計信息的報送要求。充分考慮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需要,考慮企業面向市場、參與競爭的需要,把政府統計部門、企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同本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提出完整的指標體系并分解到各個生產管理部門,明確其報送或提供信息的時間、內容及方式,明確各部門的統計責任;收集、審核、匯總、提供各種統計信息,并對各基層單位層層上報的信息進行審核后加以匯總;搜集分析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各種統計信息。利用各種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對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將分析結果形式統計分析報告,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查看全文

統計學思想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統計學;統計思想;認識

【論文摘要】所謂統計思想,就是在統計實際工作、統計學理論的應用研究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思想。統計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變異思想、估計思想、相關思想、擬合思想、檢驗思想等思想。文章通過對統計思想的闡釋,提出關于統計思想認識的三點思考。

一、關于統計學

統計學是一門實質性的社會科學,既研究社會生活的客觀規律,也研究統計方法。統計學是繼承和發展基礎統計的理論成果,堅持統計學的社會科學性質,使統計理論研究更接近統計工作實際,在國家和社會得到廣泛發展。

二、統計學中的幾種統計思想

2.1統計思想的形成

查看全文

統計體制轉變策略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直接導致地方統計數據不準;限制了政府統計服務職能的充分發揮;統計過剩;統計的巨大浪費;縣、鄉兩級政府統計部門難以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政府統計管理體制應實行分級垂直管理體制、健全基層統計網絡、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民間統計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政府統計體制改革改革策略體制問題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統計報表制度批發零售貿易抽樣調查方法市場經濟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的政府統計體制改革不斷邁出新的步伐。如建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實行新的統計報表制度,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工業統計中應用抽樣調查方法……等等。但是,統計體制改革滯后、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呼聲也始終不絕于耳,且日漸強烈。我國現行政府統計體制引發的問題如下:

1、直接導致地方統計數據不準

近年來。國家統計部門為提高和改進數據質量,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盡管如此。數據質量較差仍是困擾當前統計工作的一個重要問題之一。

2、限制了政府統計服務職能的充分發揮

查看全文

提高統計效能構建現代統計體系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統計效能低下的成因分析;提高我國統計效能的政策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企業填報數據的真實性不夠、我國上市公司信息的整體真實狀況要好于非上市公司、相關統計指標設置不合理分類不科學、在商業企業所有制多元化后,統計資料難以準確收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有一部分是企業和機關團體購買的、統計方法不一致,直接影響了統計結果的可比性、常規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統計核算的覆蓋面明顯不足、按照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努力提高基礎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構建以政府為主體,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和社會專業統計服務機構為補充的統計機構體系、調整統計指標,將生產、分配、使用、融資核算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待、建立健全統一可比的價格指數統計體系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統計效能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的經濟體制和統計管理模式下,采用相應的統計制度、統計方法與統計指標獲得統計信息的能力、質量、成本和對統計信息需求主體的滿足程度。我國已建立了與國際規范基本接軌的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大體滿足了政府、企業、居民、研究機構等方面的統計信息需求。但從總體上看,無論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統計效能低下仍是我國目前統計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論文關鍵詞:統計;效能低下;原因;建議

1我國統計效能低下的成因分析

1.1企業填報數據的真實性不夠。

企業為了少繳稅、或爭取國家補貼、或獲得銀行貸款、或多退稅,往往瞞報或虛報,以至于一個企業有多套賬,有的是應付財稅部門的;有的是應付銀行的;有的是應付海關的。這多發生在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國有企業中。相對而言,我國上市公司信息的整體真實狀況要好于非上市公司,但10多年來財務丑聞也不絕于耳。由此可見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從內部原因看,主要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法制觀念淡薄。從外部環境看,一是因為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覆蓋面不足,且執業不嚴;二是我國財政、稅務、銀行、計劃、海關、工商、環保、證券、保險等部門的業務統計信息尚未聯網,難以起到校驗作用。三是整個社會的誠信度差。四是對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不夠。基礎數據的不真實是導致我國統計信息失真的源頭。

查看全文